经王曾立昌:奉命率部支援北伐太平军,有大将才的他为何先胜后败

2025年03月20日16:34:03 历史 1382

1853年10月,已成强弩之末之势太平天国北伐军在林凤祥等人的带领下,杀至天津静海的北伐军,在清重兵的层层阻击下,只能对着近在咫尺的北京城望洋兴叹了。

不甘就此失败的林凤祥等人见状,只好派人硬着头皮向远在天京的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求助。

因为直捣燕京是洪、杨二人联手制定的国策,当他们接到化妆成乞丐的林凤祥的使者求助信时,两人当即决定派兵北上支援林凤祥的北伐军。

因为东王杨秀清在处理军政大事时离不了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在左顾右盼中选定了前不久刚从扬州率部撤回天京的夏官副丞相曾立昌。

曾立昌,广西浔州人,拜上帝教老人。自金田起义时起,一直到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一路下来,立昌多有战功,因此其深受杨秀清的赏识。

1853年3月,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副丞相李开芳等人奉命率2万精锐北伐时,时任指挥的曾立昌奉杨秀清命镇守扬州。

曾立昌代守扬州五个月,其间数败清闽浙总督慧成、署漕运总督查文经、漕运总督福济、左副都御史雷以诚、钦差大臣琦善等人率领的诸路清军来犯。

消息传到天京,杨秀清连称曾立昌有大将才,越级晋升他为夏官又正丞相。

1854年2月,为救援北伐军,杨秀清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挑选精兵7500人,命曾立昌为主将,夏官副丞相陈仕保、冬官又副丞相许宗扬为副将,前往驰援北伐军。


经王曾立昌:奉命率部支援北伐太平军,有大将才的他为何先胜后败 - 天天要闻

由于这支援军皆百战敢死之士,再加上曾立昌、陈仕保、许宗扬皆军中悍将,因此上北伐援军一路进展顺利。

2月16日,北伐援军渡过黄河后,随即在江苏丰县刘家庄略作整顿,然后便兵分三路向山东挺进。

一路之上,北伐军以势如破竹之势,长途奔袭千里,连克金乡、钜野、郓城,进而在东阿县张秋镇再次合兵一处,继而再破阳谷、莘县、冠县。兵锋所到之处,北伐援军几乎达到横扫千军无敌手的程度。

3月16日,北伐援军攻克临清州。

然而在这样的好形势下,北伐援军由于盲目扩军,沿途收编了大量的捻众,再加上投降的清军,尽管此时的北伐援军已达数万人以上,但其战斗力远远没有出师时那么强悍。

本来曾立昌应该绕道临清州去驰援林凤祥、李开芳 ,但怎奈新依附之人贪恋临清州的金银财宝,硬是胁迫曾立昌用了12天时间攻下临清州。

就因为这12天的宝贵时间,再加上太平军入城后因为分赃不均,老兵新卒甚至发生了内讧。而这次内讧的结果又直接导致新卒数千人再次降了清军。

如果曾立昌具备杀伐决断的手法,直接带原班人马去驰援不远处在阜城等待援军的林凤祥部。尽管北伐直捣燕京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但双方合兵一处,以林凤祥之作战强悍,合兵一起的北伐军残部和北伐援军至少可以安全撤回天京。


经王曾立昌:奉命率部支援北伐太平军,有大将才的他为何先胜后败 - 天天要闻

清军就是利用这个12天,他们在钦差大臣胜保的指挥下,迅速将北伐军和北伐援军彻底隔开了。

尽管曾立昌在胜保来到临清州前已将队伍从城中撤出,但他的取道故城县进入直隶去阜城支援林凤祥的建议,还是遭到了大家的否决,就连副将陈仕保、许宗扬亦失去了斗志,执意要求曾立昌南撤天京。

将帅不和乃兵家大忌,故而北伐援军一败再败,等到退到清水镇时,这支北伐援军新依附之捻众和清军几乎全部逃跑。

见此情况,曾立昌再次集结所剩之残军,尽全力说服他们,利用清军连胜又疲惫之际,派精兵千余人,由他亲自带领突袭了清军。

事情果如他所料的那样,太平军又大败了清军。就在他要求继续扩大战果,准备一鼓作气杀向阜城与林凤祥汇合时,曾立昌的部下再次发难,死活不同意他的计划,孤掌难鸣的曾立昌只好随大家南撤。

3月301日,当曾立昌率部撤至江苏丰县再次南下时,北伐援军被胜保率领的数万清军团团围住。

时黄河水位暴涨,为了掩护大家渡河,曾立昌亲率卫队回战清军。

只见曾立昌跃马挥枪向清军杀去,但胜保岂能容他近身,于是胜保及令清军以密集的枪炮招呼曾立昌的太平军。

在枪炮声中,曾立昌的卫队很快就伤亡殆尽,而身受重伤的他为免被俘受辱,当即丢去手中之长枪,跃马跳入了黄河,转瞬就没了踪影。

总计北伐援军7500人,除了许宗扬侥幸带百余人回到了天京,其中大部分人皆死在黄河中。


经王曾立昌:奉命率部支援北伐太平军,有大将才的他为何先胜后败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