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脑反华”到“突然中吹”,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2025年02月14日08:20:34 历史 9503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官方视频账号发布了一则专题报道,名为《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视频盛赞中国制造,并将成功归因为“制度优势”,还谈到了“(中国)政府的耐心与长期规划”。

bbc一贯是西方媒体的“反华急先锋”。如今画风突变,对准中国的“灰暗滤镜”不见了,话里话外的阴阳怪气没有了,一时之间,“中国网友都不适应了”。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美国国际开发署被关闭有关,不排除涉及当下西方的某种政治博弈。纷纷扰扰按下不表,但至少透过他们的镜头,这一次,中国形象不再失焦、变形。

从“无脑反华”到“突然中吹”,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 天天要闻

bbc发布的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报道。/重庆瞭望截图

01

“看见一个真实的中国”,其实正是当下世界舆论场的新风向。

上个月,一场跨越太平洋的全面“对账”热闹非凡。机缘巧合下,中美两国网友开启直接连线模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交猫税”到“聊家常”,从“相互做题”到“回信李华”……越是看似平凡的小事,越能给外国朋友带来极大震撼,一场互联网时代的“洋悟运动”悄然兴起。

西方网友赫然发现,网络的另一端,中国经济已今非昔比。中国人民友善热情,那些“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谎言不攻自破。

去年夏天,一句“city不city”一炮而红。众多国外旅游博主和游客,收拾行囊开启“中国行”,“china travel”的超高热度持续至今。在许许多多原生镜头里,中国高铁飞驰沃野,移动支付方便快捷,能送外卖的机器人服务员、满街跑的新能源车……一个现代化的“未来”中国,真实可感地呈现在他们面前。那句“china is not what we expected”(中国不是我们预想的那样),甚至成为国外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标签。

…………

随着聚焦中国的镜头更加多样,观察中国的角度更加多维,叙述中国的声音更加多元,那些苦心添加的“有色滤镜”便失去了效力。

从“无脑反华”到“突然中吹”,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 天天要闻

外国游客在李子坝轨道站观景平台合影留念。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02

“他们无法表述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述。”

毋庸讳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国际传播语境都由西方主导。“中国怎么样” “中国好不好”,几乎完全被淹没在他们的任性表达中。

各种“反华叙事”五花八门,套路深深。为颠倒黑白,或断章取义,或移花接木,或胡编乱造。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案例是,为了表现中国的雾霾和天气阴暗,画面全都加上一层灰黑滤镜。如此一来,哪怕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画面也能瞬间变得苍白,给人以压抑之感。

在具体表述时,部分媒体也有一套专门话术。如,都是企业家,但描述中国人就给戴上“寡头”的帽子;都是对外投资,中国的相关行为就是“制造债务陷阱”。

经由“歪嘴和尚”一念经,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人权状况通通 “一无是处”,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中国文化似乎全都“危险重重”。通过高浓度的“滤镜”,将累累“无罪之证”加诸中国,一些外国民众的认知随之步入误区,一度发问道:“中国有汽车吗?”“中国家庭有电冰箱吗?”种种误解,让人哭笑不得。

“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的人,你甚至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谎言重复千遍终究是谎言,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03

再充斥偏见的棱镜也无法扭曲真实,再纷扰的杂音噪声也掩盖不了真相。

一路走来,我们身边的“嗡嗡叫”何其之多。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们说“中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又嚷嚷起“中国社会就要崩溃”;前段时间,则炒作起“中国经济已经见顶”。

几十年间,针对中国的妖魔化之语从未消停,“捧杀”“棒杀”轮番上阵。然而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稳步前行,“朋友圈”越来越大,同行者越来越多。

今天的中国,更“自带流量”。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全球最大消费群体,“中国制造”供应全球,“中国智造”崭露头角……如今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加深,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倾听真实的中国声音,这正是发展赋予我们的气场,形成的“万有引力”。

而且,世界媒体形态正在迅速迭代。随着门类丰富的社交工具全球上线,西方媒体的话语垄断优势被一步步打破,存在感直线下跌。博主的视频、网友的帖子乃至出海的中国影视剧,已经成为域外民众与真实中国互动的途径,并越来越受欢迎。反倒是那些“双标媒体”,在一次次偏见报道中,成了群嘲对象。

从“无脑反华”到“突然中吹”,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 天天要闻

春节期间,两位来自西班牙的游客在北京地坛庙会游览。记者 鞠焕宗 摄/新华社

04

世界目光聚焦东方,是趋势,是人心。当然也要看到,舆论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下“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让中国故事传得更远,中国朋友变得更多,非一朝一夕之功。

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我家大门常打开”,可以收获更多双向奔赴的热情。纵观近段时间以来,外国游客的“中国行”尽享丝滑,背后正是各项举措的不断优化。其实不只扩容免签范围,也不只是游客来华,在产业合作、技术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国都大有可为。

沿着这一思路,中国可以创造更多契机,提供更多便利,持续做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当客人纷至沓来,全方位感受中国的蓬勃脉动,对话中国人的可爱热忱,自会发现中国与西方政客和媒体所描绘的偏差,进而不断修正自身认知,摘下有色眼镜。

“一心一意谋发展”,则是需要不断夯实的坚实底气。细究起来,无论是深夜撸串的安全感,还是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抑或deepseek的横空出世,其实每一次外国人的“大开眼界”“深受震撼”,都是一代代中国人民脚踏实地共同奋斗的具象成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存在感与其硬实力正相关。把该做的事情做到位,把最真实的一面呈现于人前,中国故事自不会缺乏讲述者、传播者。

山高路远,止不住行者征程。奋进中的中国,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无惧“灰黑滤镜”,也无需“美颜相机”。只要真实、客观、公正,精彩的中国一定会给世界回馈源源不断的温暖与惊喜。

原标题:从“无脑反华”到“突然中吹”,真实的中国经得起审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 天天要闻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 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周原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然而,综合水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线索,可提出另一种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许并非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陕西岐山周原,而是涵盖了今四川绵阳一带。绵阳...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 天天要闻

古代乐制与戏曲研究的新视角——黎国韬《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序

□吴承学黎国韬教授所著《古代教坊与文学艺术研究》一书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将在中华书局出版,请我写序。为了撰写序言,我重新阅读了国韬各种著述,并且大致了解了相关学科的学术史。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发了一些回忆与感想。壹1990年,我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后,回到中山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国韬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 天天要闻

“情感中心”: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随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岁的茹经老人唐文治在《自订年谱》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阅历世变,始悟性情教育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学三十周年纪念征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后有真学问、真事业。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与其为道德高远浑噩之谈,毋宁言性情教育悱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 天天要闻

铭记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中国人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自由与奴役的殊死战斗中,中国与50多个国家的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并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现在可以“亲身经历”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现在可以“亲身经历”

VR展《转折·从头越》体验效果。受访者供图 戴上VR头显,“穿越”至90年前,一场惊心动魄的旅程拉开序幕。 “突破4道封锁线时,每到一次封锁线,就有墙从天而降,飞机从后往前掠过,结合音效,压迫感很强。在战斗场景中,我们在掩体中穿行,还有互动可以帮边上的战士取弹药箱。建模很真,被炮弹砸的时候,我忍不住晃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