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苏“第一经济大省”之争,真问题深藏在背后

2025年02月07日15:30:18 历史 6681

粤苏“第一经济大省”之争,真问题深藏在背后 - 天天要闻

在经济大趋势高歌猛进时,广东的“核心式”发展模式可能占据上风,一线城市与附着其上的互联网大厂一样,往往更接近经济大势的晴雨表;而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时,江苏的“散装式”发展模式可能更耐得住风浪。

撰文丨张明扬

2025年开年,随着2024年各省gdp数据的陆续公布,一个经典的pk套路风云再起:粤苏,谁是天下第一。

算上2024年,广东已连续36年排名全国第一,但对江苏的领先优势已缩小到不到4个百分点。

如果说过去谈论粤苏更像是一个舆论噱头的话,那么,从2024年起,这将是一个无比真切的议题。

当然,真切不一定代表重要。

01

按照2023年的最初数据,广东gdp为135673.16亿元,江苏为128222.2亿元,广东领先7450.96亿元。

差距虽不算大,但并没那么容易追上。

然而,在2024年12月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对2023年的经济数据出了一个修订版,广东与江苏的差距缩小为6981.42亿元。

一个月后,2024年的数据最新出台,广东 gdp 为141633.81亿元,江苏为137008亿元,差距大幅度缩小为4626亿元,江苏的gdp已经达到了广东的96.7%。

最令广东方面焦虑的数据可能是经济增速,从2020年开始,江苏已连续5年超过广东:2020年,3.7% vs 2.2%;2021年,8.6% vs 8.0%;2022年,2.6% vs 2%;2023年,5.8% vs 4.8%。

2024年,两省的gdp增速差距达到新高:5.8% vs 3.5%。

2019年,广东比江苏的gdp还高8040亿元,到了2024年,就只剩下4626亿元。

如果这个增速趋势大致保持不变,3—6年左右,江苏就将夺过gdp第一的宝座。如果以2024年的“极端增速”为口径,甚至两年就够了。

02

gdp全国第一,这个数据有没有意义?

广东的网友对此一向是嗤之以鼻,他们的经典语录是:谁爱第一谁第一,广东为了这个第一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冤大头”。

他们的潜台词是,广东财政的净上缴数额常年大幅超过江苏:2023年,广东财政净上缴数额约8596亿元,江苏财政净上缴数额约5057亿元。

当然,还有一项相对没那么重要但差距更加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广东向国库上缴了1158亿统筹调剂金,江苏为117亿,广东几乎是江苏的10倍。

可以这么说,广东网友不是不关心gdp,他们更关心“广东优先”。

江苏作为追赶者,网友对gdp的热情可能是要更高一些,但在相关社交媒体的讨论中,说着说着也会出现“歪楼”,最流行的抱怨是:江苏的养老金数额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偏低了,gdp第一有啥用,养老金提一提才是王道。

这个抱怨也是真实的,养老金的相对被低估(其实也没网友说的那么夸张),的确是江苏的某种“特殊省情”。

一边关心财政上缴,一边关心养老金,各有各的道理,相比唯gdp论的大省沙文主义,算得上“民智已开”。

03

经济数据当然也是有意义的。但相比谁是gdp第一,结合更多元的经济数据,深入分析两省经济发展风格上的差异,更有现实价值。

江苏为何连续5年的gdp增速超过广东,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但有几个角度的确可以谈谈。

其一,外贸。

2024年,广东进出口总值9.11万亿元,江苏为5.62万亿元,相比gdp的毫厘之差,两省的外贸数据差距巨大。

虽然这一数据未必反映全貌,但广东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显然高于江苏。这在改革开放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广东的核心竞争优势,都考虑到目前波谲云诡的国际贸易环境,经济对外贸的依赖过高自然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2024年,广州与广东第三城佛山的gdp增速分别仅为2.1%与1.3%,除了汽车与房地产的拖累外,出口的下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考虑到国际贸易环境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善,这也将是广东经济未来可能的风险敞口。

其二,散装与核心之争。

2024年,江苏13个地级市的gdp全部进入全国百强之列,省内最拉胯的连云港也能排到72位。

而广东呢,21个地级市里只有10个进入百强之列。

从散装度而言,广东远远不如江苏。

对于江苏更有意义的数据在于,江苏的经济洼地苏北gdp增速已连续多年超过苏南。

而粤西和粤北,广东人连谈都懒得谈。

当然,如果换到“核心”这个维度,广东有两个一线城市,江苏一个都没有,江苏经济最强的苏州,gdp比深圳要足足少上一万亿(3.68万亿vs2.67万亿)。

哪种模式更好,很难说。

但有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对比可以看看。

广东gdp总量最低的云浮,仅为最高之深圳的3.5%(2023年数据);2024年,江苏gdp总量最低的连云港,达到了最高之苏州的17.45%(2024年数据)。

广东人均gdp最低的梅州,仅为最高之深圳的18.6%(2023年数据);2024年,江苏人均gdp最低的宿迁,达到了最高之无锡的42.84%(2023年数据)。

觉得哪种模式好,可能更取决于你生活在几线城市。

但有一种未必严密的衍生推论可以探讨一下:在经济大趋势高歌猛进时,广东的“核心式”发展模式可能占据上风,一线城市与附着其上的互联网大厂一样,往往更接近经济大势的晴雨表;而在经济前景不明朗时,江苏的“散装式”发展模式可能更耐得住风浪。

其三,消费。

2024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79万亿元,增长0.8%;江苏为4.77万亿元,增长4.6%。

即使不谈增速,江苏在消费数据上也已无限接近广东,差距显著小于gdp。

有可能在2025年,江苏就将完成对广东的超越。

消费数据的成因很复杂,恕我无力给出更深层次的分析。

但有一个可能性可以说下,江苏的散装对此亦有贡献。一个区域发展相对均衡的消费市场,在潜力上很可能要强于两极分化的市场。

当外贸在全国范围内趋势不明,省内消费力之消长是不是更有可能决定两省的未来发展,更有可能成为两省民生感受的冷暖自知。

以上这三组数据,是不是也共同构成了一种解释:自2020年始,为何在全国整体经济增速不符合预期的大环境下,江苏反而正在“逆势”赶超广东。

*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