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2025年01月07日15:53:04 历史 1117

德国两次将全球拖入世界大战

每逢大战将至,德国总会抛出比如争取生存空间、觊觎阳光下的殖民地这类堂皇说辞。

然而,潜藏于表象之下的,是经济这只无形巨手,强力左右着德国的外交脉络、战略抉择,乃至战术安排,无疑是驱动历史前行的关键内驱力。

此刻,就让我们一同揭开世界大战背后,德国经济的神秘面纱。谈及这段风云激荡的过往,第三帝国与希特勒必然成为核心聚焦点,但我们不妨将视野拓宽,把他们嵌入德国漫长经济演进历程里深度解读。

工业化萌芽:破局与奋进

踏入19世纪,德国仿若一片四分五裂的拼图,碎成诸多邦国,恰似华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邦国间关卡林立,货币、度量衡杂乱无章,经贸往来举步维艰。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直至1834年,全德关税同盟呱呱坠地,为德国勾勒出国家雏形。此同盟恰似黏合剂,促使各邦国在政治、军事紧绷的弦上稍作松弛,于经济领域紧握双手,立下携手奔富、对标英法的壮志。

时光匆匆,到了1852年,德意志邦国大刀阔斧废除内地关税,邦内贸易免税,还以普鲁士为蓝本,规整外贸税率,统一货币与度量衡。遥想彼时,东方的中国已深陷鸦片战争泥沼,太平天国运动蓄势待发,德国才艰难完成类似两千年前秦始皇大一统的经济整合创举。

不过,关税同盟只是序曲,交通梗阻依旧是德国经济振翅高飞的沉重枷锁。

彼时,煤矿扎堆于鲁尔、萨克森等地,铁矿散落于东西边境,纺织业星罗棋布于中南部,欲借关税同盟打通经济内循环,完备交通设施必不可少。

要知道,19世纪初的德国,公路总长仅12888公里,运费高达航运的3到4倍,航运也难堪大用,汽船寥寥20艘,总吨位不足5500吨。

高昂公路成本与孱弱航运运力,无力承载经济内循环之重责,修筑铁路,遂成德意志邦国的不二共识。

1835年,德国第一条铁路纽伦堡与福尔特间铺就,全长不过6公里。但短短五年,铁路里程便跃升至470公里,1850年更是狂飙至5822公里,此后二十载以十年翻番之速延展,货运量飙升至每公里40亿吨。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德国第一条铁路

这般迅猛的铁路建设潮,催生海量钢铁、煤炭需求,机械制造也随之蓬勃,近400家厂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铁路建设虹吸海量资本,德国资本迅速聚拢,巨无霸企业扎堆诞生,资本寡头崭露头角。铁路竣工后,商品贸易愈发活络,纺织、餐饮、零售等产业也乘势繁荣。普鲁士身为德意志头号强邦,心怀统一欧洲的雄图伟略,借铁路建设契机,以军事订单滋养大批军工企业克虏伯由此崛起,变身欧洲军火巨头,雇工达1.6万名。

可以说,德国经济腾飞,是以铁路与战争为双引擎,拉动中下游产业浩荡前行。

起步之初,德国在工业领域近乎一穷二白,缺人才、少技术。好在近邻英国宛如技术宝库,1830-1840年代,德国工厂设备多仰仗英国进口,1842年的245台火车头,仅38台本土制造,166台来自英国,29台出自美国,12台源自比利时

除设备引进,德国还大张旗鼓招揽人才、吸引外资。针对技术工人与工程师,出台定居政策,前提是指导德国人操控、维修设备,像旦泽那家冶铁厂,104名职工里,14名管理层皆为英国人,还常返英购置技术资料。招商引资时,外国企业入驻不仅一路绿灯,还尽享减税免税优惠,引得英国企业纷至沓来。

至1857年,英国领衔的外国资本在德持股近1亿马克。虽说德国民众时有外资“绑架”之怨,但不可否认,借此契机,德国汲取英国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还能模仿复制,以低成本伪英国货抢占本土及欧洲低端市场,回笼资金反哺研发,由此开启产业迭代升级正循环。

历经三十余载,1870年,德国已从英国商品倾销地,蜕变自给自足工业国,资本、资源深度整合,煤产量达3400万吨,钢产量126万吨,生产力已至英国半数。

也正是这一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出兵22万,妄图先取法兰克福逼降普鲁士;普鲁士动员47万大军,半月击溃法军,旋即反攻。色当会战,法军惨败,拿破仑三世投降。普鲁士大获全胜,顺势完成德国统一,威廉三世于凡尔赛宫加冕称帝,德意志帝国傲然出世。

这场战争最大红利,当属法国赔付的50亿法郎,多数投入工业与军工,战后三年,德国新建铁路、厂矿、军工企业数量远超此前二十年总和,1872年新创500家企业,手握15亿马克资本,更谋划柏林-巴格达铁路,欲与英国在中东争雄。

9000人伤亡代价,换来工业化腾飞,德国无疑是这场豪赌的大赢家。

斯大林曾点明,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发展有三条路:英国式、沙俄式、德国式。德国模式,便是借军事打击他国、索取赔款谋发展。这种崛起路径,与日本相仿,皆是小国迫于生存压力扩军备战,借大战赔款驱动产业升级,滋生过度自信与好战基因。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到1913年,已是欧洲经济翘楚的德国,国防开支达18.22亿马克,占财政支出四分之一。实力膨胀却战略纵深匮乏,爆发力有余而持久力不足,德国发动世界大战似乎是命中注定,战败亦成必然归宿。

战后援手:美国资本下的畸形复兴

一战战败,德国国运如坠悬崖。凡尔赛和约割走6.5万平方公里土地,700万人口易主,还背负1320亿马克赔款。法国本欲肢解德国,英国却担忧法国独霸欧洲,加以阻拦;美国怀揣称霸野心,也相中德国制衡英法。

于是,德国幸免覆灭,留存复兴火种。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凡尔赛和约》德国被分割

20年代初,超级通货膨胀如恶魔降临,重创德国。

1921年11月,马克对美元汇率330:1,短短两年骤变为4.2万亿:1。

德国人财富瞬间蒸发,中产阶级一夜赤贫。值此绝境,美国资本趁虚而入。

1924年道威斯计划落地,德国赔款削减至370亿马克,美国还慷慨提供326亿马克贷款,助其偿债并复兴工业。

大批美国资本随之渗透,掌控德国工业半壁江山。

在美援滋养下,德国工业体系满血复活,制造业重返战前水平,渐有与英法一较高下之力。但繁荣背后藏着畸形暗影,多数企业烙着美国资本印记,德国人一面享受经济红利,一面暗恨美国与犹太资本家。

本以为德国会就此沦为美国经济附庸,成为制衡欧洲的棋子,可命运轨迹因大萧条陡然转向。

希特勒时代:饮鸩止渴的经济迷局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汹涌来袭,深度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瞬间被拖入深渊,1932年失业人口激增至600万,占总人口近十分之一。

生存危机下,德国人将希望寄托于纳粹党与希特勒。1933年,纳粹党登顶议会,希特勒出任总理,上台便许下四年消灭失业的豪言。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希特勒

希特勒的经济复苏“魔术”,实则有迹可循。

其一,美国资本持续输血。希特勒上台前,就获洛克菲勒、福特、摩根等资助3200万美元,美孚石油杜邦等企业技术、资金纷至沓来,美国资本控制超60家德军工企业,稳定德国经济,于美资有利可图。

其二,大兴基建。1933年,高速公路修建法案通过,三年后动工。至1938年,3500公里高质量公路落成。彼时德国汽车保有量低,修路看似赔本,实则创造海量就业,配合购车减税政策,汽车销量倍增,带动车企扩产,产业链上下游吸纳大批劳动力。

其三,重整军备。希特勒以消灭失业为由,财政大力向军队倾斜,陆军掌控过半钢铁、汽车产能,空军造机计划催生7万岗位,克虏伯“挂羊头卖狗肉”造坦克,军工产业链吸纳海量失业人口,剩余人员入伍,德国失业率归零,经济一片繁荣。

然而,这剂猛药后劲堪忧。

基建与军备耗费巨额资金,政府财政赤字从1933年8亿马克,飙升至1938年95亿马克,根本无力偿还。大批民用企业转产军品,粮食15%依赖进口,消费品出口下滑,原材料进口攀升,经济模式难以为继。

经济大师沙赫特警示无果,希特勒早有盘算,将国家资源梭哈军事,妄图用战争破局,所谓开拓东欧生存空间,本质是转嫁经济危机,闪电战应运而生,二战就此拉开帷幕。

德国靠战争求存?两次挑战世界秩序,五次试图统一欧洲! - 天天要闻

经济大师沙赫特

时代囚徒:近代德国的宿命枷锁

复盘德国近现代轨迹,工业化发端便存隐患。

身为中欧陆权国,西邻英法借殖民地富国强民,东望俄国坐拥广袤西伯利亚,德国危机感丛生,视夺殖民地为使命,这是发动战争的思想诱因;国际秩序混沌,德国安全感缺失,渴求战争谋安全、求繁荣、扩影响,此为地缘驱动;两次大战折戟,主因美国、苏联崛起,工业强劲、纵深辽阔,能打持久战,德国短板尽显,人口、经济基础与消耗能力决定其初期猛进、后期疲软。

归根结底,德国崛起太晚,身处殖民时代尾声、全球化前夜,复制英法殖民老路,终被时代巨力碾碎。近代德国,是时代阴影下的特殊存在,被时代塑造、催生,又屡次被时代重锤归零,徒留一声时代变迁的深沉浩叹。

#历史##历史冷知识##德国#


文本内容源自@温伯陵的视频内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