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2024年12月11日15:13:04 历史 1401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进入最后阶段。在黄浦江北岸,67军军长吴克仁率部死守阵地,掩护大军撤退。面对日军谷寿夫师团的猛烈进攻,这位曾在"九一八"事变中被迫不战而退的东北军将领,带领部队奋勇抵抗,最终壮烈殉国。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位在抗日战场上付出生命的军长,却在之后的50年里背负着"汉奸"的骂名。直到1987年,他才得以平反昭雪,真相大白于天下。这是一个关于知耻后勇、用生命洗刷耻辱的故事,也是一段被尘封半个世纪的悲壮历史。

满族子弟 戎马一生创天下

1894年的东北牡丹江,寒风凛冽。在宁安市的一个满族农家,吴克仁呱呱坠地。

这个出身寒门的孩子,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贫寒的家境并未阻挡他追求知识的脚步,反而激发了他奋发图强的决心。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19岁那年,吴克仁考入了当时军事教育重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这里,他系统学习了现代军事理论和实战技能,为日后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的吴克仁加入了北洋皖系军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战局发生剧烈变化。

皖系在战争中全面落败,吴克仁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收编。这一转折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节点。

在东北军中,吴克仁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展现。31岁时,他被派往日本炮兵学校深造。

学成归国后,吴克仁担任东北炮兵第18团团长。他的能力和忠诚很快得到张学良的赏识,成为少帅的心腹将领之一。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在东北军中,吴克仁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他注重部队训练,严格军纪,使其所部成为东北军的精锐之师。

短短十余年间,这位出身寒门的满族子弟,凭借自身努力一步步走上军队高层。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掌握重兵的军事主官。

然而命运弄人,正当他意气风发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国难,不仅改变了东北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吴克仁的人生轨迹。

在此之前,吴克仁已经历了北洋军阀的起落、军队改编的风云,但这些都比不上即将到来的考验。作为一名军人,他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重大抉择。

这位年轻的将领,即将在乱世中经受血与火的洗礼。而这,仅仅是他传奇人生的开始。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九一八国难 不战退守悔终生

1931年9月18日深夜,沈阳北大营响起了震天的炮声。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的侵略行动正式开始。

时任东北军67军117师副师长的吴克仁接到命令时,日军已经占领了沈阳城内的要塞。张学良电令全军坚守不抵抗政策,这道命令如同一把利剑,刺穿了每个东北军将士的心。

沈阳城内,日军长驱直入,军警武装被迫缴械。守城的东北军将士眼睁睁看着日军占领各个军事要地,却不能开枪还击。

局势发展之快令人措手不及,整个沈阳在一夜之间陷落。三十万东北军接到撤退命令,不得不放弃故土,向关内转移。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吴克仁带领部队有序撤离,但这次撤退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全国舆论哗然,对东北军展开了猛烈抨击。

人们无法理解,训练有素的三十万大军为何不战而逃。舆论的漩涡中,吴克仁和其他东北军将领承受着巨大压力。

国民政府的安排下,东北军主力撤至山海关以南地区驻防。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劲旅,一时间士气低落。

全国各界对东北军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丢掉三省之地"的骂名,让这支部队蒙受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然而,这次撤退背后有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日本关东军早有预谋,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也让前线将士陷入两难境地。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对于吴克仁来说,执行不抵抗命令是军人服从上级的表现,但这个决定却让他饱受煎熬。作为一名军人,眼看敌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横行霸道,却无力阻止。

这次撤退成为吴克仁军旅生涯中最大的遗憾。从此以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收复失地,为东北军正名。

国难当头,山河破碎。这次不战而退的经历,不仅改变了东北的命运,也深深影响了吴克仁的后半生。

驻守关内期间,吴克仁加强部队训练,时刻准备着反攻的机会。他深知,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证明东北军的忠勇。

关内的日子并不好过,但吴克仁和他的部队始终没有放弃。他们等待着时机,准备用鲜血洗刷不战而退的耻辱。

抗日名将九·一八不战而退,6年后壮烈殉国,却被骂汉奸50年 - 天天要闻

这段经历,成为推动吴克仁日后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重要动力。从此,他立志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东北军不是懦夫,更不是逃兵。

淞沪战场 血洒黄浦誓报国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吴克仁率领东北军67军奉命驰援上海,誓死保卫这座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

部队刚到达上海,就投入了激烈的巷战。67军将士在吴克仁的带领下,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

战况异常惨烈,日军的优势火力让中国军队承受着巨大伤亡。但吴克仁始终坚守在前线,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罗店战役中,67军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吴克仁指挥部队,多次组织反冲锋,打退了日军的进攻。

10月中旬,日军在淞沪战场投入更多兵力,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67军依然死守阵地,寸土不让。

吴克仁亲临火线指挥,在炮火中穿梭。他的勇敢表现,极大地鼓舞了部队士气。

11月初,日军谷寿夫师团发起新一轮猛攻。67军奉命掩护大部队撤退,在黄浦江北岸顽强抵抗。

战斗进入最后阶段,日军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吴克仁站在战壕里,亲自指挥部队抵抗。

在一次猛烈的炮击中,吴克仁所在的指挥部被日军炮弹直接命中。这位曾经在"九一八"事变中不战而退的将领,最终用生命践行了军人的誓言。

他的牺牲震动了全军,将士们含泪继续坚守,直到完成掩护任务。吴克仁用鲜血洗刷了昔日的耻辱,用生命证明了东北军的忠勇。

在这场持续3个月的会战中,67军伤亡惨重,但他们的英勇表现得到了全国军民的赞誉。吴克仁的殉国,更是成为了这场战役中最悲壮的一幕。

战后统计,67军在淞沪会战中伤亡过半。这支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东北军不是贪生怕死之辈。

吴克仁的遗体被部下找到时,身上有多处弹痕。他始终保持着指挥战斗的姿势,面向敌人的方向。

淞沪会战虽然以中国军队战略撤退而告终,但吴克仁和67军将士的英勇表现,为这场战役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位满族将领用生命洗刷了"九一八"不战而退的耻辱,用鲜血书写了一名军人的荣耀。然而,他的英勇事迹却在后来的岁月中被曲解,蒙上了不白之冤。

五十年后 英魂终得昭雪时

1937年11月,吴克仁壮烈殉国的消息传回国统区。当时的报纸对这位抗日将领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的忠勇献身。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充满戏剧性,1939年,一份情报误将另一个叫吴克仁的伪军头目与这位殉国将领混为一谈。一个荒谬的错误,就此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误会。

这份错误的情报被当时的军统采信,并记入了档案。档案中称"吴克仁投敌,为日伪军效力",完全抹杀了他为国捐躯的事实。

战后,这份档案被继续沿用。在动荡的年代里,没有人去核实真相,"汉奸吴克仁"的说法开始在民间流传。

他的家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得不隐姓埋名。吴克仁的儿子吴德瑜多次申诉,试图为父亲正名,但在特殊的年代里,这些努力都石沉大海。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吴德瑜再次开始为父亲申冤,他带着珍藏多年的历史资料,四处奔走。

辗转多年,终于有历史学者注意到这段被遗忘的往事。他们通过查阅战时档案、报纸记载和幸存老兵的证言,开始还原真相。

研究发现,1939年被情报记载的"吴克仁",实为一个籍贯、年龄都与殉国将领不同的伪军。两人只是同名同姓,却造成了这场历史悲剧。

1987年,在大量确凿证据面前,有关部门终于正式为吴克仁平反。五十年的误会得以澄清,这位抗日英烈的名誉终于得到恢复。

平反文件指出,吴克仁是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他在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消息传出,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多家报纸刊登了这一消息,称这次平反不仅还原了历史真相,也为这位抗日英烈讨回了公道。

吴德瑜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五十年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为了纪念吴克仁,当地政府在他牺牲的地方立下了纪念碑。碑文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

在平反50年后的今天,吴克仁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它告诉我们,历史的真相可能会一时蒙尘,但终将大白于天下。

这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沉冤得雪故事,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历史,尊重真相。英雄的事迹或许会被暂时遗忘,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