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翰林阁
编辑 | 翰林阁
【引言】
1949年底的广东韶关医院来了一群人,他们穿着正装,一脸严肃。他们要找的不是别人,是一位普通的助产护士。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护士,竟有着让人震惊的身份:毛泽东的第一位女秘书,著名革命烈士古柏的妻子。
【背景】
说到曾碧漪,出生在广东一个渔民家庭。她年轻时候就读广东甲种工业学校,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女学生不多。在学校里,她接触到了革命思想,很快就投身革命事业。1926年,她在南雄做妇女工作,后来认识了革命同志古柏。两个人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成了革命伴侣。到了1929年,毛泽东率红四军到寻乌,古柏夫妇工作能力出色,被调到毛泽东身边工作。就这样,曾碧漪成了毛泽东的第一位女秘书。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身份转换的不得已
1935年,叛徒出卖了古柏,他牺牲了,才29岁。曾碧漪也被抓进监狱,受尽折磨。等到1937年放出来,她不能用真实身份活动,只好装成教会学校老师、助产护士,继续做地下工作。这种身份的变换,说白了就是形势所迫。
2. 组织的安排有深意
让她在医院工作不是随便安排的。医院人来人往,消息灵通,助产护士接触的人又多。这样既安全,又方便做工作。
3. 革命工作需要隐忍
在医院工作时,她把五个孩子交给别人带,自己专心做革命工作。敌人抓她审问,她就说自己是普通红军,死活不说实话,保住了组织的秘密。
4. 命运真是说变就变
到了1945年,她收到毛泽东的信,但那时候形势不好,只能继续在医院工作。一直等到1949年底,组织才派人来找她。
5. 工作需要多面手
她干过妇女工作,当过毛泽东秘书,后来又当地下党员和助产护士。换了这么多工作,每一样都干得不错,这就是本事。
6. 革命伴侣的生死诀别
古柏牺牲的时候,她还不知道。直到1950年见到毛泽东,看到那封信,才知道丈夫早就走了。这种痛苦,不知道有多少革命家庭经历过。
7.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
建国以后,她在中央组织部、中央纪委工作。这是组织对她的信任,也是对她能力的认可。
【写在最后】
曾碧漪这一生经历太多。那封迟到15年的信里,写的是毛泽东对古柏的怀念。这位老人活到90岁,走完了她独特的人生之路。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而是一段真实的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