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外蒙古,却诅咒成吉思汗长达70年!
你是不是也觉得很奇怪 :成吉思汗难道不是蒙古人的始祖吗? 外蒙古为何对自己的祖先口诛笔伐 ?
原因只有两个字:俄国!
从1938年到1991年,苏联竭尽全力将外蒙古进行俄文化同化,甚至开始对蒙古人的祖先成吉思汗进行妖魔化的宣传!
外蒙古的俄罗斯化,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是废除传统蒙文 , 启用俄罗斯的西里尔字母 , 这是文化大清洗 ;
第二,用苏联式共产主义, 清洗藏传佛教 , 这是宗教大清洗 ;
第三,将成吉思汗贬抑为剥削和压迫蒙古人民的主要敌人,历史教材上清楚地写着:铁木真,是人民的罪魁,是蒙古的耻辱。
当伟大的祖先 、无与伦比的成吉思汗,成为蒙古的耻辱时。
外蒙古的民族认同也彻底崩溃,这同样是一种民族认同的清除。
在此阶段 ,外蒙古人与内蒙古人几乎没有民族认同感。
对当时的内蒙古人而言,外蒙古人放弃了蒙古文字、舍弃了藏传佛教以及遗弃了始祖成吉思汗。
因此他们已不再被视为蒙古人 ,而被称作黄俄。
在这种情况下 , 不仅内蒙古和外蒙古的通婚不可能 ,真要见面恐怕会动手打架。
我前女友的妈妈来自外蒙古,曾是一名在苏联时期工作过的蒙古航空的空姐。
她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穿着打扮也全是俄国风格,这足以说明当时蒙古人受俄文化影响有多深。
没人能预见到 ,1991年,苏联解体,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外蒙古经历了从高度亲俄到彻底反俄的转变。
伟大的回归
苏联的崩溃 , 使外蒙古永远地陷入了孤立状态 。
在红色巨掌的掌控下,外蒙古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完全依赖于苏联的支配。
随着苏联的解体 ,外蒙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 却也不得不独自迎接意识形态上的巨大空白 。
苏联解体 ,列宁主义宣告失败,1938年的大规模镇压真相显现,反俄与去俄情绪席卷了外蒙古。
藏传佛教再度从西藏传入,成吉思汗的形象再次被提升到崇高的境地,几乎被视为神明。
外蒙古则选择了新的思想体系: 大蒙古民族主义 ,直到如今,我们通常称之为“ 皇蒙 ”。
去过外蒙古的人都了解, 外蒙古的每家每户都悬挂着成吉思汗的肖像 。
有趣的是,我特别注意到,这些画像全都是由浙江义乌制造的。
外蒙,去俄化了,内蒙与外蒙之间, 重建民族联系 、信仰联系,大家又都是蒙古人了。
自1991年至2000年, 外蒙古与内蒙古之间的婚姻交往十分频繁。
内蒙古的人士嫁给外蒙古人,外蒙古的女性也嫁给内蒙古男性,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我有一位朋友是博主,他的母亲就是在那个时期从外蒙古嫁到内蒙古的。
成吉思汗的回归,似乎是一种民族的召唤, 蒙古人内心深处的民族认同感确实很强烈 ,但同时也显得过于激烈。
内蒙古的蒙古语中融入了大量的汉字词汇 ,内蒙古人几乎人人使用筷子和汉语。
绝大多数人也不再以放牧为生,外蒙古人便对内蒙古人产生了一些偏见。
内蒙古人,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不够像蒙古人。
民族主义就是这样, 缺少的 、 不可以的 、过多的,也令人畏惧。
千禧年前 ,外蒙古人对内蒙古人总是采取一种优越的态度, 犹如蒙古帝国时期的蒙古人对待色目人一样 。
而在外蒙古的教材中,忽必烈,这位蒙古元朝的开国皇帝,被视为蒙古的叛徒。
由于他是中国的皇帝 ,外蒙古独立制作的电视剧中, 里面的恶劣地主也都是讲汉语的满族人 。
哎……外蒙在猛力去俄化,也在猛力去中国化。
恰巧在千禧年之际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 内蒙古的经济实力压倒了外蒙古 。
而在硬通货的面前,歧视链总显得脆弱。
虽然外蒙古人对内蒙古存在偏见 , 但嫁入内蒙古的外蒙古女性却日益增多 。
人总是向着美好生活前进的,这让外蒙古的民族主义者们感到不安。
正是在这个时刻,有关“中国人买卖蒙古姑娘”的谣言开始传播。
南方迁徙的恐慌
我曾访问过一位来自蒙古国的老华侨 ,他的祖辈是晋商。
1924年 , 他们滞留在乌兰巴托 , 之后再未返回故乡 。
他告诉我, 在苏联时期 , 外蒙古的生活确实相当不错 ,这并不是一般的好,毕竟有苏联的支持。
自90年代以来, 外蒙古的生活状况却越来越糟 ,只能依靠出售煤炭和羊维生。
这番话确实是事实, 就连2024年的外蒙古火车上 ,仍旧在使用木炭作为燃料。
可反观内蒙,日子却越过越好,苏联陨落,中国崛起,内蒙经济碾压外蒙,也很多外蒙女生,嫁到内蒙生活。
这使得外蒙古感到十分不安,毕竟外蒙古的人口仅有300多万,而内蒙古的人口却超过2000万。
即使是内蒙古的蒙古族,人数也有500万。外蒙古的女性嫁往内蒙古,导致了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即外蒙古的人口流失。
爱情超越了政治,但联姻终究会受到政治的影响。
为了应对人口外流,外蒙古迫切需要探寻一种方法,以限制内蒙古与外蒙古之间的婚姻。
在大蒙古民族主义的理念指导下,又不能沿袭苏联的做法,完全断绝与内蒙古的宗教和民族关系。
既无现实性,也不具可行性。
于是,外蒙古出现了另一种宗教。
这个信仰体系就是蒙古的萨满教。
萨满教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信仰, 早在藏传佛教进入蒙古之前 ,萨满教就已是蒙古的主要宗教。
蒙古人甚至对萨满教进行了调整——将成吉思汗神化为萨满教中的“腾格里”, 即长生天 。
萨满教是一种泛灵信仰,没有完善的教义体系,常通过舞蹈和击鼓来表达信仰。
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萨满能够与神灵沟通, 言语显得神秘莫测 。
尽管自凉州会盟以来, 蒙古人将藏传佛教视为国教 ,并且在满清时期。
蒙古还创立了自己的活佛转世制度,但萨满教始终未曾衰退,反而一直存续着。
直到现今 , 每年夏季 ,外蒙古人仍会返回草原,进行萨满祭典。
如果遇到任何事情,他们也会去请萨满进行占卜和神灵舞蹈。
我曾为萨满支付过费用,演出费用相当高, 参加一次活动大约需要400美元 , 而外蒙古的平均月收入也不到300美元 。
不确定是否有隐秘的政治势力参与为萨满教创造了一个预言。
内蒙古的人 , 甚至是中国人 , 他们并不是为了跨国恋爱结婚 ,而是实际上在贩卖外蒙古的女性。
我们确实难以想象萨满教在外蒙古的影响力有多么强大。
虽然我对这些神秘的事物完全不相信 ,但外蒙古的人们确实深信不疑。
我的外蒙古前女友曾多次对我提到 :萨满能够沟通神灵,并且能够预知未来。
去掉宗教因素 ,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这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考虑。
外蒙古为了防止人口流失,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宗教来制造隔离 。
通婚是可以的,但人必须在外蒙古生活,而不能在内蒙古。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婚恋领域的地区保护主义啊 ,也无可厚非,因为外蒙人口, 实在太少了 。
我这次前往乌兰巴托,观察到那里的童工问题相当严重,很多外蒙古的小女孩仅有十一、十三岁便已外出工作、挣钱。
劳动力短缺、 失业问题以及环境困境 ,这三重危机让外蒙古的状况变得相当糟糕。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 外蒙古和内蒙古 ,为什么没有联姻呢?
第一阶段,苏联时期切断了信仰、文化和民族之间的联系,外蒙古与内蒙古被分割成两个不同的民族,因此两者之间不进行通婚。
第二阶段, 从1991年苏联解体后到千年之交 ,伴随着大蒙古民族主义的兴起, 通婚数量激增 , 但逐渐以外蒙古女性嫁入内蒙古为主 。
第三阶段发生在千禧年之后,为了防止人口外流, 外蒙古利用萨满教的神秘预言来制造宗教的隔阂 , 阻止外蒙女性嫁给内蒙古男性 。
在婚姻方面可以 ,但人必须留在外蒙。
在情感层面上 ,我对外蒙古对内蒙古及中国的偏见深感无法认同。
但从理性角度来看 ,我也明白外蒙古的做法是出于理性的考量。
类似的无奈理智还有很多, 例如现在外蒙古的追韩潮 。
表面上看来,K-POP韩流风靡一时,实际上, 这也是外蒙古经过理性考虑后做出的选择——身处中俄之间。
外蒙古不想沦为附属国, 因而需要去除对俄罗斯和中国的依赖 。
它又无法实现完全独立生存,经济实力雄厚但军事力量薄弱的韩国,便成为了最佳的依靠对象。
一本关于通婚的历史,难道不正是外蒙古这个国家困境中的悲惨历程吗?
结束了这一期的内容,我也不禁长叹一声。
本文旨在传递快乐和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