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2024年06月25日00:12:07 历史 1032

1922年的一天,湖南桃源漆家河镇经历了一场瓢泼大雨,雨过天晴,一户农民到山上庄稼地里干活,干到晌午时候,这位农民准备回家吃饭,他拖着疲惫的步子往回走。


不经意间,他在路边的水沟里看到一件黑不溜秋的东西,像个罐子,他拾起来一看,是一个黑色的大罐子。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皿方罍


农民心里寻思着,这大罐子拿回家装米应该不错,于是他就将罐子搬回了家。

农村里的消息都传的比较快。


自从这位农民捡了个黑罐子回来后,家家户户都传开了。


后来一位姓石的商人得知农民捡了一个黑罐子,并且罐子上还有纹饰时,立即发挥出一个商人的商业头脑。


他来到老农家,表示要一睹老农家罐子的“芳容“,这位姓石的商人看完后,情绪非常激动,当即决定以400银圆买走。


400银圆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让老农立即警觉起来,他寻思着这个罐子一定不普通。他怕石商人坑他,于是他跟商人表示,这个罐子暂时不卖,要等自己的大儿子回来商量一下再说。


老农的大儿子回来后,老农将石商人要买罐子的事说了一遍,老农的大儿子便拿着罐子盖去找附近学校的钟校长,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钟校长是文化人,文化人应该能够协助他辨认出这个罐子到底有多值钱。


钟校长边看边发出啧啧的声音,听老农的大儿子说石商人要出400银圆买下它,钟校长二话没说,高出一倍的价格要买,为了防止有变,还将老农儿子手中的罐子盖押了下来,然后让老农的儿子将罐子再拿来。


老农的儿子回去后跟商人说:有人出800银圆买罐子。


商人一听大事不妙,放下400银圆就将罐子抱走了,边走边说:我400银圆只买罐子,盖子就不要了。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皿方罍盖


于是,那钟校长800银圆只得了一个盖子,那商人400银圆得了一个罐身。


人在利益面前都会不由自主的贪婪。钟校长和石商人都不甘心,于是两人都找到了当地的驻军周团长,希望借助周团长的势力,帮助拿回罐子的另一半。


一个是有权的钟校长,一个是有钱的商人,周团长左右衡量,一个都不想得罪,于是索性两人的忙都没有帮。


商人就是商人,在利益面前表现出的坚韧与执着令人难以想象。


石商人见周团长指望不上,他继续通过金钱关系,打通了周团长上面的关系,找到贺师长。


贺师长找到了钟校长,逼迫钟校长交出盖子。钟校长虽然心不甘情不愿的交出了盖子,为了心里平衡一点,他提了一个条件,希望贺师长能帮助修缮一下校舍。


于是,在师长的授意下,周团长给钟校长了一笔修缮费,从此,这个盖子就归了周团长。


经过几个回合的折腾,关于这个罐子的事情传到了北平段祺瑞跟前,段祺瑞要以收缴的方式将这个盖子拿走。


还没等他拿走罐子,北伐战争就开始了,北代战争开始后,没人顾得上这个罐子。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周团长作为战犯,在交代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将这个罐子的盖子交了出来,后来这个盖子又被移交到了湖南省博物馆


而罐身被石商人拿走后,不知道倒卖到了哪里,一直下落不明,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一直在四处寻找罐子的下落。


因为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经过对罐盖子的研究发现,这个管子是商代的青铜器——皿方罍,它主要是盛酒用的,当然那个老农将它用来盛米也没毛病,就是有点奢侈。


而且这个皿方罍上还有铭文,有铭文的要比没有铭文的珍贵。



1922年,湖南老农捡一米罐,400银圆卖出,22年后价值2000万美金 - 天天要闻



图|盖上的铭文


还是石商人精明,当年石商人害怕这个罐身放在自己身上,给自己招来灾祸,他立即将这个罐身出手卖给了上海的古董巨商李文卿和马长生。


李文卿和马长生又转手将罐身卖给了巴尔禄,巴尔禄本来是在一个煤炭公司当秘书,结果甲午海战爆发后,当时的煤老板溜了,留下巴尔禄照看公司,结果巴尔禄翻身成为了有钱的煤老板。


有钱后,巴尔禄就开始搞收藏,但是因为这个罐身携带不方便,他就将罐身转手又倒卖了,后来这个罐身就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


直到2001年,这个皿方罍再次现身,出现在了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当时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上海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都纷纷筹备资金参与,准备购回这件国宝。但是因为资金不足,被一位法国人以925万美金的天价拍得。


2014年,皿方罍再次出现在纽约佳士得春拍上,这个时候正值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我国也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我国以私洽的方式,以2000万美金成交,让这个皿方罍再一次回到了湖南省博物馆,被永久收藏。


漂泊了近一个世纪的皿方罍身与皿方罍盖终于完美合体。


我们中国自己的文物,最后要我们花重金再从国外买回来,真的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但是,文物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东西,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的见证,我们花重金购回我国流失的文物,不仅是文化上的回收,同时告诉我们的子孙这段屈辱的历史。


它时刻警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振兴中华,不再遭受列强欺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陕西四市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 天天要闻

陕西四市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6月2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西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李西宁西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市物流业发展办公室主任职务。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决定:免去姚开慧西安市人民政府督查专员职务。西安市公安局:市人民政府决定:...
身临“左联五烈士”最后时光,龙华烈士纪念馆迎来戏剧党课 - 天天要闻

身临“左联五烈士”最后时光,龙华烈士纪念馆迎来戏剧党课

今天,龙华烈士纪念馆里迎来一场特别的党课——以话剧《前哨》为蓝本改编的沉浸式戏剧《狱中的哨声》带领观众回到1931年的上海,身临“左联五烈士”牺牲前最后被关押的牢房,倾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这样独特的艺术形式,观众们以前所未有的视角走近历史。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 天天要闻

蒋洁敏、白恩培、傅政华、黄兴国、谷春立、曹立新等“老虎”、“内鬼”出镜忏悔

6月27日晚,央视新闻频道播出政论专题片《第二个答案》。专题片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67万件,其中立案中管干部86人、厅局级干部3533人、县处级干部2.8万人。“这是一场压倒性的胜利,党、国家、军队内部的严重隐患正在消除,人民赋予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专题片说。政知...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 天天要闻

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

关于变法,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其实我们离最近的一次变法也就一百多年。 到了近现代,变法一词逐渐被“改革”二字所代替。那么我们现在是否急需一场变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正逐渐摆脱房地产经济,而所谓的“旧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新环境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 天天要闻

【检察护企】瑞丽检察:以“检”之力 护“企”前行

检察护企      为有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常态化长效机制,深入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6月26日上午,瑞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邵曰生到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瑞丽市音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法治需求。      走访...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一袋馒头换状元,贫寒学子的逆袭人生

前言在清朝,有一位出身贫寒的学子,他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徐州小子,志存高远清朝年间,江苏徐州的一户贫寒农家里,诞生了一个名叫李蟠的男孩。他的家族曾有过书香门第的辉煌,但到了他这一代,已是家道中落,生活拮据。然而,贫寒并未磨灭李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 天天要闻

1855年,黄河决堤改道,百万人丧命,南方人理解不了的恐怖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袁公博编辑|t引言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自孟津以西的流域,由于多流经山谷,自古以来改变不大,而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