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2024年05月18日19:35:18 历史 1612

2000年前,人们飞鸽传书。

180年前,发电报、破译密码!

50年前,“叮咚,您有一封新邮件!”

现在,视频通话,拨个号就能见面!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通信方式,你pick哪一种?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古代篇

(肢体语言)

当山峰没有棱角的时候,哦不,当语言还没出现的时候,社会人之间唠嗑,基本靠“猜”!(手语+B-BOX“我的心思你别猜”)

烽火台

后来,人类发明了军鼓、狼烟、号角等原始通信工具,如烽火台,遇到紧急情况,白天燃烟,晚上点火,对于远距离传递消息来说,的确很机智!

不过,毕竟表达的意思有限,具体情况还是整不明白啊!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飞鸽传书)

于是,文字统一后,人们进入“书信时代”,各路英雄豪杰和天下有情人,开始“飞鸽传书”,既省路费又显得特神秘!

(信件—驿站)

到了唐朝,鸽子逐渐被马取代,骑马送信成了“最优选”,担心马儿太累中途罢工?没关系,全国各地建“驿站”,好吃好喝伺候着!“八百里加急”不是问题!

要说咱们古代的通信方式,确实一个比一个快,但相比电波……那还是太太太太慢了!

别急,有需求就有创造,下一趴还有更快的!

———————— 近代篇

上回咱们细数了古代通信方式,看上去还都挺“拉风”,不过更厉害在后面!

电报时代)(密码本)

1837年,第一台电报机“横空出世”,只要把摩斯电码翻译成文字,就能传递信息。电报成为当时最快的通信方式,在传递军事指令和情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电话时代)

到1876年的时候,贝尔发明了电话,人类才算真正实现了“千里传音”!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无线电通信时代)

随后20世纪初,无线电通信技术诞生,广播、长途电话1930、电视机1958等大众传播媒介陆续出现,信息传递方式,开始丰富多彩起来。

(互联网时代)

到20世纪7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通信方式的重大变革。这时候,电子邮件1971、手机1973大哥大逐渐成为新一代信息传输工具。

现代通信技术从此开启“新时代”!下一趴,马上启动你的“回忆杀”!

—————————现代篇

1G大哥大时代)

20世纪80年代,国内第一部“大哥大”拨通,中国正式步入“移动通信时代”。那个年代,如果你开着桑塔纳,手握“大哥大”,腰上再别个“BP机”,你就是整条gai最富有的仔!

2G文本时代)

到90年代,“硬汉”诺基亚登场,来到2G文本时代,这时候不仅可以打电话,还能愉快地互发短信聊天了,即使下载速度只有20K/s。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3G读图时代)

时间来到2000年,读图时代来临。3G实现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多媒体的结合,下载速度500K/s的年代,手机可以浏览新浪搜狐网站了;苹果,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水果了……

4G视频时代)

十年之后,来到2010年,彻底改变生活的4G重磅来袭!下载速度5M/s左右,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刷剧模式”正式开启!同时,4G也加速了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直播等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

5G万物互联)

接着,时间来到2019年,5G“C位出道”,比4G快了近10倍,速度是“飞一般的感觉”。下载一部电影只需十几秒,无人驾驶开到家门口,随时随地VR玩起,就连家里的空调、音箱、窗帘都能“一键开启”;还有4K高清直播、智能制造、远程医疗等众多5G应用成果逐步实现,真正印证了那句“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细数古今,哪种通信方式“最拉风”? - 天天要闻

如今,5.5G通感一体已经实现,6G还会远吗?千百年来,通信的演变与发展仍在继续,不如我们一起期待一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