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西南片区轮训开班

2024年04月17日12:32:13 历史 7389

新京报讯(记者 吴采倩)新京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3月31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4年度培训(西南片区轮训)在成都开班,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普查机构骨干等150余人参加了培训。

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西南片区轮训开班 - 天天要闻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2024年度培训(西南片区轮训)开班仪式。 图源:四川省文物局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由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省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现场授课,详解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总体形势、总体方案和工作要求,带领参训学员认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大意义。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全国共登记地上、地下、水下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在本次培训现场,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司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组长邓超介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从快速发展后期转向平台发展期的时代特点,基于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将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人类创造的或者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普查对象。普查范围涵盖了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六个类别。

据悉,作为文物大省的四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成立了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的省级领导小组,督促各市县成立相应领导机构、组建普查队伍、落实普查经费。此外,四川通江县古墓葬、安岳县石窟寺及石刻国家级普查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为第二阶段实地调查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工作基础。未来,四川将按照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决策部署完成文物普查各项任务。

编辑 彭冲 校对 陈荻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条线的由来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 天天要闻

蔡伦造纸术问世:树皮破布如何改写中华文明史?

公元 105 年,东汉宫廷宦官蔡伦将一批质地轻薄的 “新纸” 呈给汉和帝。谁也未曾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发明,会成为撬动中华文明进程的杠杆。在此之前,竹简笨重如石,绢帛贵比黄金,知识的传播被牢牢锁在少数人的书架上。
梅国强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梅国强同志逝世

湖北中医药大学7月7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伤寒学泰斗、国医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湖北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梅国强同志因病于2...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 天天要闻

日本奇葩陋习,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一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废除

日本这个国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独特,传统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藏着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陋习。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奇葩的——“夜爬”。这玩意儿在日本社会里流传了好几百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彻底废除。背后原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