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2024年01月24日17:35:35 历史 1571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南方瘴气是“何方神圣”?

瘴气是指在中国南方潮湿、高温的环境下,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大量繁殖而形成的一种有毒气体。

这种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容易引发人体各种不适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在历史上,瘴气被认为是造成南方地区许多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尤其在那些森林茂密、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瘴气更容易滋生和传播,有很多人常常因为接触到瘴气而感染疾病,甚至因此丧命。

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这种看似缥缈的瘴气在史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低,最早见于秦代。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认知里,瘴气起码已经存在两千多年了。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对于古人来讲,只要深山老林看上去“仙雾飘飘”,那这些气就可能是瘴气,可以导致人生“瘴气病”。

等到西汉、东汉时期,通常人们会用“湿”和“毒”来描述南方疾病。

在中原人看来,南方的环境比较湿热,这是引发疾病的原因之一。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比如,《史记》中提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江南地区的瘴气已经是非常吓人的存在。

进入三国之后,瘴气这种说法已经成为南方环境的固有标签,很多来自南方的不明疾病均归结于瘴气。

同时瘴气的存在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南方地区存在瘴气,就连西部一些高寒地区也被认为存在瘴气,几乎存在不明疾病的地方就会有瘴气。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南齐书》提到,青海甘肃等地也有瘴气,称“辄有瘴气,使人断气,牛马得之,疲汗不能行。”

但是显而易见,这些地区的环境跟岭南地区截然不同,完全不能混为一谈。

自此之后,瘴气已经成为很多疾病的来源,同时也有一些文人用瘴气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结,可见瘴气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甚至已经不是一个医学名词。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等到宋代之后,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像过去那样将南方的不明疾病归咎于瘴气,开始探究瘴气本质上是什么。

比如,苏轼和沈括在《苏沈良方》中提到:“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

与此同时,史书中记载的瘴气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等到明清时期,瘴病主要存在于南岭的山区,但是进入清代后期之后,瘴气被认为只存在于云南。

但是就史书记载来看,史书中没有明确阐明瘴气到底是怎么对人健康产生影响的,古人眼中的瘴病更多是蚊虫叮咬或者由不适应湿热环境所引发的身体不适。

大家都知道,古代历朝历代的重心主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因此在很多古人眼中南方是蛮荒之地,经常是各种罪名的流放目的地。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对于生活在中原和北方的古人来讲,南方天气的湿热程度和蚊虫的数量都是他们难以想象的,他们很难适应这种生活,极其容易出现被蚊虫叮咬或者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他们将这些现象归咎于瘴气。

另外,《医学正传》提到:“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雾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

对此有现代学者认为,这里所提到的瘴气会引发大流行的传染病,可能是疟疾。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古人所提到的瘴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实际上是指容易滋生细菌、蚊虫等相对恶劣的环境。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代人几乎很少会说自己生瘴病,这是因为什么呢?

瘴气消失的原因?

第一,卫生环境的改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方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效减少了细菌、病毒等的滋生环境。

同时,人们对各种疾病的认知和治疗手段都有了大幅提升。例如,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有效地预防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第二,人口居住环境的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很多人已经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居住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卫生健康。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因此,越来越多人已经很难接触到瘴气,这就降低了因瘴气而生病的概率。

第三,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降低了瘴气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从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同时,教育也提高了人们对瘴气的认知和理解,更加科学地对待这一问题。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瘴气竟然催生出宝藏?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人们一度谈瘴色变,但殊不知令人害怕的瘴气,曾催生出影响人们到现在的宝藏,即岭南地区的中医和中成药。

进入宋代以来,岭南地区已经诞生医药设施,这些医药设施主要用于为百姓治病。

明代以来,朝廷越发看重医药事业,开始在全国设置医学,还有专管医学事业的官员。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而作为备受瘴气困扰的岭南地区,也积极响应朝廷的号召,广州、佛山等地先后设立医学院。

除了中医学之外,这一时期的中成药也有了很大进展。

过去生产中成药的是一些小作坊,但随着中成药的流行,他们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中成药畅销全国各地,还诞生了很多中成药老字号。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随着中成药的发展,中药药材行业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而佛山也因此成为中药重镇。

总而言之,过去古人一度认为,瘴气是南方所有疾病的根源,甚至因为瘴气给南方打上了很多不好的标签。

但从根本上来讲,广东等南方省份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人们也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这恰恰说明古人恐惧的瘴气,即南方的湿热气候对人身体的影响是有限的,没有史书记载得那么夸张。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害怕瘴气,更多还是源于对南方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偏见。

相比之下,与其担心瘴气,或许还有一些更让人担心的东西,比如环境污染。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南方地区的空气、水和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污染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使得人们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有所增加。

其次,高温高湿气候更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导致夏季常见的一些流行性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

笼罩南方上千年的瘴气,怎么突然消失就消失了? - 天天要闻

为了应对这些健康隐患,南方地区的居民应该注意改善环境卫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食品安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关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 天天要闻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黄仁勋在英伟达GTC2025大会上与一台机器人共同发表主题演讲(视觉中国/图)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贸易局势变化、美国对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敏感时期,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之邀访华。这次,黄仁勋一改最具标识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访问北京和上海。据新华社...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