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我国古代的历代皇帝之中,面对相对安逸的朝政环境,往往会将心思放在其他的业余爱好之上。其中明代的皇帝朱由校便被戏称为一个出色的木匠。
古代皇帝沉迷于纵情声乐是非常常见的,甚至会对国家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对木匠这种手工艺感兴趣的皇帝却是少之又少,朱由校在木匠上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并常常废寝忘食的进行木工制作。
朱由校虽然作为长子,但是却并不受万历皇帝的喜爱,因此朱由校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教育,对文学知识掌握较少,甚至直到16岁登基为帝未曾专门念过书,更被人称为文盲皇帝。
许是因为在知识上的匮乏,导致朱由校对各种政务并不上心,也并不愿意去处理政务,反而更加愿意去进行学习木工,并展现出了超人的天赋。
例如一些床,桌,椅子等木制的器件,朱由校都亲自制作过,并将以往的木器工艺一品进行改进,更加精巧绝妙,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次朱由校发现宫中的床都非常笨重。常常需要十几个台阶搬才能搬动,非常耗费人力,且制作成本较高,也不便于携带。
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朱由校决定自己做出一款能够改变这一些弊端的床具,于是他开始对以往的床具进行分析解拆,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新的图纸。
在此期间,即便是朝堂上的事情和木工制造相互冲突,朱由校也会优先选择进行木工制造,而疏忽了对朝政的管理。
随着慢慢成品的渐渐成型,朱由校亲自进行组装钉木板,选木材等,每一步都是在他的亲眼监督下慢慢完成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亲自设计了一款能够折叠的床板。
与以往的床板不同,该床板能够非常方便携带,并且可以折叠在一起,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考虑到美观问题,朱由校还在床架上雕刻了各式各样的花纹,使其不仅方便携带,还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该床架的设计极大地改善了原本长期搬运所要耗费的人力成本,也使得当时的木匠十分震惊,朱由校作为一个皇帝能够对器具的设计做出如此大的改进。
随着朱由校木工才能的渐渐展示,他“木匠皇帝”的名声传的越来越远,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明代鲁班”,由此也可以展现出朱由校木工手艺的高超绝妙,也对中国整体木匠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非常擅长建筑,有时会在自己的庭院中建造缩小版的皇宫,虽规模微小,但却精致巧妙,巧夺天工,将偌大的宫殿完全复原在模型上。
赵吉士曾评价道:“明熹宗天性极巧,癖爱木工,手操斧斫,营建栋宇,即大匠不能及。”
对朱由校的木工才能进行了高度评价,称赞天性十分聪颖,擅长并爱好木工,手拿着斧头可以营造房梁栋宇,即便是当时有名气的木匠也所不能比拟的。
当时民间传言:“又好油漆,凡手用器具,皆自为之。性又急躁,有所为,朝起夕即期成”朱由校非常爱好油漆等物,凡是能够用手拿着的物件等,常常都由自己亲自动手,并且性格又非常急躁,凡事有所想要做的事情,早上起来便一直等到完成。
但是其在木工上面的才能使其无心于朝政,朱由校于是终日便沉迷于务工,并且鲜少上朝,当时明朝的大多政务全部交由魏忠贤处理,定夺朝中的大事。
而朱由校见到魏忠贤能将政事处理的非常全面,并主动将公务交友为中心,使魏忠贤的势力越来越大,完全的掌握了朝中的势力,形成了垄断。
正是由于朱由校对朝堂政务的疏忽,才导致其统治期间明朝面临了较大的危机。宦官专政导致朝堂贪污腐败现象颇多,众人皆无心处理政务,而是沉迷于攀附权贵,明朝在该期间向下坡路走去,且难以挽回。
《明史》中记载:“明自世宗而后,纲纪日以陵夷,神宗末年,废坏极矣。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
这说明明代至世宗之后,朝堂的环境便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到了神宗的时期已经坏到一定程度了,虽然出现了英明刚正的君主,但是却已经无法挽回毁坏朝纲了。
但朱由校本身也并不愿意成为一名君主,在他的人生志向之中成为一名木匠,甚至远远高于成为万人之上的统治者,他将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了对自己木工手艺的精进中,虽然不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但绝对是一个天才型的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