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2023年12月10日18:10:12 历史 1521

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按理说绝对和“忠诚”两个字不沾边,魏明帝曹叡临终前嘱托他辅佐年幼的曹芳,但司马懿却发动“高平陵之变”将军政大权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掌权,其孙司马炎更是篡魏自立,建立了西晋王朝。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司马懿虽然有着枭雄之志,但其弟司马孚却似乎与他不同。根据《晋书》记载,司马炎称帝后将曹魏末代皇帝曹奂贬为陈留王,此时司马孚曾拉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有人相信司马孚一直忠于曹魏,但也有人批评他自称忠臣,但却曾经帮助司马懿夺权,因此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那么,司马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东汉光和三年(180),司马孚生于河内郡温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带。从他的字“叔达”就可以看出,按照“伯仲叔季”的排行,字仲达的司马懿应该是兄弟中的老二,而司马孚则排行第三。和才华横溢却有些特立独行的兄长不同,司马孚性格谦和宽厚,从不与人结仇,可以说人缘极佳。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孚先是被曹植征辟为文学掾,后来又被曹操封为太子中庶子,成了曹丕的属下。曹丕登基后,司马孚历任黄门侍郎、清河太守等职,他反对大动干戈,主张将重点放在改善民生、发展生产上。曹丕驾崩后,其子曹叡继位,在听说司马孚颇有兄长司马懿的风范后,曹叡急忙任命他为度支尚书,并欣喜地表示:“吾得司马懿二人,复何忧哉!”

曹叡驾崩后,年幼的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与司马懿一同作为托孤重臣辅政。曹爽曾是个谦逊谨慎的人,但在位高权重后便开始排挤司马懿,将大权揽于一身。曹爽专权期间,司马孚无心参与争斗,史载:“不视庶事,但正身远害而已。”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正始十年(249),司马懿趁曹爽陪同曹芳外出扫墓发动了政变,他亲自率军屯驻于洛水浮桥,而司马孚则与司马师一同镇守司马门,控制住了京城。这场事变过后,曹爽被诛灭三族,司马懿则成为了曹魏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因为帮助兄长夺权的“功绩”,司马孚此后历任侍中、司空太尉等职,还被封为了长社县侯。

嘉平六年(254),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为除掉司马师发动叛乱,司马师将其平定后为了立威宣布废掉曹芳。尽管史书中称司马孚并没有参与废立之事的谋划,但在请求废黜曹芳的奏疏中,“守尚书令太尉长社臣孚”的字样赫然出现在了首位。可以说,尽管司马孚没有主动参与,但也是默认接受了司马师举动的。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而且每年元旦举行朝会时都允许他乘车上殿,自己则走下台阶恭迎。司马孚落座后,司马炎又亲自为其斟酒祝寿,种种殊荣都体现了司马炎对司马孚的敬重。然而,司马孚对此非但不感到荣幸,还时常忧虑不安。泰始八年(272),司马孚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临终前留下遗言道:“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人们常说,如果一个人装了一辈子好人,那他就是好人,评判司马孚也适用同样的道理。不管是曹奂被迁往金墉城时流泪送行,还是直到临终前仍自称“魏贞士”,司马孚对于曹魏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帮助兄长夺权,当时曹爽与司马懿势同水火,如果任由曹爽继续专权,司马孚恐怕也会遭受牵连而自身难保。如此情况下,司马孚采取措施反抗也属于人之常情。

在司马氏篡权的过程当中,司马孚并没有积极响应,史书也证明他并没有参与废立之事的谋划。当然,口口声声忠于曹魏的他并没有阻拦侄子、侄孙操控乃至颠覆曹魏政权。但反过来想,他就算出言阻止也不可能取得任何效果,那又何必行徒劳无功之事呢。

他是司马懿的弟弟,帮助司马氏夺权,却又始终忠于曹魏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身为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的确对于司马氏专权和后来西晋的建立起到了些许贡献,但这很难说是出自其本意。至少从表面上看,司马孚对于曹魏是比较忠诚的,只不过篡逆的恰好是自己的亲属,这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作为名士,司马孚固然有塑造忠君爱国形象,从而为自己赢得清名与赞誉之嫌,但曹魏覆灭后他仍念念不忘,甚至临终都坚持以魏臣自居,这就实在难能可贵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