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排阵使述论

2023年12月04日22:16:13 历史 1573

引言

排阵使源于唐代,五代、宋初沿置。其中五代是排阵使发展的重要时期。排阵使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军事职官,在五代频繁的战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战场上体现出的职能主要包括:辅助将领排兵布阵、前线指挥作战、统帅亲兵充当先锋。

此外,担任排阵使人员的身份特征,即多为骁勇武将,绝大多数为当朝皇帝亲信,也部分体现出五代的时代特点。通过对五代排阵使的梳理,并将其与宋代排阵官进行比较,也可大致看出五代宋初军事使职系统的发展趋势,即开始向着标准化、皇权集中化发展。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使职制度是五代继承唐代政治制度的遗产之一,五代使职如唐代一样被设置来处理各种事务,同时也体现出“因事而置,事已则罢”的特点。

在这一混乱时期,军事使职的设置尤为频繁,其中有一类使职以“排阵使”的名字出现,并常常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战争记载中,大多数学者将排阵使定义为掌管排兵布阵的官职。

但在史书的记载中,关于排阵使排兵布阵的描写却十分稀少,同时它又出现在五代这一兵连祸结的特殊时期,故而五代排阵使应有自身的特点,不应简单地把它当作排兵布阵的官职。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五代排阵使的历史渊源

关于五代排阵使的历史渊源,可以从“名称”和“职能”两个角度进行考察,相应的对应着两个官职,即唐代排阵使和唐末五代排阵斩斫使,通过对这两个官职的分析,可以大致看出五代排阵使大规模设置之前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排阵使的设置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黄巢起义时,“乾符中,贼渠黄巢之犯江西,(杨)复光为排阵使,遣判官吴彦弘入城喻朝旨,巢即令其将尚君长奉表归国”。

义军将领尚君长作为使臣,代表义军归降唐朝,但未曾料到在和谈结束后,尚君长在前往长安求官的途中被招讨使宋威以谋取功劳的原因截杀,义军首领王仙芝听闻消息怒不可遏,“贼怒,悉精锐击官军,威军大败”。宋威战败后,唐廷罢去他的兵权,以“复光总其兵权”。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之后杨复光以所部军队“进攻洪州,擒贼将徐唐莒”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杨复光担任排阵使之前的身份为宋威军监军,他之所以被任命为排阵使是因为此时杨复光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来统帅全军,而以监军之名统军似不足以服众。

因此,在这里赋予杨复光排阵使之职来统领军队”。这里可见杨复光所任排阵使的三种作用:一是收败军,复纪律;二是统军;三是指挥作战。杨复光作为唐代史料记载中唯一的排阵使,他担任这一使职时所发挥出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应可以为五代排阵使之职的设置提供历史借鉴。

五代时期除设排阵使外,还曾设有排阵斩斫使一职。现今观点将排阵斩斫使与排阵使等同,但就现有史料来看,二者更似为继承与完善的关系。现就这一问题进行辨析。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首先从“排阵斩斫”的字面意思看,“排”字的含义在古文中除“排布”外还有“排开”,“斫”在古文中为“用刀、斧砍”之意。故“排阵斩斫”字面意思应为用刀斧劈砍排开敌阵,而非排兵布阵。与之类似,唐末清道斩斫使,其字面意思为用刀斧劈砍清开道路,其表现也体现了这一名称的含义。

其次从排阵斩斫使设置源流来看。唐僖宗光启年间,朱温部下勇将郭言因作战勇敢被授予“排阵斩斫”称号,可见排阵斩斫使起初是作为一种荣誉称号赐予将领的,而非一官职。这一点与排阵使有很大的不同。

综上所述,现今观点将排阵斩斫使与排阵使等同似不妥,二者的关系应更类似继承与完善的关系,因排阵斩斫使先锋猛将属性在日后排阵使设置中也有所体现。从设置时间来看,排阵斩斫使仅设置于唐末、后唐时期,彼时排阵使还未大规模出现在战事中,仅有的几位排阵使的职能也仅体现为辅助将领排兵布阵。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排阵使作为唐代首创的使职,虽因唐王朝的崩溃而未能在唐代形成如观军容使一般相对固定的制度,但其许多官职及制度却并未随之消亡,反而大多数为接下来的五代所继承。排阵使就是其中之一,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军事使职为五代君主们继承、发展与完善,在五代时期的战争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五代排阵使的设置

排阵使自唐代设置时就是一个随战而设,战毕即罢的使职,五代各朝沿袭唐代设置排阵使,同时也保留了排阵使的这个特点,但由于五代整个时段几乎都笼罩在战争阴云中,故在考察五代排阵使设置时易误将其当作常设官。

实则不然,排阵使在五代罕有的太平时期(如后唐明宗时期),往往无迹可寻。因此,五代排阵使归根结底应还是一个在战争爆发时为处理战事而临时设置的使职官。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五代排阵使设置最为密集的时期为后晋,当是因后晋与契丹之间连年不断的战争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这种现象中能够看出排阵使设置特点,即随战而设。此外, 还可看出,担任排阵使的人员大多任职前便地位较高,多任节度使、团练使等职,罢任后又多有升迁。

五代排阵使的职能

五代正值藩镇割据、皇权衰落之时,这一时代有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一是战争频繁,所谓“兵革不休,夷灭构祸”;二是制度沿袭唐制,五代许多官职均承袭自唐朝,但沿袭下来的官职职能出现变化。

排阵使顾名思义,为排兵布阵之官。但五代排阵使在这种职能上的体现与唐代有明显的不同,原因在于唐代排阵使同时担任着全军统帅,其排阵职能包含在统帅职能之中,故而具体展现得不甚明显。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而五代排阵使是在军队统帅之外另设的官职,其作用为辅佐指挥官进行排兵布阵。在指挥官外另设排阵使,使得其职能在战场上的表现较唐代明显。以下从两场战役入手来说明五代排阵使的此项职能。

梁晋柏乡之战中,李存璋担任晋军三镇排阵使,三镇指河东(晋)、成德、义武。关于排阵使辅助将领排兵布阵的职能,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从官职来说,此战为晋王李存璋亲征之战,故李存璋应担任总指挥官。

从军队各组成部分来看,成德、义武为战前新加入晋军的势力,二镇部队由各镇原指挥官统领",以步军居多,为联军步兵的主要力量。骑兵方面,周德威为晋军骑兵指挥。这样一来便可得出结论,即李存璋非三镇总指挥,也非各部分指挥,故其所任三镇排阵使职能不在指挥。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其次从战场表现来看,天祐八年(911)正月丁亥,梁晋两军决战于柏乡附近野河,开始时晋军并不占据优势,梁军列阵而来,而晋军还未完成布阵,周德威不得已亲率骑兵抵御梁军,为已方布阵争取时间,身为骑兵指挥官的周德威亲列骑兵阵抵御梁军,故而可知,指挥军队进行排阵的主要官职为指挥官。

从而可推知李存璋此时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性角色来引导各指挥官将军队“阵于野河之上”,真正行使指挥排阵的是各个部分的指挥官,李存璋仅起一个辅助排阵的作用,这正是其在本处担任的排阵使职能的体现。结合上述两点分析可知,李存璋所任排阵使职能为辅助将领排阵。

梁晋黄河渡口争夺战是梁晋双方围绕黄河渡口展开的一系列战役的总称,此役乃梁晋双方决战,最终后梁灭亡,后唐正式崛起成为中原之主。贞明四年冬季,梁晋双方对峙于行台寨。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结语

作为中高级将官中的一个也不例外。此外,五代还是一个藩镇混战的时代,军权在此时具有其他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地位,五代君主们也相当了解这一点,因此不断进行军制改革,强化君主权力的同时也辅以一些更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如以亲信入军担任官职。

排阵使便是典型的例子,排阵使任职人员或为皇帝亲戚,或为皇帝儿时玩伴,总之,绝大多数都与当朝皇帝有着较为亲近的关系。这与北宋前期排阵官的特征有较大差异,宋代排阵官主要选择宦官担任,其在战场上发挥的主要职能为监督及协调。

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五代排阵使作为一种在五代时期设置的军事官员,无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五代时期军事制度改革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即军权的分割和君主权力的进一步加强,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排阵使的存在显得越来越没有必要。

五代排阵使述论 - 天天要闻

由完善的军制和因皇权崛起收夺军权而日益强势的宦官集团组成的新官职,最终将会取代由武将担任的排阵使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军事职官的发展也由此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由皇权和制度掌控的阶段。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排阵使述论》

旧五代史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 天天要闻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铁锈,李洁攥着望远镜的手沁满冷汗。望远镜里,溃逃的士兵正像没头苍蝇般撞碎营区铁丝网,三八大盖的寒光已经刺破晨雾——日军追兵比预计的早到了整整两小时! "副营长!三连连长带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顺子跌跌撞撞滚进战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