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2023年12月01日18:50:07 历史 1742

1971年7月9日至11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

1972年2月,基辛格再陪同尼克松总统访华。

会谈结束,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基辛格后来在《论中国》里写了这样一段话——

领导人不可能创造出时代背景,他们的独特贡献在于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极致。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时代造英雄。

能力决定下限,机会决定上限,时代给了你机会,你就要“只争朝夕”,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主席的8个字,基辛格是听进去了。

从1971年到现在,基辛格前前后后来中国超过100次,被称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人民日报》曾经做过统计,从1949年到2010年,共有601人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当然,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生忙碌都在服务于美国的利益。

用他的话来说:美国没有永远的朋友或敌人,只有利益。

你见过多少百岁老人还在飞来飞去做大国间的工作的?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从他的辛劳中可以学到一点:每个人能等来的机会不多,抓住了就做到极致。


那么,没机会之前呢?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1 没机会时,要等待。等待时要做什么?


等待机会时,要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的事。


基辛格在这一点上卷到绝大多数人——


当年他在哈佛大学读书,写的本科毕业论文,创了篇幅纪录:

基辛格的本科论文《历史的真义》,写了377页,厚度惊人且内容高质量,他的导师只看了前100页,就给出了最优的评价。


哈佛大学还为此制定了一条规则——

基辛格规则:

本科生的论文,篇幅不能超过基辛格论文长度的三分之一。


哈佛,基辛格一路过关斩将,拿下了政治学博士学位。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板凳一坐十年冷,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笨办法”。


基辛格保持着一天工作15小时的习惯。

在他100岁生日之前,还接受了英国、美国媒体的采访,最长一次采访时间超过了8小时。

我确实坐不到8小时保持思路清晰地对外沟通,非常耗能。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2020年后,基辛格还写了两本书。

读基辛格的书,能读到两点收获:

①中国的地缘思想

②中国的兵法思维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2 向外耕耘,而不是向外征服


在基辛格看来,中国的地缘思想是:

向外开垦和耕耘,而不是对外征服。


有什么样的地理格局,就催发什么样的对外态度。

比如,旁边岛国的卷,因为国小资源有限,上蹿下跳就那么一条地理分布,所以就卷。


但是,我们是有大内陆的国家,世世代代都和土地打交道,毛主席在分析说中国力量超过九成是农民。

所以,我们有就养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想着怎么耕耘。

哪怕是看向大海,也是想着海的那边有没有可以耕耘的地。


学历史的时候,谈到西方一些国家的发家史,都是“大航海”+“殖民”。就是开舰队出去,抢。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对比而言,中国就没这个思想,没这个动力。

我给孩子写过一本绘本,其中讲到:

宋朝,我国的航海技术就是世界第一了,当时的舰队完全是有能力去扩张,但我们没干这事。

根源上就在于——中国的地缘思想是:向外开垦和耕耘,而不是对外征服。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3 强大自己,强大到没对手


在基辛格看来,中国是有兵法思维的——先胜后战,甚至不战而胜。


在他的书里,有这么两段话,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兵法思维的了解:

胜利不仅仅是军队打胜仗,而是实现发动战争时设定的目标。

上策不是在战场上与敌人硬拼,而是折其士气,或是调动敌人,使其陷入不利境地,以断其退路。

战争复杂残酷,因而知己至关重要。


这段话其实是对《孙子兵法》里这句话的理解: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另一段是讲“不战”:

最理想的情况是指挥官拥有绝对优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交战。

其次是深思熟虑,并在后勤、外交和心理上作了充分准备后,给敌人致命一击。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这段话其实是对《孙子兵法》里这句话的理解:

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兵法不是战法,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是不战而胜之法;不是战而后胜之法,是先胜而后战之法。


在基辛格看来:

中国追求的都不是短期击败对手,而是长期的自我强大。

你强大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没有对手。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最后的话


基辛格确实是一个特别喜欢思考,又了解中国的外交家。

可惜……


毛主席 指着 基辛格 重复说道:“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 天天要闻


“只争朝夕,只争朝夕”。

基辛格这位奉行均衡博弈、懂得中式战略的美国外交家,最终也没让美国清醒。


他的凋零,在美国看来可能不太重要,但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觉得他有点重要,因为——

这最后一位清醒的人走后,美国政坛里就不知道剩下什么东西了。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