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半年时间里,雍正天天翻马氏的牌子,甚得皇帝宠幸。
也不知什么原因,雍正皇帝突然之间不再翻马氏的牌子,好像把她忘到九霄云外,马氏永远再也没有见过皇帝的面,亲近过皇帝的身子。
秀女受宠
雍正皇帝参与九王夺嫡,凭着他的机智与才干终于登上大位,但由于诸王不服,危及雍正帝的统治地位,因此把过多精力用于对付诸王及朝政上,而无暇顾及自己妃子的选拔。
随着国事安稳,又在太后的催促下,才于雍正七年选秀。通过这次选秀,雍正皇帝也遇到了自己的意中人马氏。
马氏生在一个普通的官宦之家,天生丽质、聪慧过人,在选秀中表现突出,言谈举止非常完美,不仅令雍正皇帝龙心大悦,就连皇太后也非常满意。
雍正皇帝当晚就翻了马氏的牌子,进宫侍寝。马氏被众多宫人精心侍候,沐浴、梳妆打扮之后,她们又用丝绸一层又一层的将满身香味扑鼻的马氏裹起来,用被子盖上,让太监们抬进了雍正的寝宫。
雍正用手轻轻挑开被子,剥去层层丝绸,娇艳欲滴的少女便完全展现在眼前。
她面带娇羞,含情脉脉,雍正很是高兴,侧躺在龙榻之上,笑着对马氏说道:“安置吧”。
马氏心领神会,娇滴滴的应道:“好”,然后雍正就与马氏度过了一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雍正皇帝几乎天天翻马氏的牌子,马氏也是极尽其能事,夜夜侍候得雍正帝龙心大悦。
马氏的受宠令皇宫里的人非常羡慕,他们很快就意识到马氏绝非等闲之辈,她的地位一定会不断上升,飞黄腾达的日子不会久远了。
于是,宫里的许多人就积极地巴结她、逢迎她,希望能在她得宠之后得到恩惠与照顾。
马氏也确实做到了,不久之后,就由秀女做了答应,半年后再从答应升为常在。
然而,一年以后,就在马氏以为自己真正成为雍正皇帝的小心肝,再也离不开她时,突然之间,不再翻她的牌子,而且从此之后也从未过问过马氏,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
原因是什么呢?
原来雍正皇帝心情非常糟糕,他的好兄弟老十三胤祥不幸大病一场,又没有治好而去世了,使他伤心欲绝,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兄弟情深
雍正的亲弟弟是老十四,但关系非常不好,甚至常常与他作对,在九王争嫡中站在八王爷一边,反对雍正皇帝继承皇位,令雍正帝非常气愤。
胤祥是康熙帝的十三子,是雍正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虽不是亲兄弟,但他们的关系不同于其他几位兄弟,相当亲密。
雍正的母亲是德妃,由于出身卑微,按照大清皇宫后宫规制,出身低微的妃子是不能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因此雍正皇帝出生后就由皇贵妃佟佳氏抱走抚养。
而胤祥的生母是章佳氏。
也是一个不得宠、地位也不高的普通妃子,比雍正生母的地位更低。
因此按照规矩,胤祥一出生也不能由自己的生母抚养,而由比她地位高的德妃乌雅氏抱了过去抚养。
德妃又是四阿哥雍正皇帝的亲生母亲。
雍正皇帝少时去向生母请安的时候,就与胤祥接触多,经常在一起玩耍,加深了俩人的感情。
雍正性格内向孤僻,从小就不太爱说话,沉稳老练。
十三阿哥天资聪颖,能文能武、骑马射箭、文采飞扬、性格活泼开朗。
但十三阿哥却非常喜欢这位闷葫芦四哥,与他在一起非常开心,他们还在一起学习,据史书记载,十三阿哥的数学都是雍正亲自教的。
雍正在九子夺嫡、皇位争夺战中,十三弟胤祥站在雍正这边,坚决支持雍正继承帝位。
康熙帝非常不满,对他进行了惩罚,将胤祥囚禁在养蜂夹道,整整十年,直到康熙去世,也没有放他出来,胤祥可谓为雍正帝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雍正登上皇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胤祥。帝位不稳,他要把支持他的十三弟放出来,帮助他治理国家。
于是胤祥就从囚禁地被放了出来,有了自由之身。
而且雍正帝也非常器重这位弟弟,让他担任了总理事务大臣,负责处理先皇的丧葬大事,又将会考府、户部等多项事务都交给他。
待国家局势稳定后,雍正又让胤祥负责农田水利、八旗禁军等事务,真正把这个十三弟当作自己的最亲密之人,当成自己的股骨大臣,朝中重要的大事都交给了这个弟弟去办。
另外,雍正皇帝又将 胤祥封为“铁帽子王”,成了亲王加郡王爵位的双料王。也就是说十三爷的儿子不仅可以继承他的亲王爵位,还可以继承他的郡王爵位,这在清朝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是雍正皇帝破例为他所做的。
十三爷也知道这份礼太重,坚辞不受,最后,雍正也只好撤回旨意,但给他加俸禄万两。
雍正为了表达对十三弟的爱意,又将胤祥的亲生母亲章佳氏由普通妃子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并且允许他的母亲葬在皇帝陵园之内,真乃可以看出雍正对这位弟弟的感情之深。
雍正皇帝与十三爷胤祥关系十分融洽,还有两个事情可以看出来。
皇帝登基,为避讳皇帝的名字,臣民都要改名字,十三爷也把自己的名字由胤祥改成了允祥。
雍正是不同意胤祥改名字的,但胤祥认为这是规矩,不改就是对皇帝不尊重,这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允许的,所以坚持把名字改了。
可是在胤祥离世后,雍正为了怀念这位弟弟,竞然也不再管什么避讳,又把胤祥的名字改了回来。
还有一件事,也足以表现出雍正皇帝对十三爷的感情之深。
当时,十三爷煞费心机,经过多次勘察,为雍正挑选了一块绝好的墓地,雍正心情非常高兴,龙颜大悦,顺手就把旁边的一块好地,赏赐给了十三王爷当墓地,可十三王爷认为自己不是大富大贵之人,违心说自己已选好墓地,但雍正帝不信,坚持把墓地赏赐给他,令胤祥万分感激。
十三爷不负众望,尽心尽力操持国事,为他的四阿哥分忧解难,因此也被雍正皇帝称为“柱石贤弟”。
雍正四年,胤祥由于操劳过度,得了一场大病,非常厉害,几乎要了他的性命,可他仍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工作,各项工作都事必躬亲,生怕出错,对不起他的四哥。
长时间超负荷的劳累工作,身体得不到恢复,又加上疾病缠身,在雍正八年五月,胤祥因病医治无效而离世。
十三爷的去世,对雍正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失去了一位得力重臣,亲密兄弟,令雍正十分伤心。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雍正都以泪洗面,整天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常在殿中养病,身心都受到了很大打击,更谈不上宫闱男女之事了。
孤独而终
直到一年后,雍正皇帝心里的悲伤才慢慢得以平复,身体也得到了调养,恢复了元气,才逐渐开始召嫔妃侍寝。
宫里美女众多,且年轻漂亮者不乏其人,在马氏受雍正皇帝宠幸的时间里,也没有怀上龙种,在封建思想严重的社会里,这更是短处。
皇帝是记不得没有地位的后宫美女的,也许早就把马氏忘到九霄云外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直到雍正皇帝离世,马氏再也没有机会亲眼目睹雍正皇帝的面容。
她的生活就像是一朵在皇宫中慢慢枯萎的花,虽然生活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然而,尽管生活并不如人意,马氏也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她的心态也从最初的失望转变为后来的云淡风轻,仿佛已经接受了这样的生活,这就是她一生的命运。
在乾隆三十三年的四月,马氏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多岁。
她的离世并没有引起皇宫里的太大波动,因为在皇宫里,像马氏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许多女子在一夜之间得到皇帝的宠爱,但是随后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马氏死时,雍正皇帝的陵墓还正在修建,也可能是让马氏去陪葬的,因此就把她的尸体停放在宫里,直到死后七年才被人发现,雍正的儿子乾隆帝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严惩了办事之人,才将马氏埋葬了。
马氏的一生,可以说是由那个时代的悲哀所造就的。
她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无奈,这也正是那个时代女性悲惨人生的一个缩影。
参考资料:
《雍正王朝》二月河著
《清史原来很有趣》袁恒毅主编,栗臣武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