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年,75岁的李隆基骑着马,迁往甘露殿。突然,李辅国带着500骑兵拦住去路,他拔出朴刀,面带凶光,吓得李隆基差点从马上摔下来,高力士见状,高声呵斥:“大胆奴才!竟敢惊扰上皇!还不退下!”李辅国一听,收起朴刀,扬长而去。
755年,安禄山以“忧国”之名,集结兵马,功向长安。李隆基惊慌失措,他做梦也想不到,热衷吃喝玩乐,溜须拍马的安禄山,竟然会有二心。
如今,李隆基身边连个得力干将都没有。他年过70旬,已经没有了往日雄风,想要亲自披挂上阵,却连宝剑都拿不动了。
于是,李隆基找来丞相杨国忠,商议对策。不得已,派出了年老的哥舒翰镇守潼关,可是,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对哥舒翰起了疑心,胡乱指挥哥舒翰,导致潼关失守。
756年,眼看着安禄山的大军即将功到长安,李隆基带着杨玉环以及亲信,逃往成都。
怎料,行至马嵬驿时,众将士给丞相杨国忠来了个万箭穿心,将士们一不做二不休,在杨国忠含恨西北之后,冲到李隆基的住所外叫嚣:“除掉杨贵妃!除掉杨贵妃!”
李隆基一听,左右为难,不听将士的,将士意难平,自己的小命难保;听将士的,堂堂一国之君,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情何以堪?
可是,眼下这局面,李隆基没有办法了,他流着泪下旨:“赐贵妃三尺白绫!”
于是,杨玉环拿着三尺白绫含泪自尽,年仅38岁,高力士将杨玉环草草下葬。之后,李隆基又马不停蹄的逃往成都。
所谓天佑大唐,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唐肃宗重用郭子仪,调集兵马,开始反击,大唐王朝保住了,只是,一夜之间,李隆基没了皇权,被迫退居二线。
757年,安史之乱结束,李隆基回到长安,唐肃宗对他颇有猜忌,他被唐肃宗安排住进了兴庆宫。
起初,李隆基的身边,有一直侍奉在侧的太监宫女,有梨园的乐师歌女,有心腹高力士,有大将军陈玄礼,还有妹妹玉贞公主,虽然没有自由,但是李隆基的小日子还是挺滋润。
怎料,宦官李辅国为了邀宠,悄悄的对唐肃宗说:“上皇李隆基悄悄的联络旧部下,恐怕有不轨行为!”
唐肃宗一听,眉头一皱,若有所思,但没说什么。
谁料,李辅国趁唐肃宗生病期间,乱传圣旨:“上皇李隆基,行为不端,迁居西内甘露殿!”
李隆基一听,一脸懵,可他已无皇权,只能收拾收拾,迁居西内。
怎料,在李隆基骑着马,迁往西内时,突然,李辅国带着500骑兵拦住去路,他拔出朴刀,面带凶光,吓得李隆基差点从马上摔下来,高力士见状,高声呵斥:“大胆奴才!竟敢惊扰上皇!还不退下!”李辅国一听,收起朴刀,扬长而去。
后来,唐肃宗知道了李辅国乱传圣旨恐和李隆基的事,怎料,他非但没有处罚李辅国,还下旨将高力士流放巫州,大将军陈玄礼也被调离,玉贞公主被送回道观,往日照顾李隆基的太监宫女一并调离,一时间,李隆基变成了没人管没人要的老人,好凄惨。
又过了一段时间,唐肃宗自觉愧对父亲李隆基,又派了些宫女太监照顾李隆基。没了爱妃杨玉环,没了心腹高力士,没了熟悉的太监宫女,李隆基终日闷闷不乐。
762年,李隆基病逝,享年78岁,昔日天子,就此陨落。
面对皇权,骨肉亲情微乎其微。唐肃宗即使皇权在手,也对年过7旬的父亲李隆基心存忌惮,把李隆基的心腹高力士流放巫州,不让熟悉的太监宫女照顾李隆基,不让玉贞公主陪伴李隆基,真够狠心。
李隆基已年过7旬,却不愿主动让出皇位,以至于儿子李亨登基之后,一直对他心存忌惮,后来,落得个凄惨离世,可悲可叹。
关于李隆基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关注我,一起品读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