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2023年09月08日11:32:02 历史 1719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文丨创意文斋

编辑丨创意文斋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这样的言辞暗示着,那些曾经为君主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往往最终难逃悲剧的命运。他们在战场上驰骋,用生命和血汗为国家赢得了荣耀,然而,当他们的功绩盖过了君主时,命运的天平往往会开始倾斜。

其中的经典案例便是唐朝初年的英雄秦琼。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将领,为李世民争取了不少胜利。然而,当李世民登基后,秦琼却患病长达12年。曾有一次,李世民派出太医为其送药,但在太医离开后,秦琼立即下令将药水倒掉。这背后,是秦琼对李世民的怀疑还是另有隐情?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大众眼中的秦琼,可能首先映入脑海的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形象。但那毕竟是历史与创意的结合。真实的秦琼,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他的陵墓被发掘,人们才开始对他的身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追溯秦琼的根源。出生于隋朝晚期的山东济南地带,秦琼家族世代都是儒家文官,从未涉足武士的领域。可以想象,年少的秦琼应该在一个充满诗书气息的环境中长大。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但时代的变迁给了秦琼不同的选择。隋朝的晚期,乱世和民不聊生的景象无处不在。或许是这种环境影响下,年轻的秦琼抱持了一颗要救国救民的决心。他选择走上了与家族传统完全不同的道路,投身武艺,决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在那动荡的时代,要想真正服务国家,几乎只有一个选择:步入战场。秦琼,身背家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道路。

当时隋朝已经风雨飘摇,反抗之声此起彼伏。隋军接连失利,于是秦琼选择投奔了瓦岗寨的起义领袖李密。不过,最初,秦琼对李密并无深厚的忠诚,他只是基于当时的形势选择了反抗隋朝的一方。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但是,秦琼的军事才能很快得到了李密的认可。他出奇制胜,带领军队屡次取得战果。然而,李密虽然英勇,但不足以统一乱世。在与李渊的对抗中,他遭受了失败。

而此时的秦琼,凭借其军事眼光和策略家的智慧,认为随李渊而行或许是更好的选择。李渊,早已对秦琼威名有所耳闻,于是决定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见面。

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秦琼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本应退隐山林,享受生活中的安宁。但是,他的生活却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顺遂。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尽管在外界眼里,秦琼与李世民应是亲如兄弟,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相当微妙。在李世民登基后,他们之间的交流渐渐减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秦琼长时间病榻不起,对外称病,不再出现在朝堂之中。

李世民,心知秦琼的能力,多次召他复出,为大唐继续立下赫赫战功。但每次,秦琼都以身体不适为由,婉言谢绝。李世民不甘放弃,直接派出朝中最高明的太医为秦琼治疗。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为了展现对秦琼的深厚情意,太医携带了最好的医疗工具和珍稀药材,直奔秦琼府上。经过仔细检查后,太医为秦琼开出了药方,相信短时间内秦琼的病情便能痊愈。然而,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太医刚离开,秦琼就下令将药水倒掉。

这是为何?对于为他亲自派遣太医的李世民,这不是明显的不给面子吗?

在大唐的皇家政坛,秦琼和李世民的关系一度被描述为剑与盾,两者互相依赖,共同开创一个国家的辉煌。但当权力的平衡发生改变,这关系也变得复杂起来。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秦琼,身为一代名将,与李世民并肩作战,为大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然而,当李世民登基为帝后,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同甘共苦的战友,而是转变为清晰的君臣界限。这一变化并不只是因为李世民的登基,更多的是权力与争霸的微妙变化。

凌烟阁的功臣画像中,秦琼,尽管功绩卓著,却被排在了最末位。而那些或许并未真正为李世民出生入死的大臣,竟然名列前茅。这不禁让外界猜测,是不是在李世民心中,秦琼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再者,历史上的君王对于那些权力过大的臣下,往往抱有戒备之心。秦琼,手中握有重兵,自然成为了李世民警惕的对象。出于自保,秦琼选择了一种策略性的退缩,以疾病为由,避免再与皇帝有过多接触。

李世民并非没有察觉这一切,多次派人探视秦琼,想要了解其真正的想法。而秦琼在被问及健康状况时,用岁月不饶人作为回答,既暗示了自己的老迈,也暗示了他对这段关系的终结。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秦琼的选择,与李世民为他在功臣榜上的位置密切相关。被置于最末,这明显不是对他贡献的公正评价,而是一种权力的调控。李世民明白,秦琼手中的军权太重,他的存在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这种排名,就是为了压制秦琼,确保皇权的绝对性。

面对这种情况,秦琼并没有选择反抗或是感到沮丧,而是用疾病作为理由,避免了与皇帝的直接冲突。在很多人看来,秦琼这样的结局或许有些遗憾,他本应获得更高的尊荣。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他选择了最为稳妥的道路,这也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

李世民派太医给秦琼治病,秦琼为何把药给倒了,不给皇帝面子? - 天天要闻

秦琼的智慧不仅仅体现在战场上,更在于他如何为自己保驾护航,避免了可能的危机。他的名誉,即便在家中度过了长达十二年的时光,仍旧在民间传颂,成为后世的楷模。这也证明了,真正的智者,不仅是在战场上决胜千里,更懂得如何在权力的纷扰中稳稳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 天天要闻

为改革开放奠基:毛泽东重构农业国工业化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农业社会基础薄弱、工业生产力几乎空白的现实,毛泽东通过系统性变革生产关系,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一、土地改革:打破封建生产关系,解放农业生产力1. 消除封建剥削,重构土地所有制毛泽东通过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 天天要闻

翁美玲去世四十年:她因何成为那个“最好的黄蓉”

1985年5月14日,在过完生日仅一周后,翁美玲在家中开煤气自杀,年仅26岁。因为在TVB的83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黄蓉,翁美玲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致数十年后,仍有粉丝去她曾就读的玫瑰岗中学、离世的尖沙咀伟锦园、与母合葬的剑桥公墓,去寻找她的印迹。翁美玲不是第一任黄蓉,不是最漂亮的黄蓉,也不算演技最出色的黄蓉...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 天天要闻

《说唐》之一:秦彝托孤

秦彝托孤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休。两晋以后,国家分裂,南北对峙那北朝的东魏,后来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周主国富兵强,于公元576年,以杨忠为元帅,其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发
秦始皇兵马俑最诡异的地方,为何人们都避而不谈? - 天天要闻

秦始皇兵马俑最诡异的地方,为何人们都避而不谈?

绿脸俑在众多陶俑中,有一尊绿脸俑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其面部颜色全是石绿颜料涂成的绿色,而其他发掘出的兵马俑面部则多为淡粉色等正常肤色。对于绿脸俑的形成原因,有多种猜测,如工匠的失误、军中傩人(巫师)形象、少数民族特色陶俑、军中哨探为便于隐匿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