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2023年08月07日22:57:23 历史 8673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7月14日,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雅加达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

直新闻:王毅在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通话时邀请他今秋访华,管先生,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管姚:现在看来,一波三折的博雷利访华行程终于敲定了,就在今秋。之前博雷利访华已经历两次推延,第一次因为他感染了新冠,身体条件不便成行。第二次原本预定7月,但众所周知,当时中国外长出现了人事变动,博雷利的行程再延。但博雷利本人对访华相当笃定,他上月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强调,确信延后的对华访问会在年内进行,希望在秋天成行。所以从最新通报看,博雷利得偿所愿,预祝这位欧盟外交主官今秋访华圆满成功。值得注意的是,上周在联合国总部开会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特别向媒体喊话,期待王毅能在今秋访美,期待在美延续俩人在北京的重要对话,但布林肯也承认,邀请尚未获得中方回应,在我看来,这“两个秋天”的对照,很耐人寻味。

虽然状况不断,但博雷利对推进访华行程信心满满,而且表现出极大迫切性,确实是因为此行议程重大。细读通话通报,博雷利访华至少有三大目标任务:首先,也是最紧迫的,为预定年内进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打前站作协调,王毅强调这次领导人会晤将为中欧关系与双方合作发挥战略引领;其次,同中方开展战略对话,并寻求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王毅就此生动表述,要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最后,推动中欧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可能会有人认为第三项目标任务有些虚,但必须指出,在欧盟率先喊出所谓“去风险”目标并正在推动制定对华新战略指引的大背景下,博雷利今秋访华的相关表态与动作,无疑值得高度重视。也因此,我认为博雷利在通话中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表态,是有相当信息含量的。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直新闻:那么在你看来,博雷利就“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表态,释放了何种信息?

特约评论员 管姚:从外交部官网通报看,博雷利是这样向王毅谈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同“一带一路”倡议并不对立,而是互补关系,都旨在促进全球发展。博雷利的这种积极取态,当然和一些美欧国家领导人以及舆论场上的叙事判断存有显著温差,在被美西方刻意建构的叙事框架中,“全球门户”计划被刻意描述为“一带一路”的所谓“良性替代”,而“一带一路”倡议,也背上了太多莫须有的抹黑指责。

博雷利主动谈“一带一路”,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重大倡议今年迎来了十周年。当下在欧盟,在重要成员国意大利,是否选择退出倡议,正在成为一个高度政治化阵营化的重大争议。上周,意防长公开对前任政府作为G7仅有的成员国,当年签字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决定大加攻击,甚至对倡议本身也是各种指手画脚。既然谈经济与基建合作,为什么出来表演的是防长?必须要指出,目前意大利这场退与不退的政坛闹剧仍在上演,相关争议注定也将在欧盟范围内持续,希望博雷利的最新积极表态,有助平息这种高度政治化阵营化的争议。

说到中欧关系,中方无疑高度重视,总理李强开启任内首访,就是到访欧洲,也是在访欧期间,李强大声疾呼,喊出在全球媒体刷屏、振聋发聩的那个金句: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正是在李强访欧期间,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份14页的新贸易提案, 尽管并没有点名中国,但提案“实施军民融合政策的国家”所指,按照美西方媒体的解读,普遍被视作指向中国,这份提案也被认定是欧盟追随美国,推进所谓对华“去风险”,旨在“遏制”中方获取关键技术,寻求管理对华“经济依赖”的最新布局。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曾尖锐提问,欧盟自称是一个大中心,一个世界权力中心,一个独立的世界权力中心,就和美国、中国一样,那么,它为什么必须一直听命于美国呢?我认为,对欧盟,这是无法回避的灵魂追问。我个人也很期待,博雷利在秋季访华中正面作答。

博雷利将访华 中欧如何把疫情三年缺失的功课补起来? - 天天要闻

直新闻:美国也在大肆推进所谓“去风险”战略,近日外媒密集报道,拜登政府最快将在本周一或周二宣布对华投资限制,你对此如何看?

特约评论员 管姚:拜登政府对华最新投资限制,会否以美媒报料的所谓总统行政令形式,在今明两天发布,现在并非板上钉钉。事实上,媒体之前预报已多次落空,而所谓禁制令之所以一推再推,恰恰也见证拜登政府内部对此并无定论,各方博弈激烈。据传将在本月访华的雷蒙多,一般被认为是在经贸投资议题上的对华强硬派,但她此前公开承认,禁制令将令美企自身利益受损,会在企业财务报表上有体现。这和学者出身的财长耶伦反复强调,美对华关税战的成本,大多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是一个逻辑。

但拜登政府持续加码限制是明牌,耶伦在访华期间也说得很明白。虽然她在抵京访华时就在机场看到了彩虹,她也承认中美去年创纪录的690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意味着美企对华贸易投资的“极大空间”,她的原话是 ample room ,但耶伦毫不讳言,美方即将进行的投资设限将“收窄且聚焦”,基于所谓国家安全与潜在军事应用的考量。

具体而言,美方投资限制将聚焦三大领域,即芯片、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这也是当下最尖端也最具产业穿透与影响力的高新技术领域。路透社引述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前政策总监劳拉·布兰克(Laura Black)的分析,白宫预料不会成立“a reverse CFIUS”,即所谓“反向对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职能是审核外国对美投资,反向机构当然就是要审核对外投资,布兰克分析,预计政府不会搞逐案审查,而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

在我看来,拜登政府酝酿已久的投资禁令,就是美方所谓对华去风险战略的延续。我之前也曾分析,美方所谓“去风险”,和欧洲“去风险”有明显的路径分歧。美方就是要在特定战略领域推动大国竞争,大肆推进产业竞争安全化武器化,不惜代价搞“脱钩断链”。所以美式“去风险”,只不过是为原本的“经济脱钩”换了个马甲。美方为此做好了全政府投入打长期持久战的充分准备,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预期,更要有底线意识。

作者丨管姚,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杨颖,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排版丨苏瑞雪,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