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落山川
乌军的反攻遭遇重挫,这使得俄乌冲突仍看不到尽头,但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援助的热情和耐心即将耗尽。
据环球时报消息,当地时间8月3日,部分英国保守党成员向当局提议,当前在英国境内约20万乌克兰难民中的一半必须在2025年9月之前“被驱逐或遣返”,除非苏纳克政府采取行动为这些人提供长期安置计划。

据悉,俄乌冲突开始几周后,伦敦方面以“维护欧洲共同价值观”和“发挥人道主义精神”为由启动了两项援助计划,向逃离战争的乌克兰难民发放为期三年的签证,使他们能够暂时居住在英国。此后,已有超过18万乌克兰人申请了这些签证进入该国。然而,俄乌冲突迟迟没有结束,英国国家统计局今年7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回到祖国是安全的,仍有半数乌克兰难民希望可以长期留在英国。
有关消息引发了英国公众的强烈不满。不难想象,除了少数具有特殊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外,大多数背井离乡的乌克兰难民长期留在英国,只会挤压当地人民的生活资源,蚕食英国公民的利益。在此背景下,一些英国议员敦促首相苏纳克采取行动,“澄清”相关计划。英国高级议员鲍勃·西利表示,此事的透明度将有助于难民家庭,尤其是方便那些有孩子的家庭正确规划他们的未来。

事实上,尽管他的“官话说得很漂亮”,但其言下之意旨在向这些难民提前发出预警——别想赖着不走,早点做好离开的打算。另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披露,如果这些难民不愿意回到乌克兰,伦敦当局计划将他们“打包”送去非洲的卢旺达。
我们知道,乌总统泽连斯基早就呼吁这些流亡在外的乌克兰人回国参军,如果英国在战时背景下将这些难民驱赶回乌克兰,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此外,如果苏纳克政府把这些人装船一股脑送到卢旺达,本质上与殖民时期帝国主义国家“贩卖奴隶”并无区别,是对人权的蔑视。
何况,这些煽动战争并送枪送炮来延长俄乌冲突的国家,有义务接受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人。至于英国,该国表面上是援乌最热心的国家之一,但其接受的难民数量实际上却是最少的。眼下,伦敦方面释放出“驱逐难民”的消息,这与该国地缘政治问题上的“挺乌”立场形成鲜明对比,暴露了乌克兰只是西方地缘政治棋子的事实。

话说,英国“翻脸无情”让人想起最近东欧五国要求延长对乌国农产品出口禁令,这激怒了泽连斯基,他愤怒地批评此举“不符合欧洲的共同价值观”,乌波两国还因此事衍生的口角争端互召大使。不得不说,在现实利益面前,西方所谓的“共同价值观”不过是空话,就连一直被西方舆论所津津乐道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会被抛之脑后。在这种情形下,西方对乌支持还能持续多久呢?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国家贫弱,乌克兰人口在战前就已经迅速减少。如今,这个命运多舛的国家又失去了大量相对年轻、处于孕龄和受过教育的优质人口资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即使战争结束,这也将严重影响该国未来的重建和经济复苏,而冲突持续的时间越长,这种人口流失的情况就越严重,泽连斯基政府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乌克兰的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