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韩大使因夫人沦为“间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多次泄露机密

2023年08月03日11:16:07 历史 1373

在国际舞台的斗争中,叛徒出现在自己内部是最让人窝火,无法接受的。曾经的中国驻韩大使李滨就是那个出卖国家利益,数典忘祖的间谍。因为他的叛国行为,导致我国在岛屿谈判上十分被动,该事也一度成为让中国颜面扫地的丑闻

那么李滨是如何被韩国腐蚀策反的?他的成长经历又是怎样呢?

驻韩大使因夫人沦为“间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多次泄露机密 - 天天要闻

01优秀学子

1956年,李滨出生在北京,从小父母对儿子就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荣耀家族。而李滨也很争气,成绩优异的他顺利升学,并前往朝鲜留学。当时他还有幸结识了朝鲜的领导人金正日,双方一见如故,常常一起把酒言欢,尽管两人年纪相差较大,但却结成了忘年交。

1977年,因为出色的个人能力及国外留学经历,李滨被招入外交部,拥有了令人艳羡的工作。没多久,他就被派往朝鲜,担任我国驻朝鲜大使馆职员。那时的李滨工作算得上认真,本职工作做得不错,再加上和金正日的关系,在大使馆过得顺风顺风,深受同事信任的他,很快就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外交官。

驻韩大使因夫人沦为“间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多次泄露机密 - 天天要闻

02叛国者

2001年,李滨被调往韩国,成为了中国驻韩国的大使。这本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光荣工作,没想到李滨却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他背叛了祖国和人民,枉顾信仰,被韩方策反。最开始李滨并不同意尚能抵抗一二,然而韩国被拒后也没放弃,不断抛出诱饵,李滨内心开始松动。韩方找准时机,对李滨和他夫人一起夹击。但韩国得知李夫人喜欢韩流明星时,反动势力就安排那些明星与大使夫人单独见面。

在钱、权、色的引诱下,在夫人的劝说下,李滨最终滑落深渊,走上了叛国路,成为人人喊打的汉奸。这期间,李滨向韩国出卖了很多我方的重要机密,内容包括台海问题、外交政策等。得到情报的韩国人一面有针对性的自行布置对策,另一面将情报共享给美国,借此讨好美国。

驻韩大使因夫人沦为“间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多次泄露机密 - 天天要闻

03沉重的代价

当时我国有一个叫做苏岩礁岛礁,该岛附近有着丰富的石油及自然资源,经济价值很高,从1996年开始我国就一直希望与韩国通过谈判来解决该岛礁的争议。然而从2001年开始,韩国突然动作频频,先是擅自将该岛改名,随后在与中方的谈判中表现强势,似乎是提前知道了中国的想法。

更为恶劣的是,中国要加入世贸需要与韩国签订渔业协议。而李滨则将我方公平划分的底线透露给韩国,致使谈判时韩国咬死公平划分,导致我国非常被动,毫无讨论空间,最终致使我国渔民经济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犯下如此大错的李滨不仅没有一丝害怕悔恨,反而在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更加嚣张地向韩国出售国家机密。

期间李滨曾想着将一家人送到国外,逃避打击,然而还没等到他的移民计划成型,国家就发现了他是间谍的秘密。当时韩国向李滨发送了一封加密的邮件,我国安部将其截获并顺藤摸瓜掌握了李滨的全部罪证。此时的李滨还心存侥幸,联系韩国的情报部门,要求对方在自己暴露后予以营救。实际上韩国不过就把他当成个棋子利用罢了,根本不会救他。

驻韩大使因夫人沦为“间谍”,升任外交部副部长后,多次泄露机密 - 天天要闻

最后,李滨被依法逮捕,判处7年有期徒刑。很多人提及此事都深感羞愧,身为一国大使却干出这样叛国的可耻事,真是令人唾弃。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情报战已经成为国家之间比拼的焦点,这就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家和人民忠诚,维护国家利益是开展一切对外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那么一切都是空话。总的来说,干部内部保持纯洁是非常必要的,从业人员的监督也是必要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