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被特赦的晚年生活,享受副部级待遇

2023年03月20日23:55:02 历史 1409

沈醉,陆军中将,军统三剑客之一,不管在何时,他都很会审时度势。

1949年,沈醉被俘虏后,他也很会审时度势,从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那就是坦白过往的一切罪行,争取得到一个好的前途。

沈醉被特赦的晚年生活,享受副部级待遇 - 天天要闻

于是,他和别的战犯不一样,一开始就不存在反抗的心态,把自己过往的所有问题,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同时,他还主动去揭发别人的问题,自己不仅表现出悔过的心态,还立了功。

不管怎么说,就沈醉这坦白从宽的心态,是正确的;一来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是改变不了的,二来他也深知我党的政策,与其抱残守缺,不如彻底和过往主动告别。别人都跑去了台湾,自己又何必成为历史车轮下的炮灰呢。

本来,特务战犯就属于很难改造的一类人,这类人十分顽固,又很有应对的方法,属于厕所里的石头,又丑又硬。

不过,沈醉却正好相反,不管是在功德林还是在秦城监狱,他在特务战犯里面的表现都是最好的一个。而且在劳动中,表现也很积极,他在战犯里面属于年轻体壮的一类,因此参与过很多体力方面的劳动。

秦城监狱建成投入使用后,把战犯们分成了若干个小组进行简单的劳动,譬如缝纫组、打饭组、理发班等等,沈醉先后在缝纫组、理发班、挑饭菜组待过,不管活大活小,他都任劳任怨。

沈醉被特赦的晚年生活,享受副部级待遇 - 天天要闻

沈醉之所以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一来是认识到过往的罪行,二来是挂念自己的妻子粟燕萍,他想早些出来,和远在香港的妻子团聚。

他也是够有韧劲和拼劲的,或许一开始他就已经做好长期被关押的心理准备,这才能一直坚持到自己被特赦。

1960年的11月28号,沈醉可算是等来自己心心念念的这一天,他上了第二批特赦战犯的名单。也得益于他在监狱里的良好表现,不然这第二批特赦还真轮不到他。在第二批特赦的名单上,他是唯一的一个军统要员。

出狱后的沈醉,被安排在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担任一名文史专员,每个月有固定的薪水。生活安定后,沈醉就到处打听远在香港的妻子粟燕萍。

经过多次波折,他好不容易和妻子取得了联系,可惜,妻子当初并不知晓丈夫的生死,后来才从台湾那边得知,沈醉早就“以身殉国”了。粟燕萍一个女子,独自带着五个子女生活,生活陷入困顿之中,无奈之下只好改嫁别人。

如今得知丈夫还活着,两人互通消息后,也是倍感造化弄人。得知妻子早已改嫁,沈醉心里难受得紧,但木已成舟,也只好祝福自己的前妻了。

沈醉被特赦的晚年生活,享受副部级待遇 - 天天要闻

1965年,这是沈醉出狱后的第五个年头,在组织的关怀之下,沈醉和护士杜雪洁相识、相恋,这个女子虽说小沈醉十岁,但对沈醉的生活照顾得细致妥当。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她都和沈醉散步于附近的公园之内,两人过得是幸福美满,也弥补了沈醉情感上的失落。

1966年的11月,沈醉再次被送去了秦城监狱,这次于他而言是一场无妄之灾。这次入狱,他被要求写揭发材料,写各种交代历史方面的材料,此时的沈醉早就不是解放前的那个特务沈醉。本文来自头条号“怪味胡豆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搬运抄袭

他不愿为了一己之私,为了逃过牢狱之灾,就无中生有写一些伤天害理,诬陷他人的材料。

五年后,沈醉得以出狱,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还给他增加了工资。1980年,沈醉的身份也得到了转变,不再是战犯,而是成了起义将领了。

1949年,卢汉通电起义的原始电文被找了出来,上面赫然有沈醉的签名。并且还有沈醉亲笔签署的一项命令,就是要其手下的特务组织,统一上缴武器,并且到指定地点集合。因此,经过审定后,沈醉的身份从战犯变成了起义将领。

沈醉被特赦的晚年生活,享受副部级待遇 - 天天要闻

身份转变之后,待遇也就得相应的改变了,沈醉被确认为起义将领后,其享受的是副部级待遇,并且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的政协委员。

沈醉二次入狱的时候,他的工资也停发了五年,出狱后,他曾对相关工作人员谈及过此事,不过并没有直接提出补发工资的要求。

他这事被工作人员记在了心上,向领导反映,核实以后就一次性给他补发了五年的工资。

1996年的3月18号,沈醉因肺癌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本文来自头条号“怪味胡豆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搬运抄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