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我们时常能够听到一些匪夷所思的传说故事,乍一听感觉完全是无稽之谈,但听完之后又感觉“这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关于元明清三朝皇帝都姓赵的传说。
一、元顺帝是宋恭帝私生子的传说
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期间被朱元璋赶出中原,逃回了草原,彻底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统治。正史记载他是忽必烈的五世孙,关于元顺帝的身世疑云,主要来自于其母亲的身份。
宋恭帝
公元1276年,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城下,求和不成的南宋朝廷在谢太后和宋恭帝赵显的带领下向蒙古人投降。投降后,赵显被蒙古人封为瀛国公,还去了蒙古公主成了元朝的驸马爷。蒙古人为了安抚南方汉人之心,所以优待赵显,但是又担心其在旧臣拥护下进行反抗,在这种情况下赵显的处境可想而知,看似尊贵却又危如累卵。赵显就在这样战战兢兢的情况下成年,成年之后为了蒙古人之心就出家当了和尚成了方外之人,在西北一带学佛,并且最终成为藏传佛教一代高僧。然而,这时候的元朝皇室开始内讧,元武宗将皇位传给了弟弟也就是元仁宗,但是元仁宗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却不再从武宗后人中选择,将武宗之子封为周王赶出了大都,周王在赶往封地途中越想越不甘,于是在途中直接竖起了造反大旗,但是失败了,最后逃到了西北地区,自称为王,元顺帝身世疑云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这个周王在西北的时候抢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呢又是赵显的妾侍,在被周王抢走不久后生下了一个孩子就是元顺帝。因为这个孩子出生的时间与周王抢走的时间不符,所以有了元顺帝是赵显儿子的说法,也就是说在被周王抢走的时候,这个女人是已经怀有身孕的。因此,民间传说元顺帝是赵匡胤的后人赵显的儿子,所以也就有了元朝皇帝姓赵的说法。
元顺帝
元顺帝的身份疑云因此成了很多历史爱好者谈论的话题,在元朝的一些野史当中也有关于元顺帝身份疑云的一些记载,但是都缺乏真实可靠的资料证实,因此成为一桩悬案历史疑云。
二、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宋恭帝之孙的传说
朱棣不论是性格还是统治手段,都是朱元璋众多儿子中与其最像的,但是历史上关于朱棣的身世,却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
关于朱棣亲生父母到底是谁,在北方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用蒙古文出版的《蒙古源流》中说朱元璋称帝后将元顺帝的妃子翁氏纳入后宫,六个月(一说为三个月)后,诞下了朱棣,因此朱棣的亲生父母其实是元顺帝和翁氏。接上个传说所说,朱棣其实是元顺帝之子宋恭帝之孙,当然,这种说法有些荒诞了,不过要是没有上面的传说,估计也不会有朱棣是元顺帝遗腹子的传说了,毕竟总不能是朱元璋把蒙古人赶跑了接着蒙古人的儿子又从朱元璋的孙子手中把江山夺了吧?那不更扯淡。
永乐大帝
按照这两个传说所言,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和明朝朱棣之后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人。
三、爱新觉罗家族乃宋徽宗后裔的传说
根据满族研究专家金启肒先生所说,爱新觉罗家族很有可能是靖康之耻中被掳的宋徽宗、钦宗后人。靖康之耻,可以说是汉人最大的国耻,当初,宋徽宗、宋钦宗及其他被俘虏的宗室,被掳入北地之后安置在了五国城,而这五国城恰恰就是建州女真也就是爱新觉罗的老祖宗崛起之地。
宋徽宗
宋徽宗被俘后,被金人圈养起来,无所事事的情况下只能生孩子,据历史记载,宋徽宗在被俘前后一共有儿子三十八个,女儿四十二个,一共八十个孩子,这些孩子基本流落在了五国城地区。当时的徽钦二帝以及被俘的王公贵族,在金人眼里就是奴隶一般的存在,所以被金人称呼为伊尔根也就是贱民的意思。而那个时候的女真人已经大部分迁移到了中原的膏腴之地,所以在北国的冰天雪地里剩下的就是这些伊尔根了。后来历史变迁,迁入中原的女真人逐渐汉化,而留在北国的这些伊尔根则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成为这个地区的主人,而这些伊尔根则都带有北宋皇室血统也就是赵光义的血脉。由于生活条件不允许这些人接受教育,再加上生活环境变迁,所以这些人后来就以伊尔根为姓,形成了建州女真的祖先。努尔哈赤起事后,大概是觉得伊尔根这个姓氏不好听,遂按谐音把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爱新觉罗。后来伊尔根觉罗改汉姓,大部分又都是改成了姓赵。顺治年间,伊尔根觉罗的家谱上就出现了“赵”这个姓氏。
努尔哈赤
写在最后:
这些当然都是传说,但是若是这些都是真的,那明清战争则成了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战争的延续。那赵宋皇室应该可以称得上历史最悠久的皇室家族,元、明、清的历史其实就是赵宋皇室的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