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2023年01月02日23:47:16 历史 1456

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夺得天下之后。

手就纷纷对他歌功颂德,称赞其为真龙天子。

面对大臣们的称赞,刘邦却是向他们列举了三个人出来。

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刘邦自认,不论是从勇敢还是谋略,都比不上项羽,处于弱势的他之所以能够击败项羽,是在于他能够善于运用手底下的人才。

所谓是得人才者得天下,萧韩张三人可不是普通的人才,而是国士。

刘邦善用三人,故而能够开国称祖,名垂青史。

国士级别的人才可遇而不可求,这样的人才不仅是对于一个政权,对于国家乃至整个民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就以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来说,完全配得上“国士无双”这四个字的评价。

就看国家给他配备的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国家有多重视钱学森。

两弹一星

国与国之间不存在什么纯粹的友谊,唯有利益才是永恒。

因为这不是关乎一个人,而是关乎无数人之间的利益往来。

曾经有人说过: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这句话放到今时今日依旧是至理名言,只不过需要将他稍加改动。真理只在核武的打击范围内

自诞生核武器之后,像一战二战那样波及全球的大规模战争终于被遏止,核武的威慑力功不可没。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因为核武器不同于其他的常规兵器,这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在杀伤对方的同时,也在伤害自己。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一切基础建设百废待兴。而当时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不过只有两个,美国和苏联。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二战期间,希特勒领导的法西斯德国也在秘密研制核武器。

而这,也就意味着德国拥有各项较为成熟的核武数据和资料,这在当时而言是十分珍贵的研究材料。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德国战败希特勒自杀之后,两大战胜国瓜分了德国留下的遗产。

苏联选择的是搬空德国的工业设备,从物质方面掠夺。

而美国则是选择了更加高明的手段,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其实并不缺少先进的工业设施,所缺少的,是那些参与过实验的尖端人才。

正因为如此,美苏才能够先其他国家一步,研发出先进的核武。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层就深刻的意识到,只有掌握核武,才能够跻身世界强国的舞台,才能够在其中拥有话语权。

但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无异于是天方夜谭,就连工业革命数百年的老牌欧洲强国都没有拥有的核武,一个积贫积弱百年之久的落后国家,也想要去搞科学研发?

不论现实条件有多么的艰苦,老一辈的领导人仍是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核武的研发之旅。

物质上的实际困难咬牙还可以突破,没有先进的计算机,就用算盘一个一个的算。

诸如此类的困难数不胜数,但这却阻拦不了我们的大国梦。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可有一个最致命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我们可以用其他的代替,但如果连这个“巧妇”都没有,那整个计划无异于是一纸空谈。

五千年华夏,泱泱中华,哪怕是在那个贫瘠落后的年代里,其实也并不缺乏人才。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了五湖四海,飞到了大洋彼岸。

许多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回国的旅程,放弃了国外优渥的物质生活,回到那片贫瘠却魂牵梦萦的故土。

钱学森正是其中之一,但他的重要性却远非常人所能够比拟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在科学技术愈发兴盛的年代里,钱学森这样的人才千金不换,有了一个钱学森,就意味着一个国家能够完成脱胎换骨的蜕变。

所以,当钱学森向美国当局提出回国的申请后,不出意料的被软禁了起来。

为了留下钱学森,美国情报当局可以说是不择手段,捏造罪名,恐吓威胁无所不用其极。

一个人的去留上升到了两国的外交问题,被搬上了外交的谈判桌。

几经周折,钱学森最终才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回国之后,他苦心耕耘,隐姓埋名于大漠戈壁,同一众老辈科学家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最终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核弹氢弹,乃至人工卫星。

钱学森的保镖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而已。

在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着无数常人难以看到的波涛。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但凡是有点脑子的政权,都知道钱学森在中国意味着什么。

而想要消灭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刺杀。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为了保护钱学森的安全,中央特地为他配备了两个保镖。

这两人就是刁九勃和段恩润。

两人都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百战老兵,不仅本领过硬,更加难得的是心细如发,特别适合担当重要目标的保卫工作。

因为钱学森的衣食住行都是由周总理总理亲自安排,各种警卫布控都有专人负责。

想要在这样严密的环境下,用常规手段刺杀钱学森,基本上是不可能办到的事。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可来自敌对势力的黑手却不甘心失败,各种手段接踵而至。

其中有一次,就有敌方特工在不知不觉间向钱学森的饭食中投毒,辛亏刁九勃心细,为钱学森检查饮食,这才避过了一难。

也是自此之后,中央再次提高了警觉,知道对方不希望钱学森能够为中国研制出导弹,为此将不择一切手段。

所以,就又增派段恩润来到钱学森身边负责警卫工作,他的职责就是专门查验饮食安全,以防被敌人钻了漏洞。

国家对钱学森有多重视?看看他两个保镖的身份,就知道了 - 天天要闻

刁九勃不但是一位上过战场的老兵,其更是出身中央警卫团,也就是专门负责保卫中央首长安全的特殊机构。

由此一点就不难看出,中央高层对于钱学森的重视程度到了什么地步,完全就是中央级首长的配置和部署,甚至犹有过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曹操字“孟德”而不是“伯德”?看看古人名和字的讲究

与今天我们的名字不同,古人在起名字时,名是名,字是字。《颜氏家训》有言: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就是说“名”是用来区别彼此的,“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之后便有父亲给孩子取名,“三月之末……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
陈谷嘉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陈谷嘉同志逝世

5月14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发布讣告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思想史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陈谷嘉先生,于2025年5月14日上午8时逝世,享年91岁。陈谷嘉陈谷嘉先生1934年5月出生于湖南宁乡,1959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并执教于湖南大学。1959年11月赴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史学家侯外庐先生。嗣后回湖...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 天天要闻

曹丕逼弟弟七步作诗,结果被一首诗怼得下不来台

曹操死后,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这曹丕一直看自己弟弟曹植不顺眼,为啥呢?因为曹植太有才了,以前老爹曹操最喜欢他,差点让他接班。现在曹丕当了皇帝,越想越气:这小子留着迟早是个祸害!这天上朝,有个大臣打小报告:"陛下,您弟弟曹植整天写诗发牢骚,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 天天要闻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日本国立公文书馆14日公开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8604部队和8609部队的留守名簿。5月14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细菌战研究专家、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西山胜夫召开说明会。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5月14日,在位于日本东京的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工作人员展示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1644部队的留守名簿。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民国人物张宗昌 - 天天要闻

民国人物张宗昌

给了我们所知道的很多负面形象,如荒淫好色、迎娶大批姨太太或残暴冷血,镇压劳工,,扼杀新闻自由、横征暴敛等等。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 天天要闻

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何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两个结合”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基础上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其中“第二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筑牢了深厚文化根基、注入了磅礴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以彻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