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位62岁妇女因脑梗住院,危在旦夕,家人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3万元外债。一纸欠费停药通知书递到她丈夫面前,他显得无助与彷徨。后来,经媒体曝光,这才知道这位妇女竟然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原型、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一位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解秀梅。
1932年,解秀梅出生在河北一农村。自打她记事起,就目睹了日寇欺负老百姓,四处扫荡的恶行,并在心里埋下了对日本鬼子的仇恨。9岁时,她就成为了抗日游击队中一位小小通讯员,帮忙传递消息。
新中国成立后,解秀梅报名参了军,成了文工团的一名文艺兵。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她随部队入朝。
作为一个年轻文艺女兵,每天面临着前方的爆炸声、上空敌机的轰鸣声,解秀梅并没有露出丝毫的胆怯,而是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
她知道文艺兵的职责就是给战士们带来乐趣与力量。于是,她每天通过唱歌、各种表演等方式来缓解战士们的紧张,并且鼓舞士气。
除此之外,解秀梅每天还不知疲倦地帮忙上山砍柴、烧水做饭、缝补衣服、挖野菜......
就这样,她竭尽全力做着自己所能做到的一切,为前线战士提供着心灵与物质的保障。期间,她被文工团授予了“行军模范”的称号。
后来,前线战事紧急,伤员不断被送往后方,卫生队也面临着严重缺员的情况。这时,不满20岁的解秀梅主动请缨加入了卫生队,负责帮忙照看前线下来的伤员。
在一线战场上,敌军常常派空军轰炸,还会封锁我方的补给线,导致一线战士食物供应不上。解秀梅不忍看着伤员饿肚子,就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去各山头挖野菜来解决伤员吃饭问题。
有一次,前线卫生所遭到了敌机的轰炸,一片火海。医务人员赶紧将伤员背起转移至防空洞。
这时,人们发现还有一位重伤员李永华还在前线卫生所,没有转移。解秀梅一听,想都没想就冲进了已经被大火渐渐吞噬的卫生所,找到了李永华。但是,李永华因重伤已经无力动弹了。
李永华对冲进来的解秀梅说道:“你赶紧走吧!不要管我了!”
解秀梅却倔强地说道:“不,照顾你是我的责任,我不会让你再受到第二次伤害!”
说着,她就用她那娇小的身躯不可思议地将李永华背了起来,冲出火海。
但在撤离的最后阶段,敌机轰炸从天而降,在那一瞬间,解秀梅迅速转身用身体将李永华护在身下,倒塌的房屋、飞石等将二人埋了起来。
所幸,解秀梅并没有受到什么致命伤,只是周身各处的皮外伤,她不顾伤痛迅速从土堆中挣扎出来,而李永华也在她的掩护下没再受到其他伤害。
到了防空洞时,李永华望着这位周身是伤、勇敢的小姑娘,早已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很快,解秀梅舍身忘我抢救伤员的英雄事迹就传遍了全军,感动并鼓舞着前线战士。解秀梅也因此荣立了一等功。
1952年1月,解秀梅作为代表回国汇报,受到了领导人的亲切接待。5月,她再次重返一线战场。10月,解秀梅被金日成授予了最高荣誉--国旗勋章。
战争结束后,解秀梅从部队转业到河北,从此将功名掩盖,结婚生子,低调做人。她的丈夫李智华也是从部队转业的军人。
除了她的家人知道她以前的事迹外,解秀梅不允许他们告诉其他人,以至于连她的邻居们都不知道解秀梅竟然是一等功臣。解秀梅和她的丈夫李智华都不想靠着以往的功绩,从国家或社会获得什么!他们就这样做一对平凡的夫妻。
如果生活就这样平淡地过去,没有什么意外发生,解秀梅可能就会像许多普通老妇人一样悄悄地离去,不激起一丝波纹。
但是,生活又怎么可能没有意外呢?
1994年初,62岁的解秀梅因多发性脑梗入院治疗,陷入了昏睡,病情危急。长达半年时间的治疗中,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3万多元。一纸欠费停药通知书递到了丈夫李智华面前,李智华陷入了无助与彷徨之中......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这一年,刚好是庆祝法西斯胜利50周年,一部部爱国影片诞生,而《英雄儿女》就是其中一部,当时兴起了寻找影片中原型人物的活动,而解秀梅作为影片中王芳的原型被人找到了。
1994年12月,《东方时空》播出了《英雄儿女》王芳原型无钱治病、危在旦夕的消息,一时间引起轰动,人们纷纷献出援助之手,并企盼着解秀梅能够早日康复!然而,天不遂人愿!解秀梅还是没能救过来,于1996年1月逝世。
虽然解秀梅离开了,但她的故事与精神仍在被我们讲述和传承着,并将永远被我们讲述和传承下去!向她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图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志愿军研究会《百年党史,致敬英雄——解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