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2022年12月11日23:18:09 历史 1895

我国著名领导人

杨尚昆在1945年进入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1948年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直到1965年,20年间,他见证了新中国从牙牙学语到一流大国,也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建设新中国立下汗马功劳。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杨尚昆,1907年5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双江镇。

17岁时,他在成都参加了社会科学读书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共青团。

这一年的夏天,他进入上海大学学习,从事学生运动,年底赴苏联莫斯科,在中山大学学习。

192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之后的他,英勇无畏,始终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时间来到1947年春,他兼任中央警卫司令员,保卫毛主席和中央机关安全撤离延安,1948年3月,他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协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处理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是毛主席的得力助手。

新中国成立后,杨尚昆继续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副秘书长、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一直工作在毛主席身边。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中央办公厅的秘书与信访工作

中央办公厅的工作总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包括秘书性工作、信访工作以及服务警卫服务,其中秘书性工作是最主要的,信访工作是在杨尚昆的组织下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开始制度不完善的时候,中央的警卫工作还不归中央办公厅领导,所以中央办公厅的机构少、人员少,但是负责的事务比较繁杂。

杨尚昆平日里除了要向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一级领导人汇报工作外,还要处理领导人日常忙不过来的诸如批复电报筛选公文的工作,除此之外,组织会议,听取下级人员汇报,整理档案等都是他需要完成的任务。

初期,国家一级领导人拟定的需要其他重要人员过目的文件,都是由领导人们的秘书拿着纸质文件去找其他人员,请他们当面过目之后就可以安排后续的发布事宜。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文件传阅流程不仅浪费时间,没有效率,还无法查阅文件的传阅流程,就连领导们查阅后的评语有时都会记得不够清楚,这对中央的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杨尚昆在经过与他人的商议后,重新为新中国的中央文件传阅建立了一套详尽的制度,使得每一份文件的传阅记录与事后安排都被清清楚楚地登记在册,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不说,还让文件的事后处理工作更加容易。

中央办公厅还负责保管所有重要的党的历史文件,档案繁多,人手又不够,这就造成了有些文件的重新审阅变得十分不便。

周总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不仅在1945年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成立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更是在建国后也多次向杨尚昆提出这个问题。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所以在周总理的领导下,杨尚昆带领时任秘书处处长的曾三以及裴桐一起开始筹备新中国系统性的档案管理的工作,除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之外,还开设了档案局。

1954年8月26日,国务院秘书长第23次会议上通过了建筑中央档案馆的提案。

为了能把档案馆建设列入1956年的国家建设基本任务,中央办公厅以及其他相关协同部门紧锣密鼓地展开了档案馆的宣纸、设计及规划工作。

年近半百的曾三带领着干部们,在杨尚昆的领导下考察了昌平、海淀等各处山区的自然环境、地理水文以及交通状况,最终选定了温泉乡白家瞳村西的常家坟作为最终地点。

12月初,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成立,中央档案馆筹备处由秘书局主管,12月中旬,国家档案局作为统管全国档案事业的行政机构正式成立。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1955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正式筹建中央档案馆,杨尚昆向中央任命曾三与邓典桃为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提议也得到了批准,筹建中央档案馆就在中央办公厅的统领下开始了。

1959年10月,中央档案馆正式建成开馆。

除了保管与处理党章文件外,杨尚昆还负责处理给中央的来信,决定哪些需要由领导人亲自批复。

很快他就发现,信件中有不少来自老百姓向毛主席致敬以及向中央提出疑问的来信,百姓们的来信都十分重要,碍于数量繁多,为了与一些国外领导人的信件区分开,杨尚昆提议建立一个专门处理百姓来信的机构。

1950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专门处理群众写给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信件,这就是信访局的前身。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秘书室建立后,中央办公厅每个季度都要在杨尚昆的组织下向毛主席等领导人写一份处理群众来信的报告。

毛主席在1951年批阅过1951年第一季度的报告后,于5月16日高度肯定了秘书室的工作,同时说:“必须要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

这一指示就变成了秘书室日后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条方针。

1957年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秘书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设计了信访工作机构的基本框架和工作模式,一些原则和做法沿用至今。

除了组建档案馆与秘书处外,杨尚昆还负责了中苏两党联系等外交工作以及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均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深得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中央办公厅的保卫工作

随着新中国的综合实力不断上升,我国领导人们出席国外的次数也愈加频繁。

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国际形势动荡,领导人们进行国际访问时生命安全得不到完全的保障。

原本领导人的安全是依靠公安部、警卫团以及调查部,但是当领导人出行涉及到外交与国际事务时,中央办公厅就必须担当起协调组织各方力量的统筹作用。

因此每当领导人出国访问时,杨尚昆的工作就会变得加倍繁忙。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然而百密一疏,尽管杨尚昆每逢领导进行国际访问时付出全部精力,在1950年代时还是出现了两次十分危急的情况。

第一次是1955年周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远赴印度参加亚非会议,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对于这次会议十分仇视,千方百计进行破坏和阻挠。

杨尚昆等人提前得知台湾方面将会借这次机会在香港危害周总理的生命安全,为此他与公安部、中央警卫局共同商讨,决定让周总理绕过香港改从昆明出发,其余几名工作人员和记者按原计划在香港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转机。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令人悲痛的是,尽管周总理特意要要求香港当局保证我方人员生命安全,4月11日“克什米尔公主号”还是发生了意外,它从香港起飞后发生了爆炸,机上包括8名中国工作人员的11人全部遇难。

这件事使得杨尚昆等人出来一身冷汗,他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事先得到情报,那么原计划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的周总理会怎么样。

雪上加霜的是,11日晚周总理的警卫秘书何谦突发急性阑尾炎住院,周总理身边只剩一名警卫员。

两件噩耗加在一起让杨尚昆等人顿感焦头烂额,他们既要对外与英国和印度严正交涉调查此事,还要为周总理重新安排万无一失的警卫工作。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经过彻夜的商讨,最终决定派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杨奇清作为代表团顾问前往印尼全权负责会议期间的安全警卫和情报工作,同时增派李福坤为中总理的警卫。

4月14日,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仍按计划启程,在仰光会晤了缅甸总理吴努、印度总理尼赫鲁以及埃及总理纳赛尔

4月20日,会议开始后的第三天,我方又受到了有关威胁周总理生命安全的情报,这使得杨尚昆等人本就因担心周总理而高高悬起的心更加不安。

最终,在中央办公厅与公安部等多方努力和交涉下,周总理于4月29日安全返回昆明,英国当局也被批承认“克什米尔公主号”的爆炸是一起图谋不轨的政治谋杀案。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第二件惊险异常的事就是1964年刘少奇与陈毅访问印尼、缅甸等国,在柬埔寨情况十分不明朗的情况下,杨尚昆等人还是在不懈努力下,在保证领导人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了这次柬埔寨之行的顺利进行。

在一次次的外交任务中,杨尚昆不仅以出色的外交和统筹能力确保了国家领导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为我国外交大国形象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仅如此,杨尚昆还在工作中与多国重要人物建立了深深的友情,其中包括越南领导人胡志明以及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中央办公厅的承上启下作用

杨尚昆认为,中央办公厅的实质就是为中央服务,中央每天需要处理的事务繁杂,中央办公厅就需要听中央号令,向下级传达落实中央的决定,向中央汇报下级的突出问题。

所以杨尚昆每日除了处理中央下达的任务外,还十分注重中央办公厅的承上启下作用。

当时全国的通讯设施还没有全面普及,尽管如此,杨尚昆还是坚持每日同各省各地方负责人保持通讯,哪个省份先通电话,那就先联系哪个省,绝对不会因为客观原因阻碍他发挥自己在上下级之间的连接作用。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就这样,杨尚昆通过亲自点对点沟通的方式,向每个负责人落实中央决策执行情况,同时了解各省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治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这为新中国各项新政的实施落实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杨尚昆还会积极联系各个部门之间,哪个部门有问题,哪个部门交上来的报告意见最有意义,他都会一一协调,及时给出自己的意见以及处理办法。

在他的组织协调下,二十年间,中央办公厅的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倍具效率的完整体系,各部门的划分也逐步完善。

1998年,92岁高龄的杨尚昆因病在北京去世,结束了他漫长而光辉的一生。

杨尚昆:建国后我在中央办公厅的20年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09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01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