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2022年12月05日22:02:04 历史 1424

“李克农,你为何称他为‘同志’,不知道当时还有人在场吗?”周恩来剑眉一扬,看起来十分愠怒。

王莹、金山虽然在场,可他们是久经考验的我党同志,我担保不会有事的。”李克农解释说。

“你担保?你这是感情用事!他要是暴露了怎么办?我们做地下工作的,只能担保自己,谁也担保不了。”

看到周恩来口气越来越严厉,李克农低头不语。

但是周恩来火气未消,他指着李克农,厉声说:“他暴露了,你要负责!”

李克农是周恩来一手培养出的特工之王,周恩来对他欣赏有加,引以为豪。

毛泽东对他评价也非常高,曾经说:“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周恩来为何因为李克农和别人打个招呼就大发雷霆?

因为李克农打招呼的那个人,身份很特殊。此人名叫谢和庚,是地下工作者,当时的身份是广西军阀白崇禧的机要秘书。

谢和庚1912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市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勤奋好学,立志当一个医生,救死扶伤,为人解除病痛。其实那时候很多人都有这个理想,孙中山和鲁迅当初的理想也是当一名医生嘛。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让他们后来明白,当时的中国最要紧的是救国。

而谢和庚放弃学医从事政治,完全是受大哥的影响。大哥谢铁民大他7岁,思想觉悟很高,16岁就在桂林组织成立"新中国学社",研究和探讨救国救民的良方。

1925年9月,谢铁民进入澎湃创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在学习期间,谢铁民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很不幸的是,1927年,22岁的谢铁民不幸被捕就义。哥哥的牺牲没有吓倒谢和庚,反而激发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坚定了他参加革命的决心。

1932年,22岁的谢和庚在党旗下宣誓,决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共产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此后,拥有一支武装,成为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拥有军队之后,就要面临敌人的“围剿”,就要跟敌人在战场上较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获取情报,掌握敌人动向才能战胜敌人。

于是,另一条战线——情报战线应运而生。

我党最有名的情报组织,就是中央特科,就是由周恩来同志领导的。

情报组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入敌人内部。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谢和庚在入党一年后,打入了冯玉祥西北军,当了一名文书,开始了他的卧底生涯。

其实冯玉祥对谢和庚的身份是心知肚明的,当时他对自己队伍里的很多共产党人都是礼遇有加。

自从冯玉祥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反蒋失败,此后便被边缘化,风光不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共产党开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日。在共产党的推动下,冯玉祥召集自己的西北军故旧,和吉鸿昌、方振武等人一起组建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邀请不少共产党员加入,帮助他们提高军队战斗力。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冯玉祥

在这个背景下,谢和庚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先后给冯玉祥和吉鸿昌当过秘书。这时候的吉鸿昌将军,也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了。

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蒋介石是不允许冯玉祥东山再起的。

在日寇和国民党的双重打压下,这支队伍最终分崩离析,吉鸿昌也在1934年11月被逮捕处决。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为历史,谢和庚的长官也被蒋介石处死,他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开始新的使命。

谢和庚的新使命,就是和自己的老上级、老同事宣侠父一起来到广西。

在国民党元老李济深的介绍下,谢和庚打入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军队内部(谢和庚成为白崇禧的秘书)。

因为李济深在桂系的崛起中出过力,李宗仁、白崇禧对他推荐的人很是重视,很快便加以重用。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宣侠父年龄比谢和庚大13岁,党龄大了8年。

他和蒋介石跟前的红人胡宗南是老乡,两人一起报考的黄埔军校,可是胡宗南成为蒋介石的宠儿,人称“天子第一门生”,宣侠父却因为有“抗命不遵”的记录,被蒋介石从黄埔开除。

1928年,宣侠父来到冯玉祥身边,在西北军从事革命工作,在那里发展党员。吉鸿昌入党,就是宣侠父介绍的。所以宣侠父是谢和庚的战友和领导,这是不争的事实。

他们为何要打入广西军阀内部?这跟当时的形势不无关系。

即便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后,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把红军看作最大危险,调兵遣将对红军进行“围剿”。

为了减轻军事压力,为了开展全面抗日,我党对各地军阀势力进行瓦解,破坏蒋介石的“剿共”方针。而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军阀,本来就跟蒋介石面和心不和,还有很深的旧怨。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早在1928年,蒋桂就爆发过一场大战,大战以桂系失败告终。虽然蒋介石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对李宗仁和白崇禧斩尽杀绝,双方还握手言和,但是彼此结下梁子。

如果能分化桂系,蒋介石“剿共”就少了一大力量。

其实李宗仁对派宣侠父、谢和庚的来历也不可能一无所知,猜也能大概猜得出来。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蒋介石、李宗仁

关键一点,桂系军阀没有什么政治信仰,也没有什么道德底线,他们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号人物白崇禧又是狡猾的“小诸葛”,如何让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起兵反对蒋介石,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到桂系之后,宣侠父、谢和赓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合纵连横”工作,终于打动了李白二人。

1936年为了报一箭之仇,也为了国家、民族,桂系和广东军阀陈济棠联合,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两广事变”。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虽然事变最终失败,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陕北红军的军事压力,让蒋介石政治上更加被动,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创造了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宣侠父从1935年就离开桂系到了香港,分化桂系的工作主要靠谢和庚独自完成。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白崇禧、李宗仁

由此可见,谢和庚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

那么,谢和庚和李克农如何认识的?

谢和庚在西北军的时候,就认识了李克农,并且在李克农的领导下开展地下工作。不过最初的时候,两人并不认识。为了保密,谢和赓只与宣侠父单线联系,宣侠父则受周恩来、李克农直接领导。

后来宣侠父到了香港,谢和赓就开始接受李克农的直接领导。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宣侠父


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共开展第二次合作,谢和庚在桂系的使命也算胜利完成了。

统一战线形成后,白崇禧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副参谋总长,成了蒋介石的头号智囊,谢和庚则以白的机要秘书身份到了南京,开始为我党传递情报。

情报传输的途径,就是经过李克农传递给延安的。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李克农


再来说说文章开头时提到的人物——王莹,她早在15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文艺工作。

王莹有艺术细胞,早期是演戏的,是出了名的旦角。从1936年开始,党组织安排她进入电影界,天资聪颖的她很快就崭露头角,成为一颗耀眼的电影明星。

演艺圈历来很脏很乱,傍大款,潜规则导演,吸毒,拍拖,演低俗电影等现象那时就很泛滥。但是王莹出泥不染,洁身自好,被称为“一颗洁白的影星”。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画报上的王莹

当时王莹的名气,比演员蓝苹要大得多。

两人曾经一起争夺《赛金花》的主演,结果蓝苹落选。

王莹与恋人金山在桂林演出的时候,邂逅了白崇禧的秘书谢和庚,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不过当时王莹和导演金山正在热恋,谢和庚也已经娶了白崇禧的表妹。在此情况下,金山非常大度,选择退出,谢和庚则离开桂系,和王莹双双到了美国留学。

两人这样做既是感情所致,也得到了周恩来的同意,他们到美国主要还是为了革命工作。谢和庚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和妻子离婚,与王莹在美国结为夫妻。

赴美是后话,按下不表。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李克农和谢和庚、王莹、金山是在什么情况下在一起会面的?

1937年8月29日,李克农奉命赴南京建立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

而白崇禧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来到南京,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谢和庚也成为国军上校、白崇禧的机要秘书,跟着来到南京。

此时谢和庚和王莹的感情正在培育升温的阶段,而金山是王莹的导演兼男友。

谢和庚的情报,是经过李克农传送的。

因此,四人在工作时不期而遇。

当时又是李克农第一次见到谢和庚,比较开心,又看到金山(1930年入党)和王莹两个共产党员也同时在场,心情十分愉悦。

于是,一见面就握着谢和庚的手,激动地说:“小谢同志(李克农比对方大13岁),我们终于见面了。”

地下党都是单线联系,虽然谢和庚和王莹是恋人,但根据地下党的纪律,即使是夫妻也不能私自公开身份,所以彼此是不知道对方是共产党员(1942年他们到美国去的时候才公开身份)。

而金山,则更不知道谢和庚是共产党员。至于谢和庚,也不知道王、金二人是共产党员。

因此,李克农这么一喊,谢和庚吓得脸色煞白。心说老李怎么搞的,怎么把我的身份公开了?

金山当然也是大吃一惊,搞了半天我的“情敌”也是共产党员啊,难怪王莹对他一往情深。

王莹则非常高兴,两人怪不得一见如故,原来男友也是共产党员,这下可好了,两人志趣相投,感情将会更加深厚,更可以经得起考验。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谢和庚与王莹

可是这件事情传到了周恩来的耳朵里,李克农的麻烦可就来了。

周恩来感到不可思议,甚至动了怒。因为周恩来搞多年情报工作,做事向来谨慎,唯恐出事之后,会牺牲同志的生命。

地下党都是有严格纪律的,一般都是单线联系,有的夫妻都是地下党员,但是只要不是一条线的,都不会轻易暴露身份。这是避免一个人被捕之后,其他人也一块被捕。

关于这一点,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

比如在1931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特科负责人之一的顾顺章,从上海护送张国焘、陈昌浩去鄂豫皖根据地后,取道武汉回上海,后来因为违反纪律跟情人约会,被国民党武汉警察局局长蔡孟坚逮捕。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这个软骨头没有经过审讯就叛变了,供出了多个地下党的联络站,很多人地下工作者惨遭毒手。

不光如此,顾顺章还一不做二不休,向敌人供出了我党领导人向忠发、周恩来、瞿秋白的住处及中央秘书处、特科机关所在地。

幸亏当时打入中统内部的我中共地下党员钱壮飞,及时得到这份情报,立即报告周恩来,中共中央机关才得以在敌人开展行动前迅速转移。

因此周恩来非常生气,心说如果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同志也就罢了,你李克农是情报战线的第一负责人,怎么可以如此麻痹大意?

要知道一旦在场的人,无论是金山、王莹谁怀有二心的话,就会出卖同志,那么谢和庚同志的身份就会暴露,就会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

要知道培养一个地下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多么不容易。稍一疏忽,同志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说,李克农的举动极为危险,因此周恩来总理在得知之后,立刻怒斥李克农:“他暴露了,你负责!”

李克农遇国军上校,喊了声同志,周总理怒批李:他要暴露了怎么办 - 天天要闻

谢和庚

李克农后来还为自己辩护,意思是他太了解在场的三位,他们都是党的忠诚战士,不会出卖同志。

这就更让周恩来恼火,因为从事地下工作最忌讳的就是感情用事。正像周恩来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只能担保自己不叛变,谁也担保不了,尤其是他们三个人还存有一定的感情纠葛。

尽管李克农尽职尽责,是一位称职的“特工之王”,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周恩来还是要“小题大做”谆谆教诲,防患于未然,在这件事上,李克农也只能虚心接受批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 天天要闻

英伟达的东亚文化

2025年3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黄仁勋在英伟达GTC2025大会上与一台机器人共同发表主题演讲(视觉中国/图)2025年4月中旬,在中美贸易局势变化、美国对AI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敏感时期,英伟达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应中国贸促会之邀访华。这次,黄仁勋一改最具标识度的皮衣造型,身着西服访问北京和上海。据新华社...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 天天要闻

辛亥革命爆发了,清朝为何不逃回东北?真相:逃回去下场更惨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避寒编辑|避寒《——【·前言·】——》清朝灭亡那年,没人真以为他们会就此散场,太后还在,皇帝还在,兵还在,满人还没死心。东北是祖宗地,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