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2022年12月02日23:07:27 历史 1227

天下长河》中的于振甲真是令人又气又好笑。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于振甲算得上当时全天下最穷的官,他非常倒霉,被分到了穷县桃园县做县令。

桃园县闹蝗灾,百姓无米下锅,于振甲也饿得头晕眼花,每天只能吃一点红薯叶充饥。

这时,陈潢来了。他劝说于振甲去抢官粮,理由之一是贪官虚报修河堤的民工数量,皇城拨调下来的官粮将会被贪官吞没;理由之二是再拿不到粮食,老百姓都要饿死了。

于振甲是一心想做圣人和清官的人,自然不会答应。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不过,经过多次的犹豫和纠结之后,他以“为了百姓”这个理由说服了自己,决定铤而走险,伙同陈潢,打着水贼的旗号,抢了官粮,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

于振甲和陈满以为天高皇帝远,此事不会传到皇帝耳中。

康熙还是知道了,不过,他并没有责罚两人。可能认为于振甲做强盗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老百姓吧。

从这件事上来看,于振甲确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官。因为他一直以来把名声看得比天还大,但为了老百姓能活命,他竟然舍弃了名声。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逼于无奈做过一次“强盗”以后的于振甲,并没有因此把名声抛之脑后,而是继续死抱名声不放。

有一年,黄河秋汛到来,勒辅和陈潢考虑到下游的堤坝刚修好,担心抵挡不住洪水的冲击,决定把桃园县的堤坝炸掉,用于泄洪。

于是找到于振甲,让他下令将桃园县的百姓全部迁走,并告诉他说,如果不炸掉堤坝的话,下游一旦崩堤,将会淹掉3个省。

但于振甲死也不答应,勒辅无奈之下请出了康熙赐的尚方宝剑,于振甲才被逼接受了。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可是,到了最后关头,眼看老百姓即将全部迁走了,于振甲却因为母亲不愿意走,又带了百姓回来,在堤坝上誓死护堤,阻拦陈潢炸堤。

正在双方争持不下之时,黄河洪峰来了,勒辅和陈潢眼睁睁地看着洪峰过境,又气又急,当场晕了过去。

就这样,下游三个省百姓的房屋农田全部被淹,人也死伤无数。

事后,康熙怒斥于振甲:

“有操守、有志气的,像这样的人很难得。读过圣贤之书,认真地去做,不是嘴上一套背后一套,朕凭你的心不杀你。”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但)你抗命护堤,却是大错特错。”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地方官员对于河务,只有襄助的本份,没有管理的职责。河道上的堤是该扒还是该筑,你应该听靳辅的。”

“你这么做,从情理上也有道理。可是朝中法令在你眼里算什么呢?”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自视清廉本是好事,可认定自视清廉就高人一等,生杀予夺,皆可由心,刚愎自用、无法无天,那就是大错特错。”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清官,指的不仅仅是清廉,是断事清明公正。”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像你这种人,(也配得上称)清官?你还远远不够资格。”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在康熙训斥于振甲的时候,于振甲依然是不服气的。因为在他看来,作为一县之长,自当尽全力护住本县的老百姓,至于下游会不会决堤,那是河道总督要考虑的事。

而在老百姓眼里,于振甲是一等一的大清官、大好官,因为正是他的不要命,才保住他们的家园,百姓们不至于背井离乡。但他们哪里会知道,因为于振甲的固执、认死理,导致下游三省百姓死伤无数,农田房屋尽淹。

而且,当时他们护住的堤坝是贪官建造的豆腐渣工程,分分钟抵挡不住洪水的侵袭,当时没有被冲塌,也只是不幸中的万幸而已。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区分善人和坏人的标准很简单,非黑即白,打人、抢东西的是坏人,说好话、做好事,为他人着想的是好人。

包括于振甲也一样,对善恶、清廉的定义也很简单,认为牺牲自我,维护百姓的利益就是清廉,就是善。而这个所谓百姓的利益,他只关注眼前的,并没有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更宽泛的地方。

那么,怎么定义善与恶呢?

《了凡四训》中这样说:“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做善事而不去深究做善事的理由和结果,自以为自己在做好事,很可能反而是在造孽,枉费了一番苦心,却没有任何益处。

于振甲以为保住百姓避免百姓流离失所,这是在做好事,却不知道害死了更多的人,做好事反而变成了造孽,真是可悲可叹。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了凡四训》中还说:“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判断人们是否行善做好事,不应该只是看行为本身,还要看这个善行是否会有弊端。不应该只看到当前,还要看到长远。不只要看个人的得失,还要看对天下大众的影响。

于振甲抢官粮,有损他的名声,但给百姓带来了好处,这是一件看起来像恶行,但实际上是善行的事;而他拼死护堤,是没有考虑到跟他一起护堤的百姓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更没有将眼光放长眼,听从别人的劝告,考虑可能会对更多百姓造成的影响。

舍命护老百姓周全的好官,却被皇上怒斥为糊涂官 - 天天要闻


看来,做好事也不能糊里糊涂地做,而要多深究做好事的理由和结果,要考虑所做的好事是否存在弊端,多考虑对大众的影响,以及长远的影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 天天要闻

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王敦为何“清君侧”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处仲,出生于公元 266 年,琅琊临沂(今山东费县)人 ,是东晋时期极为重要的大臣与丞相,同时也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导的堂兄。他出身于顶级士族琅琊王氏,这个家族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国台办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齿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14日午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主持本次新闻发布会。环球网记者:赖清德日前在台南参加八田与一纪念会时称,台湾与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样,是像家人一样。岛内舆论抨击其对日本殖民时期屠戮台湾民众的惨痛过去选择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 天天要闻

八路军被日军囚于木笼,解手睡觉都在笼里,战士传奇越狱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六六鳞编辑|六六鳞前言1942年2月的一个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军战俘营内,一名被囚禁在不足两平方米木笼中
【三国季汉秘史250】铁壁霍弋:血火铸就的忠诚 - 天天要闻

【三国季汉秘史250】铁壁霍弋:血火铸就的忠诚

一、临危受命平永昌 建兴九年的雨季格外漫长,霍弋站在永昌郡城墙上,望着远处瘴气缭绕的哀牢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铜吞口。三日前收到的军报还揣在怀中——夷王孟获的族弟孟琰纠集三十七寨蛮兵,已切断通往滇池的盐铁要道。"参军大人,阎都督的援
从落魄到封侯:高适跌宕传奇的逆袭人生 - 天天要闻

从落魄到封侯:高适跌宕传奇的逆袭人生

在大唐的历史星空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人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传奇史诗,充满了跌宕起伏与传奇色彩。他就是高适,一个从落魄底层一路拼搏至封侯高位的伟大诗人、军事家。落魄少年:名门之后的艰难求生公元704年,高适出生在渤海蓨县的一个曾经辉煌的
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同志逝世

卢瑞华同志遗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广东省委原副书记、广东省原省长卢瑞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3日16时18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来源 | 南方日报编辑 | 饶欢 审读 | 张蕾二审 | 范锦桦三审 | 彭健q读特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