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2022年11月18日04:50:19 历史 1559

十年动乱时期,我们国家的发展走了一些弯路,在这一过程中,先后有以林彪和江青为首的反革命集团四处煽风点火,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 天天要闻

林彪

1971年,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被打掉后,以江青为首,加上姚文元、张春桥、王洪文这四人组成的“四人帮”就成了最大的祸害。

四人帮中,资历最小的就是王洪文。此人1935年出生于长春,参加过朝鲜战争,复员后在上海第十七棉纺厂当保卫干事。

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 天天要闻

王洪文

1966年,文革爆发后,王洪文趁机煽动工人造反,自封为造反司令部的司令。随后通过制造卧轨拦车的“安亭路”事件,要挟上海市委,组织打手打、砸、抢,批斗老干部。

随后,又合伙张春桥和姚文元制造了“一月风暴”,开始了夺权行动,并当上了上海革委会副主任,自此开始从政。

再后来,他就上调中央,被毛主席赏识,步步高升,直到当上了中央副主席,并被毛主席定为“接班人”!

在此期间,他积极参与江青和姚文元、张春桥的阴谋诡计。为了夺权,他们大肆迫害老一辈的革命家,邓小平和周恩来都被他们诬陷过。

1974年,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江青大放厥词,邓小平毫不退缩,针锋相对。江青气急败坏,张春桥在一旁跳着脚对邓小平说:“你又跳出来了!

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 天天要闻

张春桥

会议开完后,江青和王洪文等人就商议着搞垮邓小平,不能让毛主席任命邓小平为第一副总理。王洪文就坐着三叉戟飞机到了长沙去告状,说邓小平和周恩来的坏话。

结果,毛主席并没有听从王洪文的挑唆,反而骂了他一顿,王洪文挨了一顿骂后,灰溜溜的回到了北京。

1976年9月,毛主席去世后,江青和王洪文等人加紧了夺权的脚步,他们深知自己在军队内没有威信,能依仗的只有上海的民兵。

上海是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三人的大本营,也是他们的起家之地。江青就派王洪文回到上海组织民兵,王洪文回到上海后,立马违规建立起了第二武装,还发了枪支弹药。他还用煽动性的语气对民兵头头说:“要准备打内战!”

上述这两件事,也成为了对“四人帮”定性的关键证据!

其实,“四人帮”的所作所为,老一辈革命家都看在眼里,他们都对此十分痛恨。

眼下机会来了,他们决定速战速决,解决掉四人帮,老干部们互相通过气后,一致达成了抓捕“四人帮”的决定。

具体实施的人选是华国锋、叶剑英和汪东兴。理由如下,华国锋时任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是常委中排位最高的人。汪东兴是中央副主席,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常委,是中南海的大管家,中南海的守卫力量归他管。叶剑英是十大元帅之一,又担任过国防部长,军队威望高。

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 天天要闻

汪东兴

由这三个人行动,不会惹来四人帮的怀疑,最主要的是十分稳妥。

1976年10月6日,中央办公厅以华国锋的名义,召集江青等人开常委会,姚文元虽然不是常委,也被以审核《毛泽东选集》为名要求参会。

当晚七点,叶剑英和华国锋早早的坐在了沙发上,汪东兴率领几个警卫站在了屏风后面。另有多个抓捕小组提前布置在了怀仁堂各处。

张春桥第一个走了进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已经被逮捕。华国锋向他宣布了逮捕“四人帮”的命令。

第二个是王洪文,抓捕他可要费点事了,毕竟他当过兵,又做过保卫干事,关键还年轻力壮,身上也许还有枪。

不过还好,对他的抓捕还是有惊无险,他被很快就被制服。此时的王洪文仍然心有不甘,一边挣扎,一边大喊着:“你们要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可是挣扎是徒劳的。

华国锋又长王洪文宣布了逮捕决定书,没想到就在这时,变故发生了。王洪文突然摆脱了控制,冲向了五六米外的叶剑英。身后的警卫赶紧扑上去,再次将王洪文压倒在地,随后押了下去。

抓捕姚文元的行动则简单的多,由中央警卫局的一位副团长宣读了逮捕令后,姚文元就老实的站了起来,说了一声“走吧”,就被带下去了。

76年四人帮倒台,华国锋宣读逮捕令时,王洪文挣脱控制扑向叶剑英 - 天天要闻

抓捕江青的任务,由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执行,在宣读了逮捕令后,江青还想拖延时间,思考对策,但最终眼见并无用处。只能乖乖的跟着张耀祠走了。

最终,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王洪文被判处无期徒刑,张春桥被判处无期徒刑,江青被判处死缓,姚文元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

可以说,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正是有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果断行动,“四人帮”的夺权行动才没有得逞。也是多亏了老一辈革命家,从建国之前的打江山,到1976年的稳江山,国家才走上正轨,现在越来越好。我只能说一句,国家有你们真是有福气!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褒贬千年难定论!隋炀帝是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褒贬千年难定论!隋炀帝是昏君,还是千古一帝?

大业元年的江都,烟花如星雨般坠落在运河之上,将整条河面染成流动的霞色。隋炀帝杨广斜倚在龙舟二楼的朱漆栏杆旁,手中的夜光杯映着粼粼波光。他望着舞姬们随风翻飞的广袖,忽然吟道:“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一旁的萧皇后轻笑道:“陛下新作,怕是又要
基督教为什么不停分裂?21世纪,天主教还会分裂吗? - 天天要闻

基督教为什么不停分裂?21世纪,天主教还会分裂吗?

谁会成为下一任天主教教宗?在教宗方济各去世后,这是悬于14亿天主教教徒头上的“上帝之问”。选举下一任教宗的秘密会议(conclave),召开在即。全球80岁以下的枢机主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衣主教”,正在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
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 天天要闻

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5月5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战机编队飞过红场,参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
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途中有机会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惊 - 天天要闻

古代被发配的犯人,为什么途中有机会也不逃跑?原因令人吃惊

当我们谈论起古代犯罪的人,大家都会想到的一个场景就是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然后有众多的官兵押往刑场或者是发配至某个地方。不过在官兵押送发配地方的路上时,其实是有机会可以逃跑的,毕竟古代交通不便,不论走往哪里都需要靠人力,最快的也就是通过牛马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