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毛主席健康状况开始急剧恶化,就在他身处弥留之际,女儿李敏赶到了父亲的身边。此时的毛主席已经无法讲话,但他的神智依旧处于清醒状态,面对自己的女儿,毛主席伸手做出了一个手势。
李敏想了很长时间才反应过来,毛主席的手势代表的意思大概是桂圆,而他的前任妻子贺子珍,小名就叫桂圆。只可惜,这位陪伴毛主席走过最艰难的时刻的革命战友,此时根本无法出现在主席的身边。
一直到毛主席去世,贺子珍始终没有能赶到北京,直到三年之后,她才带着女儿女婿一起来到北京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在毛主席离世之前,贺子珍为何无法来京?
毛主席离世的噩耗传来之前,贺子珍原本脆弱的健康状况就已经迅速恶化,甚至到最后偏瘫,失去了行动能力。为了治病,几经辗转之后,住进了上海华东医院。
就在此时,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到了贺子珍的耳中,在得知噩耗之后,贺子珍第一时间保持了极大的克制,然而与此同时,她又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
据贺子珍的侄女贺小平回忆称,当时,所有人都担心贺子珍会因此出现重大的健康问题。早在她从莫斯科回国之后,虽然已经离婚,但毛主席对她依旧是给予了很多关怀。
而贺子珍经常会一个人对着主席的肖像发呆,这种情绪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反而越积越多。终于在1976年达到了峰值。
最要紧的是,这直接导致了贺子珍身体健康状况的全面恶化。一直到了1979年,她的身体状况出现好转,才终于在女儿李敏和女婿的陪同下,有能力来到北京。
1979年的北京,形势已经出现了根本性好转,贺子珍总算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她来北京的唯一目的,就是瞻仰缅怀与她一起走过革命岁月的毛主席。
无论生前还是逝后,毛主席都是贺子珍的精神支柱,当李敏夫妇陪同她来到纪念堂前,她献上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个花圈,花圈的缎带上写着这样两行字:“永远继承您的遗志,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
在主席遗容之前,贺子珍泪流满面,久久不愿离去。
1979年之前,贺子珍从来没有去过首都北京,在最艰苦的年代,她是井冈山的女英雄,她的全家人都参加了革命。
井冈山的贺氏三兄妹,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勋,早已经被载入史册。不仅如此,在革命初期,贺子珍的父母,都因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是共和国的英雄。
凭借贺子珍和她的家族为革命立下的功勋,在北京工作和生活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从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曾提出过想要把贺子珍接来北京的想法。而且也和岸英多次商量过,后者也认为,“应该尽早接贺子珍妈妈到北京生活”。
这件事情原本交给了贺子珍的妹妹贺怡具体办理。然而,就在贺怡将贺子珍送到了天津,打算转接到北京的时候,遇到了康生的阻挠。康生派人传话称,假如贺子珍被送到北京,就会开除贺怡的党籍。
这件事情对于贺怡而言可谓是非同小可。她原本是烈士毛泽覃的夫人,在革命最困难的时期曾经被反动派抓进了监狱,经历了很多磨难,最终重新回归组织。
然而,因为曾被捕,在历次审查的时候,经常有个别有心之人会翻出贺怡被捕的历史,对她大肆抨击。在这种情况下,贺怡不得不谨慎行事。接姐姐贺子珍进京的事情,就在各种阻挠之下,最终无疾而终。
对于贺子珍本人而言,她的处境同样非常艰难。特殊时期,贺子珍曾长期被迫害。很多人不知道,当时的贺子珍是参加秋收起义唯一健在的红军女战士,所以在1979年,贺子珍被补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然而,在审查档案的时候竟然发现,就是这样一个为革命立下功勋的红军女战士,竟然是没有任何身份档案的黑人。很明显,有人企图将贺子珍从中国革命史中彻底抹去,用心之险恶,让人不寒而栗。
其实,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贺子珍和毛主席在延安分别后,虽然两个人已经离婚,但是,毛主席一直关心着她。
1939年,周恩来携夫人邓颖超赴苏联治疗时,毛主席曾托周恩来给贺子珍带去了一封书信,还有一箱书籍,嘱咐她“我一切都好,希望你好好学习,政治上进步,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两个人再度见面之时,已经是1950年,地点是庐山。这次会面当时没有公开,一别经年,想必两人的内心也是百感交集。
之前已经提到,当时,毛主席打算让贺子珍赴北京生活疗养,只不过因为遭到了阻挠最终未能成行。到了六七十年代,贺子珍虽远离北京,依旧是备受打击,一直到四人帮倒台处境才开始好转。
从1979年之后,贺子珍的身体状况再度开始日趋下滑,在组织的关怀之下,她住进了上海301医院。当时,不少老领导和贺子珍的战友都曾到医院看望过她。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因病去世。在遗体火化当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到八宝山公墓送别,而在在火化完成之后才发现,她的骨灰中还留存着战争年代在枪林弹雨中留下的弹片。
最终,经过党组织决定,贺子珍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公墓一号。作为开国领袖曾经的革命战友,贺子珍与毛主席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她见证了共和国的历史,无论再过多少年,历史都无法遗忘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