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色是磨骨钢刀,温柔乡更是英雄冢。
偏偏这世间没有一个男子不爱红颜,越是英雄人物,越爱倾国祸水。
帝辛何等俊杰,力搏狮虎,舌辩群臣,最终却还是拜倒在了美人裙下。
纵观古今,细数兴亡成败,都说是红颜祸水,误国误民。
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所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灭商者,周武是也,于一女子何干?
在封建时代中,女性的地位要远远低于男性,有不平等,那就必然存在压迫。
皇帝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统治者,富有天下四海,九州万里皆是天子之物。
端的是享尽人间富贵殊荣,后宫佳丽三千,美女不胜其数。
但却有一个规矩,凡是年过50的妃嫔就不再侍寝。
倒不是因为人老珠黄,其中真相说来实在太过现实。
血泪悲歌
数千年封建专制的时代,是无数女性的血泪悲歌,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强权的压迫霸凌,让她们受尽了人间苦楚。
自古红颜多薄命,不许人间见白头,越是美人,越是薄命。
就以我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为例,试问诸君,从春秋时的西施,到盛唐的杨玉环。
谁人不是辗转飘零,犹如风中柳絮,何处为家呢?
人间多是非,青衫仗剑的少年郎不过是梦中景象,现实里多是大腹便便的腹黑大叔。
一个人的权力越大,他的内心就越发的膨胀且扭曲。
《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人的生存除去必要的饮食供养之外,男女之情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调节剂。
以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而言,男女之间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
有一个成语叫作“夫唱妇随”,仅从一个成语就不难看出,男人和女人之间地位的巨大差距。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儒家提出的三纲,也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纲常要求。
皇帝可谓是这三纲的最大受益者了,一切事物法则都必须以从皇帝看齐,正因为如此,皇权才能够稳固。
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法则,对于社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却会逐渐沦落为束缚人心,奴役思想的工具。
这并非是圣人的本意,在讲三纲五常道德限制的同时。
孔子还说过这么一句话: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个中意味却又不足与人道也,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人和人之间是相当的。
作为君主的社会地位是要高于臣子的,但却不是凌驾于臣子的人格之上。
臣子的忠心与否,是建立在君主对臣子的礼敬和器重而言的。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圣人学说的出发点和立意都是好的,只是结果嘛,就不尽如人意了。
古代女子就这样被冠冕堂皇的伦理道德所束缚,特别是在程朱理学的兴起之后。
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完完全全地把女性地位推向了谷底。
若说是失节,有人不是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吗?
昔年韩信受胯下之辱,却能成为汉初三杰之一,不照样被古人称赞为大英雄,大豪杰吗?
武则天辗转于李家父子二人的后宫,最后不照样面南背北,九五称尊。
一面无字高碑,任凭后人褒贬不休,我自飞扬凌天下,丈夫见我须低眉。
只不过翻遍史书,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只不过出了一个武则天而已。
绝大部分的女性,最终都被统治阶级所谓的封建礼教所驯化,就算是有个别想要反抗的,最终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妥协。
不说那些挣扎在生存最底层的平民妇女,就算是贵为皇帝妃嫔的娘娘们,不照样是皇帝陛下圈养在宫中的金丝雀吗?
现实问题
所谓君父,就是说皇帝不仅是普天之下所有百姓的君主,也是他们的父亲。
皇帝虽有后宫佳丽三千,但真正的正妻,也就是皇后,却只能有一位。
皇后母仪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母亲,而能够当上皇后的,自身的相貌却不是关键。
甚至于,就连自身的心理能力在很多时候也不是最为重要的。
毕竟个人的能力就算再出色,也难以凭借自身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封建规矩,能够逆天者实在少之又少。
那么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是皇后身后的宗族势力,以及所代表的利益阶层,这个阶层也被称之为外戚势力。
当年大汉帝国的帝国双璧,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不都是皇后卫子夫那边的娘家人吗?
外戚既可以是势力庞大的地方豪强,或是朝中显宦,也可以是中产甚至草根。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一切皆在于皇帝的能力强弱,如汉武帝那样的雄主,自然可以把持大权,兴亡一个家族不过是在他一念之间而已。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就算是一个三口之家,都有最基本的礼仪规矩。
试想皇帝的深宫大院之中,做衣服的是一个部门,做饭御膳房又是一个部门。
洋洋洒洒数万人的后宫,如果没有点规矩那岂不是乱作一团了?
后宫的规矩比之朝堂之上还要更加繁琐复杂,毕竟都是一群吃饱了闲着没事干的人待的地方,每天除了耍心眼,勾心斗角之外,还能干什么呢?
皇后娘娘的显赫地位,大多是以娘家的宗族势力争取而来的,这是皇权和士大夫阶层的联合,只为了更好地稳固双方的统治。
宋神宗当年,不也被文彦博一句:“陛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怼得说不出话来吗?
除了皇后之外,各院嫔妃也大多有着显赫的家世,争相博取皇帝欢宠,一切都是为了身后的家族。
母以子贵,这句话用在皇帝的后宫里最合适不过。
一旦诞下皇子,那么相应的这个嫔妃地位也会提高,只要肚子争气,从宫女逆袭成娘娘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在皇宫中有这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嫔妃年纪超过五十岁之后,就不再侍寝皇帝了。
试想,这些妃子都是桃李芳华的年纪进入后宫,个个不说国色天香,也绝对是长相动人的佳丽。
熬到五十岁,平时加以保养的话也称得上是余韵犹存,所以不侍寝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人老珠黄。
而是因为高龄产妇的这一现实问题,虽说五十岁以后怀孕的几率很小,但要是有个万一,搞不好就是一尸两命的结局。
闹出这种事情影响就很不好,所以宫中就有了这么一条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