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2022年11月01日11:45:04 历史 1956

古往今来,凡是能被写进历史中的人物,都不简单,他们或是王侯将相,或是文人墨客,或是有突出贡献者,有特殊事迹者,又或是大奸大恶之徒。

其中不乏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以假乱真,关于他们的故事,说得多了,听得多了,就让人误以为他们是真的存在,并且对其深信不疑。

但熟不知他们却是虚构人物,或者正史上都没有明确记载的人物,比如这三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古代美女,名字都很耳熟,但在真实历史上却并不存在。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第一位 貂蝉

貂蝉作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中国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有着“闭月”之貌。但与其他三位美女西施,王昭君杨贵妃不同的是,貂蝉在正史中“查无此人”

貂蝉的生卒,身世都不详,有野史说她本名姓霍,在元杂曲《连环计》中,又说貂蝉真名叫任红昌

我们所听闻的所有与貂蝉有关的历史故事和典故,皆来自于一些历史小说,或者民间传说。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比如吕布戏貂蝉王司徒巧使连环计关羽月下斩貂蝉等等,都是创作者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虚构人物

关于貂蝉,人们最熟悉的还是她生于东汉末年,是司徒大人王允的义女,有着倾国倾城之貌。

被王允先后献给吕布董卓,巧使美人计与连环计,让貂蝉不断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离间这对义父义子的关系,最终吕布不满董卓霸占貂蝉,亲手杀死了董卓。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桥段了,但《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书《三国志》和《后汉书》,来进行改编创作的。

可在《三国志》《后汉书》中,却并有貂蝉这号人物。在正史中,吕布之所以杀了也义父董卓,是因为吕布与董卓的侍女私通,吕布一直对此事忐忑不安。

所以后世之人抓住这里的“美色”一处切入,进行了展开创作,于是才有了我们后来在小说中所看到的那位美貌与智慧并存,勇敢坚毅,深明大义的美女貂蝉。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第二位 花木兰

我国古代历史上知名的女性历史人物不少,除了古代四大美女外,还有古代四大巾帼英雄

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中最出名的就有生于隋朝时期,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书写了一段悲壮的巾帼英雄史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以说花木兰的替父从军的传奇事迹,能流传至今,广为人知,与这首绝唱《木兰辞》有着很大关系。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但在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花木兰这个人,她的真正姓氏,出生年月,籍贯等等信息,在正史中皆没有明确记载,所以关于花木兰是否有其人,后世一直对其争论不休,众说纷纭。

有人说她姓朱,有说姓魏的,还有说姓韩的,有说她是宋州人,黄州人的,也有说她是商丘人的,而今天的河南商丘市虞城,也被称为中国木兰之乡,就是后世专门用来纪念花木兰的。

但无论花木兰是否真实存在,“花木兰”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第三位 穆桂英

和花木兰一样,穆桂英也是典型的巾帼英雄形象,也位列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中(还有两人是樊梨花,梁红玉)

穆桂英招亲,穆桂英征西,穆桂英挂帅等等事迹,在民间也广为流传,世人皆知穆桂英是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儿,是杨宗保之妻。

作为杨门女将,她武艺高超,智慧勇敢,与杨家将一起征战疆场,保家卫国,最终遇害身亡,为国捐躯。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但在北宋历史上却并没有穆桂英这号人物,穆桂英只是《北宋志传》等小说中,虚构出来的人物。

穆桂英虽是虚构人物,但她却有历史原型。据《保德州志》中记载:

“慕容氏,杨业孙文广妻,州南慕塔村人,雄勇善战。”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所以经后人考证,穆桂英原型应该是来源于北宋时期,常年生活在西北边境地区的鲜卑族人,是鲜卑族的大姓慕容氏,原因有二:

其一,就如上述《保德州志》中所记载的那样,在真实历史上,北宋名将杨业的孙子杨文广,曾与鲜卑族慕容氏有过联姻,而杨文广的这个妻子慕容氏,也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子。

其二,“穆桂英”这个名字,也可能取自“慕容”,若将“穆桂英”三字快读,与“慕容”二字的发音,其实很相似。

所以,人们猜测这个慕容氏,很有可能就是穆桂英的历史原型。

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三位美女,至今却还有人相信,名字听着个个耳熟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毛主席南下得知林虎境况,当即指示:地位太低,重新安排 - 天天要闻

毛主席南下得知林虎境况,当即指示:地位太低,重新安排

1956年春,珠江上的游船内,毛泽东听取广西工作汇报时突然发问:“林虎同志现在任何职?”得知这位曾逼得蒋介石差点自杀的讨袁名将,仅任参事室闲职,主席眉头紧蹙:“地位太低了,重新安排!”一言既出,不仅改变了这位旧军阀的命运,更揭开一段横跨四十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其破坏性与复杂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价背后,它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