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忠县野鹤镇杨氏家谱序言

2022年10月14日21:13:28 历史 1657

此次修谱起于二〇一八年,由杨元善临终之际提出,经杨元付、杨元全、杨永培首肯, 杨小波负责编纂事宜,众多族人积极响应,历经四年,谱方修成。

上代修谱由杨春璋主持,修于二十世纪抗战年代,经历了战争年代、土改时期、文革时 代、改革开放、二十一世纪,距今已近百年, 许多谱书已经在历史洪流中消失殆尽。幸好, 杨永培家尚存谱书一本。

修谱以保存于杨永培家的老谱为依据,于四方寻找族人。无奈杨氏发展极快,族人众多 致分散各地难以一一寻找,所以此次修谱仅收录五世先祖还公一脉。尽管如此,由于与上代 修谱间隔太长,一些族人出现了断层,无法考证其分支序列,同时还有一些已经迁居他地和 不重视修谱等因素,谱书修撰过程极其艰难。为此,修谱的根本原则是以老谱为依据,凡老 谱所载先祖之后裔均可入谱,否则,就不进行收录。

重庆市忠县野鹤镇杨氏家谱序言 - 天天要闻

此谱以五世先祖还公一脉为主,同时兼有杨家寺、杨诰祠堂"光"字辈以上族人,均为老谱所载,权威性极高。

当然,在编纂整理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如果发现有遗漏或错误的地方,请直接在谱书修 改;如有新增族人,可径直在谱书上添加。

谱书以苏式排版,宣纸+筒子页+线装,以古书形式出书,也许在阅读方式上与当今时代 有所差异,但里面承载着杨氏的文化精华,家族文化需要保存,更需要传承,我们认为这种 方式更能引起族人的重视。

此次修谱完全由"家谱编纂委员会"义务付出,没有募捐筹资,没有从中谋利,谱书印刷费用每套一百四十元,由被分发族人承担一 百元,超出部分由杨小波承担。

此谱书共收录杨氏族人一千。八十三人。 其中男性八百一十七人,女性二百六十六人。

杨氏宗脉有着旺盛的生机,有着不竭的魄 力,也许会偶尔逆境,但终会否极泰来,旭日 东升,人丁兴旺,也必会有亢宗之子,光宗耀祖。因此,请将谱书完好保存,并传续杨氏后 人,以便几十年之后,杨氏后人再次修谱时能寻谱溯源。

家谱编纂委员会

二〇二二年七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记忆,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 新京报社论

▲资料图:北京卢沟桥上的石狮。图/新华社“我们是善战的前锋,我们是民众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远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1939年,29岁的河北青年张松如离开正定省立七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这一年,他以“公木”的笔名与音乐指导郑律成合作创作了这一组《八路军大合唱》。此前两...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 天天要闻

谁能想到,一次无礼竟为秦国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众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礼制则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时候讲的“礼”,跟现在的“礼”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处。我们可以理解周“礼”为现在的“礼貌”,周朝贵族才讲“礼貌”,普通国人、野人、蛮夷戎狄是不讲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东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