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韦孝宽想顺利就任相州总管已经是不可能了,不过韦孝宽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任务。韦孝宽开始思考怎么阻止尉迟迥的策略,第一要务是要找一个能作为讨伐尉迟迥的前沿阵地,凭借多年的战争直觉,韦孝宽选定了洛阳。
不过相比洛阳,他旁边的河阳,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因为这里驻扎着八百守军。而这八百人既不是尉迟迥的人,也不是普六茹坚的人,他们是关东的鲜卑族军队,即北齐旧部。在北齐被灭之后,他们就被丢在了河阳,其实就是一帮盲流。
进入河阳城之后,韦孝宽发现这帮人的家都在尉迟迥的地盘,私底下已经打算跑到尉迟迥那边,看着新来的韦孝宽,他们并不介意多带一份见面礼。
韦孝宽当机立断,要把这八百人解决掉,不过此时他手下只有几个人,硬拼肯定是不行,不过他有过人的智谋。
韦孝宽不慌不忙地把这八百个人都叫到自己跟前,他宣布现在朝廷即将打仗,为了劳军准备给这八百人一堆赏赐,不过东西太多,都在洛阳,想要的人可以去洛阳去取。
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一听有赏赐,这八百人就来精神了,反正洛阳也不远,跑跑腿而已。
把这些人哄到洛阳,当然不是真要他们去领赏。韦孝宽早就派出了手下,去通知洛阳的守军,将这帮人统统给扣押了。韦孝宽兵不血刃的解决了这八百人,随后不慌不忙地进入洛阳。
在洛阳,朝廷发下命令讨伐尉迟迥,韦孝宽被任命为东征大元帅。
韦孝宽一出手就很强势,在轻松地收拾掉尉迟迥的手下薛公礼后,便奔着相州城去了。在路过怀县永桥城时,手下将领都建议去打,因为这座城被尉迟迥军占据,如果不管如芒在背,会很难受。
但对这个建议,韦孝宽想也没想就否决了。他的道理很简单,这座城的城防很坚固。他本身就是以防守著称,知道即便只是一个小城,如果好好防守也没那么快攻下来的,而他没有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里。
韦孝宽不仅是一个将才,还是一个战略家,他已经把握了这场战斗的关键点,那就是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干掉尉迟迥,到时候其他人都会不攻自破。
随后大军行进至武陟。到了这里,韦孝宽的大军不好走了,因为前面有一条宽宽的沁水河,而沁水的对面是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还有他麾下的十万大军。
这是一个非常难解的局面,如果要渡河,那尉迟惇就会半渡而击,或者在韦孝宽军队刚刚上岸立足未稳时阻击。不管尉迟惇如何做,对韦孝宽来说都是非常难受的。
此时正好又赶上沁水大涨,两边谁也都不好过去,所以两军开始对峙。不知面对尉迟惇的隔河阻挡,韦孝宽要怎么渡河,并击败尉迟惇进军相州,请看下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