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徐志摩嫌弃的女人,却成为最后给他尊严的人

2022年10月09日17:38:17 历史 1665

1922年,得知张幼仪怀孕,徐志摩冷冰冰地一句“把孩子打掉”,还没有让张幼仪缓过神,没几天徐志摩就失踪了。

作为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女性,她明白感情不是怜悯,在孩子出生后一个月,毅然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张幼仪”三个字,宣布两个人7年的婚姻解体,让诗人徐志摩去追求自己的烂漫。

张幼仪有一个很有社会地位的家族,12岁的时候就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院接受女子教育,15岁那年,她还没有结业,就被当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秘密的四哥许配给了杭州一中的一名学生,他说这名学生才华横溢,不可多得,家里又是江南富商,这个学生就是徐志摩。

徐志摩也是父命难违,用他的话说:“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就这样,张幼仪辍学成了徐家少奶奶。

1918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阿欢出生,徐志摩就离开了妻儿出国留学去了,1920年的时候,徐志摩在张幼仪二哥的压力下,只好让妻子去往英国。


被徐志摩嫌弃的女人,却成为最后给他尊严的人 - 天天要闻

张幼仪是这样描述当时徐志摩来接她的态度:“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一看就知道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因为此时的徐志摩正在和林徽因热恋中,无疑张幼仪的到来成了一块绊脚石,所以在张幼仪生下孩子之后就出现了开头的场景。

离婚后,徐志摩没有问及前妻和孩子的生活着落,给人感觉他很轻松,终于卸掉了这块包袱,可以全身心地去爱林徽因了。

而张幼仪则是在二哥的帮助下,在德国攻读幼儿教育,1925年彼得不幸夭折,她悲痛欲绝,心情极度低落,这应该是她人生中最灰暗的时候。

1926年,被八弟接回上海,带着儿子阿欢在北京继续读书,后来母亲去世之后,她就带着儿子回到了上海。

她先在东吴大学德语,后来在哥哥的举荐下,将一个濒临破产的女子储蓄银行盘活,她用自己独特的商业头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裂变营销差不多,存钱送礼品,拉客户送劵,还打出了独特的广告语:这个时代,女人要有存款。

事实证明张幼仪就是一个商业奇才。

很多现代人都知道“云裳”这个时装品牌,它的创始人就是张幼仪,在曾经的旧上海显贵的标志就是:我的衣服是在云裳服装店做的,她将老师盘扣结合在西方学习的知识,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裁剪方法和中西合璧的时髦样式,在当时的上海风靡一时。

她的服装店生意不断扩大,在很多大城市都开了分店,成为当时的时尚潮流。

被徐志摩嫌弃的女人,却成为最后给他尊严的人 - 天天要闻


到了1934年,她帮助二哥管理财务,在战乱年代她囤积了很多军用染料,有了庞大的资金积累。

1953年的张幼仪在香港遇到了一个叫做苏纪之的医生,苏纪之和张幼仪是邻居,离婚带了四个孩子,张幼仪会经常给他们帮点小忙,只要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都会去援手,渐渐地两个的心也被彼此温暖了,这个时候苏纪之向她表明心意,希望可以组建一个家庭。

张幼仪虽然对苏纪之有好感,但是毕竟自己也是做祖母的人了,于是她给远在美国的儿子徐积锴写了一封信,征求儿子意见,儿子很快就给母亲回信了。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虽然儿子在漂亮国是土木工程师,却从文笔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韵味,不愧为徐志摩之子。

徐积锴在美国定居,并且有四个孩子,儿媳妇张粹文也是张幼仪亲自选定的,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也让晚年的张幼仪无比欣慰宽心。


被徐志摩嫌弃的女人,却成为最后给他尊严的人 - 天天要闻


1967年,苏积之陪她到曾经和徐志摩居住过的康桥故地重游。

张幼仪在《小脚与西服: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家变》里说:他和我坐在康桥河畔,欣赏这条绕着康桥大学而行的河流,这时我才发觉康桥有多美,以前我从不知道这点。我们还从康桥坐公共汽车到沙士顿,我就只站在我住过的那间小屋外面凝视,没办法相信我住在那儿的时候是那么样年轻。”

她在回忆中才知道自己也曾经年轻过。

张幼仪爱徐志摩吗?我觉得是一厢情愿地爱过,看看她自己的自述吧!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把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用徐志摩儿子的话说,要不是飞机出事,他父亲活到90岁都会有女人爱他,爱他的才华,爱他的诗情画意,爱他的浪漫,这些也许正如张幼仪所说,她因为爱他,才会一直为徐志摩照顾家人吧!

徐志摩飞机出事之后,林徽因只是让朋友捡了一块飞机残叶挂在家里,而陆小曼除了哭还是哭,只有张幼仪一直被徐家认可,她也是唯一替他办理后事的他的女人。

1972年,苏积之去世之后,张幼仪处理完他的后事前往纽约居住,1988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她的墓碑上刻下了:苏张幼之。

不管她爱徐志摩多一些还是爱苏积之,但是她最后觉得值得的还是苏积之,应该说徐志摩是她爱的人,而苏积之是爱她的人,这也让她有了一个圆满的人生。

张幼仪的一生有缺憾也有圆满,她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也让自己的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女人的智慧才是让自身绽放的资本。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闻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诞辰126周年纪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观点一文整理·深度阅读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闻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黄裕生,哲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难降临自己头上之前,永远都认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问题,而永远看不到苦难的制造者,甚至还站在制造苦难的人一边,对那些批评苦难的制造者的人冷嘲热讽,恶语相加。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 天天要闻

哀悼!她走了,幸存者仅剩7人

5月7日记者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获悉5月7日凌晨1时许日军“慰安妇”制度受害幸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华容县去世享年96岁小瑞奶奶1930年生于湖南华容1943年春夏之交13岁的她不幸被进村日军抓获日军将掳掠而来的女性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陵水文罗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

5月7日,陵水文罗加工物流产业园一、二期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项目整体的85%。记者在一、二期项目现场看到,工地上机器轰鸣,车辆穿梭,施工团队正紧锣密鼓推进后续建设工作,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据介绍,该产业园一期项目为文罗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商业配套项目、热带果蔬深加工中心、农副...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 天天要闻

一见·历史与未来,一对跨越十年的关键词

循着习近平主席的足迹,感悟文以载道。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署名文章《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10年前的同一天,那次赴俄之际发表的署名文章题目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历史”与“未来”,一对关键词,跨越十年,昭示...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 天天要闻

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

中新网成都5月8日电 (贺劭清 杨勇)羌绣亮相意大利米兰设计周、歌舞剧《风从羌山来》赴柏林艺术节演出……记者8日从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作为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近年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大力保护传承羌族文化,推动羌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为羌族文化停留。北川绣娘绣羌绣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