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2022年10月08日00:59:44 历史 1494

1947年8月14和15两日,英属印度解体,印度半岛也分裂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长期做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国民已经被压迫了100多年。二战后的英国也是百废待兴,无暇顾及处在大洋对岸十分遥远的印度,印度最终因为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不和分裂成为两个国家,在这之后也经常发生冲突流血事件,时至今日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在国际上仍然是一个颇具争端的话题。那么这一切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克什米尔地区示意图

“日不落帝国”的插手

二战前的英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海运经济还是军事都是世界前列。英国极其发达的航海业和造船业让英国的贸易十分发达,并且在这些庞大财富的支撑下开始了自己的殖民之路,巅峰时期的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因为全世界各大洲都有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国土上的太阳会一直悬挂。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日不落帝国”巅峰时期的版图

在二战中英国并没有讨到任何好处,只能加强海防盯紧对岸的希特勒。希特勒制定海狮计划后英国更是和德国陷入了焦灼的持久战,这种对耗的战争模式中两边的国力都在快速消耗,德国最终也因为东西线同时持久战,补给难以跟上被斯大林的苏联红军一路反击到柏林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苏军占领柏林,法西斯德国覆灭

二战过后的英国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正是在这个时候印度各地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英运动。之后在1946年2月18日更是爆发了2万海军的大起义,这次起义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但也动摇了英国政府在印度的统治。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印度反英起义

1947年2月21日,英国的蒙巴顿子爵来到印度,最初他的构想是让印度进行独立。但要在英联邦的旗帜下独立,然而印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信仰让这种想法几乎不可能实现。印度的穆斯林教徒极其想要独立,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也经常发生冲突。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旗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独立,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而印度则在1950年宣布独立为印度共和国,至此印巴彻底分治,但他们依旧同属于英联邦成员。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印度共和国”国旗

宗教信仰的分歧

印度和巴基斯坦最大的分歧就是宗教分歧,这也是两国不断发生流血冲突的根本原因。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而印度大多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信徒。这就导致双方都视对方为异教徒,穆斯林的权利在英属印度统治下也得不到保障。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也可以说印巴分治最终的受益者只有英国一个,他制衡了南亚地区的权利。让印度这样一个地缘优秀的国家不能安心发展。制造了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两个印度周围的“定时炸弹”。而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更是因为这次分治事件死伤无数。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印度教信徒的寺庙

在两国宣布分治后两边的教徒自然要回到自己属地,穆斯林们要回到西边而印度教的教徒要回到东面,这样就导致国内人口短时间内流通非常快。也导致双方教徒的大规模流血冲突。巴基斯坦东部的旁遮普省就发生过极其严重的冲突,许多人分无数只小股队伍进行互殴,这次冲突也导致50万生命永远留在旁遮普,同时更加深了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双方的仇恨。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对峙

印度的“圣雄”甘地非常想化解国内这种矛盾,但两方都不乏有狂热的宗教信徒和民族主义者,最终甘地因为“外交政策太过软弱”和“亲近穆斯林”被本国的狂热印度教分子杀害。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致力于统一印度的“圣雄”甘地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这次大规模流血冲突是近代印巴最大的一次冲突,这也为双方人民都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英国的“两个民族”理论和分治印度的阴谋得逞,但随着英国国际影响力不断下降,这次对南亚的手段也并没有为自己谋取到任何利益。

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

除了宗教冲突外,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同样是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而这个地区也是印巴冲突的主要交火地。1947年10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大打出手,史称第一次印巴战争,此时的克什米尔地区本来有百分之70的人都信奉伊斯兰教,但他们的领导人却是印度教的信徒,在克什米尔地区民众的不断施压下这位领导人直接向印度求援。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第一次印巴战争双方对峙的场景

印度听到这种情况自然会出兵帮助,之后印度以40000军队对上巴基斯坦的50000军队,最终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60%的人口和70%的土地。

联合国的调停下两方停火,但双方依旧都想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纳入自己的版图中。之后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对峙状态,印巴也各自布置重兵在克什米尔地区。紧接着印度又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在这之后双方决定谈判解决,并且最终签署了《西姆拉协议》。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西姆拉协议》双方划界而治

2003年巴基斯坦总统贾迈利宣布巴基斯坦军在穆斯林的开斋节开始实现单方面的全面停火,印度对这一建议非常赞同,并且紧接着也实现了全面停火。至此双方开始正式的坐下来谈克什米尔的问题。

2005年4月7日克什米尔地区通车,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公交车都从这里入境对方的领土。克什米尔地区终于开放,但在这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是没有将和平维持下去,双方在后来的日子里仍然陆续有小规模冲突展开,时常有双方的士兵因为激烈的交火战死。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克什米尔地区实拍

但与其说是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不爱和平,不如说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如果没有“克什米尔问题”,让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冲突或许会少很多。如果当时在分治的时候就能又英政府带头,双方划定明确的边界线,之后就不可能再出有关于领土争端的问题。

印巴分治:在血流成河的屠杀背后,究竟是谁的错呢? - 天天要闻

克什米尔地区双方控制图

总而言之,印巴多次冲突的流血事件归根结底,还是早期英国殖民者的责任,他们先是强迫两个宗教完全不同的地区都归属于英联邦的统治之下,又在自己无力统治印度半岛后放任双方的教徒自己“划定”领土。这才导致了之后极其严重的历史遗留问题。

纵观世界近代史,只要有战争几乎就有美国。在战争期间美国多次援助巴基斯坦方面先进的武器,后来又弃他们而不顾。美国的参与也让印巴冲突带上了世界阵营博弈的意味。

至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权依旧不明,这也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克什米尔地区虽然大环境是稳定的,但小冲突小摩擦依然不断。希望双方最后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克什米尔地区的问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