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这样一场战役:论参战人数,它没有赤壁之战的那般气势恢宏;论谋略,它也没有官渡之战中郭嘉十胜十败论的精彩。但就是这场战役,让漠北之外的匈奴人,在之后的数百年里都不敢再觊觎大汉疆土。
影片中的疏勒城,是连接关内和西域的咽喉之地,一旦失守,匈奴人便可以长驱直入,略地侵城。那时不仅汉王朝对西域的控制将尽失,这一地区的国家也都将纷纷投靠匈奴,以求自保。而当时的汉元帝并不重视这里的城池,因此驻守在这里的兵力总共只有数千人而已。
双方激战数月后,这座疏勒城成为了一座孤城。而最后领头的将军,名叫耿恭。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其实并不多,但对于他的评价却留下浓重的一笔!他在明知匈奴军队残忍暴戾又有数万之众的情况下,依然带着仅存的三百人誓死保卫这座城池。
中途虽然耿恭三次派人向汉元帝求援,但朝中不少的人都提出反对,因此迟迟未决。而反对的理由也很奇葩,最近的援军抵达疏勒城不仅要翻越天山,而且是正值大雪封山的季节,要近一个月的时间,中途万一城池失守,援军不仅救不了疏勒城,还有可能会被匈奴军消灭。而这此期间,大将陈汤也收到相关的军情奏报,他数次流泪,被疏勒城将士的浴血奋战和宁死不降的精神所打动。因此,当汉元帝举棋不定的时候,他站了出来!
他首先痛斥了那些所谓“价值论”的大臣,而且为汉元帝回顾了先帝征战西域所付出的努力。“宜悬头槀(gao)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在这时说出的话。如今依然被沿用至今,只不过改成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汉元帝听完后,终于下定决心出兵援救!
当援军历尽千辛万苦抵达疏勒城后,每个人都流下了眼泪。因为他们看见城中只剩下十二个士兵以及他们的首领耿恭。每个人都由于缺衣少食、又日夜抵抗匈奴军变得衣衫褴褛、不成人形,但每个人的眼神却又依然坚定。最终,耿恭的十三将士和援军一起击退了匈奴大军,至此,西域之地终于恢复了平静!
得知胜利的消息后,陈汤无比兴奋,他再次上表天子,其中有一段话是:守将食尽穷困时,煮铠弩,食其筋革;笮马粪,共而饮之。后来岳飞写的《满江红》,其中一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也是来源于此。中华自古英雄辈出,而这一段历史,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