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2022年09月06日18:43:33 历史 1411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心灵手巧,针线活做得非常好。毛主席小的时候就一直穿母亲亲手缝制的长筒纱袜。而穿这种老式袜子的习惯整整伴随了毛主席的一生。

毛主席与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曾经风趣地称母亲和自己是同一个“党”的。

但是,令毛主席终生遗憾的却是母亲在临终前一直呼喊着“石三伢子”,而自己却没有能在床前尽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1919年10月,悲痛万分的毛主席在回到韶山冲的家中后,手扶母亲的棺椁放声痛哭,并写下了一生中最长的诗歌《祭母文》。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

此诗可谓字字泣血,今日读来仍能深感毛主席当时的锥心裂身之痛,令人万分动容。

那么,毛主席的母亲在临终前一直呼喊的“石三伢子”是何意思?

在母亲弥留之际,毛主席为何没有陪在她的身边?

为何毛主席与母亲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那毛主席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逆子”

毛主席的母亲文素勤是湖南湘乡县人,因为在家族的兄弟姐妹中大排行第七,所以她更多地被称作文七妹。她的祖辈和父辈都是淳朴勤劳的农民。

文家与韶山冲相隔大约有10来公里。文七妹的祖父去世后,就埋葬在韶山冲,每年文家都要在清明、冬至去祭扫,颇为不便,所以就想在韶山冲当地结一门亲事,于是18岁的文七妹嫁给了15岁的毛贻昌。

结婚的时候,两家都是贫民,毛贻昌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能有所改观,就去湘军当了几年兵,虽然没混个一官半职,但省吃俭用,退伍回到家中时,也多少有了些积蓄,做了些小买卖把祖上的15亩老田给赎了回来。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2

毛贻昌非常善于经营,没过几年又购进了不少田地,而且他还有其他的生意,身份已经从贫农跃迁到了富农阶层。

但是,夫妻二人的前两个儿子都不幸夭折。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生,26岁的文七妹非常高兴,但也同样担心这个孩子会不幸早殇。所以,她和丈夫商量把这个儿子放在了娘家抚养。

而且,信佛的文七妹为了给儿子祈福平安,还将附近庙里的一块大石头认作这第三个孩子的干娘,因为在当地方言中,孩子被叫作“伢子”,所以毛主席乳名由此就被唤作了“石三伢子”。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3

毛贻昌对由贫到富的艰辛深有体会,所以平日生活非常节俭,对毛主席这位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严厉。

家里的田地多了以后,毛贻昌不得不开始雇佣短工、长工,但是也绝对不允许孩子在家闲着,毛主席6岁的时候就开始下地干活。

毛贻昌作为父亲,从小就让孩子们有了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的朴素思想,受父亲的影响,毛主席在建国后,就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而且经常会强调“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4

在毛主席的记忆中,父亲对于生活一直精打细算,在生活上能省则省。每月的十五,父亲还会给长工、短工的饭食加个鸡蛋,但毛主席别说吃肉了,连个鸡蛋都吃不上。

毛贻昌省下来的钱都会用来买田地。他的堂弟毛菊生十分贫寒,只能靠7亩水田为生,文七妹经常会背着毛贻昌接济一下。但毛贻昌却在毛菊生最困难的时候,把他的地全都买了过来。这引起文七妹和毛主席的强烈不满。

面对妻子和儿子的质问,毛贻昌心安理得地说:“我买地,给他钱,这和兄弟不兄弟没关系。”这件事留给毛主席非常坏的印象,使毛主席从小就对阶级压迫有了最直观的认识。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5

在建国后,毛主席把堂叔毛菊生的儿子接到北京,并对父亲当初买地的作法进行了批评,同时毛主席也提到:要想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唯有进行社会的彻底改造,所以自己在年轻时就下定决心要寻找一条解放穷苦农民的根本之路。

毛贻昌读书少,在一次占理的官司中打输了,所以他认为孩子是很有必要读一些书的。毛主席小时候上过的私塾就有4个之多。但是,毛贻昌又认为农民家的孩子读书不是为了求取功名,只要能把账记清楚就可以了。毛主席是长子,所以毛贻昌对他的要求格外严格,希望他以后可以子承父业。

毛主席回忆:开始读书认字的时候,自己每晚都要在父亲的监督下练习记账,如果记错了,一顿小小的“家庭暴力”是少不了的。不过,这让毛主席从小养成了勤奋、办事严谨仔细的习惯。在另一方面,也使毛主席产生了反抗专制的思想。

毛主席非常爱读书,在田间地头,只要有空,就会苦读,但父亲对他期待是尽快帮助自己顶门立户,而不是过多读书去求取功名。所以,父亲认为他读书是“懒而无用”的行为,思想上的差异势必造成父子间的对立。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6

据毛主席回忆,在他13岁的那年,有一次父亲宴请亲朋,在席间就因为读书这件事,指责他“懒而无用”。毛主席一气之下,离席而去,父亲则在后面一边追,一边骂,母亲怕他出事,也追了出来。

追到河塘边的时候,毛主席威胁父亲,如果再走近一步,自己就跳进水里。然后父子开始了“谈判”,父亲的要求是他磕头赔礼,而毛主席的要求是父亲别打他,最后父子达成妥协,毛主席勉为其难地“只屈一膝下跪”向父亲赔了礼。

这件事使毛主席体会到了自己要用公开的反抗来捍卫自己的权力。

后来还有一次,父子还是因为读书的事情闹矛盾,毛主席离家出走了3天后,被一名樵夫送回了家。毛贻昌也觉得后怕,认识到自己简单粗暴的管教方法已经不适合儿子了。而毛主席也意外地发现父亲从那次之后就变得温和了许多。

毛主席认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成功的“罢工”。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7

事实上,毛主席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只是正常的“逆子”和“严父”之间的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父子之间的理解也慢慢多于了矛盾。

父亲将一个破败的贫农家庭操持到有田、有房、有雇工的小康之家,在这其中父亲所表现出的坚韧、顽强、执着和担当精神,毛主席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在过去,父亲是为了一家而殚精竭虑,而在未来,毛主席则将为了整个国家而鞠躬尽瘁。父子两人所处的境界虽然完全不同,但他们为了自己的信念而全力以赴的人生态度却如出一辙

那么,母亲对毛主席又有何影响呢?

顺儿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虽然没有文化,但却是一位标准的中国传统贤内助,每天从早到晚地操持家务,在韶山冲没有人不夸赞她的勤劳与贤惠。

与毛贻昌这位“刻薄、粗暴”的严父不同,文七妹这位慈母不但在生活上对毛主席照顾得细致入微,她的淳厚善良与慷慨厚道也在时时刻刻沁润着年少时的毛主席。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8

在年景不好的时候,总会有逃荒的乡亲到韶山冲来讨饭,毛主席父亲的态度十分吝啬。而母亲则会背着父亲对这些乡亲予以接济,给这些穷人钱粮。毛主席深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同样乐于助人,而且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虽然这会引起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毛主席曾经风趣地说家中有两个“党”:“专制”的父亲是“执政党”,而母亲、毛主席和2位弟弟、有时还有家里的雇工就组成了“反对党”。

毛主席的一位乡亲回忆当初有一年夏荒,嫂子带着他和弟弟到毛主席那里讨饭。毛主席当时正在用泥糊墙,看见他们衣衫褴褛,就问他们为什么要讨饭。这位乡亲回答说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收成不好,所以都在挨饿。

这时,这位乡亲看见了毛主席热腾腾的早饭,饥饿难耐之下就哭了出来。毛主席看到后,转身就去屋里找母亲要了一碗新做的饭菜给他们吃。而这位乡亲给弟弟又分了一半。毛主席见状,马上又找母亲要了一碗饭给他们,直到他们三人吃饱离开后,毛主席才自己去吃早饭。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在毛主席读私塾的时候,中午都是自己带饭吃。有一次,毛主席发现一位同学因为家里穷,没有带午饭,于是就把自己的分给同学一起吃,而饿着肚子晚上回到家后则狼吞虎咽一顿。

母亲开始觉得这可能是孩子长身体,于是就给毛主席换了一个大饭盒,但是每天回家后毛主席还是依旧会大吃一通。母亲觉得很奇怪就询问了原因,毛主席知道母亲不会责怪自己,就一五一十地把原委说了。母亲确实责怪他了,但责怪的是他为什么不早说说出原因,担心他们两个孩子都会饿坏身体,于是从那天起,每天母亲都会给他带两份饭。

还有一次,毛主席担着一担稻谷给私塾老师去送学费,在半路上听到一位本家夫妻因为断粮而吵架,毛主席二话没说就把稻谷倒进了本家的米缸。回家后,毛主席跟母亲说了这件事,而母亲一点也没埋怨他,背着父亲,又让毛主席担了另外一担给老师送去了。

胆子越来越大的毛主席在16岁那年将家族大族长把封存在自家宗祠里的100多担粮食偷偷倒卖,也不接济断粮乡亲们的事情都抖落了出来。这事让这个韶山冲都翻了天。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0

父亲知道他惹了大货,就打算把毛主席送到湘潭一家熟悉的米店去当学徒,躲躲风声。但是毛主席想去母亲老家湘乡县一所“有趣的”新式学堂学习,这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支持。最后,在母亲联合联合娘家势力的劝说下,父亲终于答应了毛主席的请求。

过了大半年,拧不过儿子的毛贻昌又同意毛主席到长沙去求学,就是从长沙为起点,毛主席开启了他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但远离家乡的毛主席却对父母的思念与日俱增。

忠孝无两全

到长沙以后,毛主席能回家的次数已经寥寥无几。

1918年6月,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准备动身前往北平,在临行前,他回家探望了的母亲。看着一脸焦脆卧床不起的母亲,毛主席满心自责,但是母亲却为一表人才的儿子能到北平这样的大城市而感到非常自豪。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1

在当时,毛主席能从韶山冲这样闭塞的小山村来到北平这样的大都市并谋得一份差事,可以算是“出人头地”了。但在北平工作了半年之后,毛主席就得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1919年3月,他毅然辞职回到了长沙。

当时,“五四运动”已经开始风起云涌,在回到长沙后,毛主席一边忙于组织爱国运动,一边让两个弟弟陪着母亲前来治病。

虽然繁忙,但是毛主席仍然尽量抽出时间带着患有淋巴腺炎的母亲四处看病,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毛主席每晚都会衣不解带在床前为母亲喂水喂药,竭尽孝子之心,这也是毛主席母子难得快乐的一段时光。

母亲好不容易来一次长沙,而且两个弟弟也在,毛主席就带着大家到照相馆拍了了一张、也是唯一的一张与母亲的合影。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2

母亲在病情稍有好转后,不想耽误儿子的大事业,坚持要回到韶山冲调养,毛主席无奈,只得同意。但毛主席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与母亲最后一次相聚。

1919年10月4日,毛主席正在组织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突然接到了老家派人送来的急书,母亲病逝!毛主席顿时五雷轰顶,呆若木鸡。在安排好手中的工作后,他走了1天1夜的山路赶回了韶山冲。

回到家中时,过世两天的母亲已按照当地的习俗入馆。

没有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的毛主席当即扶棺痛哭,泣不成声,不能自已。当弟弟告诉毛主席母亲在临终前仍在不断的呼喊“石三伢子”的时候,毛主席更是心如刀割,不顾旅途劳顿和家人的劝阻,一直守护在母亲的灵柩之前。

曾经与母亲的一点一滴不断刺痛着毛主席的心灵,母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追思中母亲那伟大的人格和善良的心地使毛主席写出了一生中最长的一首诗歌《祭母文》。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3

诗歌歌颂了母亲的养育之恩与盛德高风,字里行间都凝聚了毛主席对母亲的拳拳之心,寄托了对亡母的无限哀思和悔恨之情,可谓字字泣血,感天动地。

在体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锥心之痛后,毛主席把心情低落的父亲也接到长沙小住了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的父子早已冰释前嫌,成年后的毛主席也深深理解了父亲那虽有局限性、但却深沉如山的父爱。同时,也像上次接母亲来长沙时一样,带着父亲和堂伯父一起到照相馆拍了一张合影,在合影时,毛主席的左臂仍佩戴这悼念母亲的黑纱。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4

在母亲过时三个月后,毛主席的父亲由于积劳成疾,因伤寒离世。父母离世时,毛主席都未能在床前尽孝,这成为毛主席心中一生无法抚平的伤痛和遗憾。

得知母亲临终呼喊石三伢子,毛主席扶棺痛哭,写下生平最长的诗歌 - 天天要闻

图15

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26日一早,毛主席就祭扫了父母的坟冢,并对陪同而来的罗瑞卿同志说道:“我们共产党人不信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我下次来的时候还要看看他们。”但,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曾想到的是这竟是他最后一次来坟前祭奠父母。

谨以此文敬献给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中国伟大的解放事业和所有人民的领袖毛主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