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2022年07月16日05:22:27 历史 1700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本名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广东三水人,原籍是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满腔抱负,快意恩仇,有着革命的激昂情怀。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大汉奸、大卖国贼。卿本佳人,奈何为贼?汪精卫的迥异人生令人唏嘘!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青年时期的汪精卫

一、东渡日本,追随孙文

汪精卫祖父汪曼亭于道光二年(1822)在绍兴中举人,后选授遂昌县训导。父亲汪省斋是一个不得志的读书人,年轻时在广东当幕僚,举家迁往广东三水,对外保持着仕宦人家的体面,薪俸不高,生活清苦。出生于一个儒学气息浓厚的家庭,汪精卫四岁入私塾,八岁“已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十三、四岁时,父母不幸相继去世,他依托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1902年3月,汪精卫参加广州府试,得秀才第一名;他的二哥和侄儿名列二、三名。一家两代三秀才,包揽同科前三名,可谓“玉峰双秀,珠树三花”。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汪精卫手书——《功名道德》

辛丑之变后,清廷宣布废除科举,鼓励学子出国留学,扭转了汪精卫的人生航向。1903年9月,汪精卫考取了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次年9月,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法政大学以教授西方政治法律为主,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深刻地改变了汪精卫的世界观,为他树立了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西方式民主共和国的信念。汪精卫逐渐从一个封建士子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1905年7月,汪精卫拜谒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中山先生倡议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的思想,使他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他拥护孙中山筹建同盟会,建立统一革命团体的主张。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日本富士山——冬景

7月30日,汪精卫参加孙中山在东京主持召开的同盟会筹备会议。会议确定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推荐汪精卫、黄兴等人负责起草同盟会章程。8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会议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汪精卫为评议部评议长,胡汉民为秘书。在同盟会创建之初,以汪精卫、胡汉民为首的广东革命小团体,紧密团结在中山先生周围,成为同盟会内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中坚力量。同盟会成立后,其机关刊物《民报》正式创刊,汪精卫一度担任主编,“其文气磅礴纵横,许为旋转乾坤之伟器”。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梁启超像

在《民报》创刊号上,他发表了革命的檄文《民族的国家》,揭露清廷封建专制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散布的“满汉不分,君民同体,以为政权自由必不可待革命而得之”等谬论,向保皇派发起了猛烈攻击,受到孙中山先生的好评。汪精卫以笔为剑,与保皇派进行激烈的论战。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论理深刻,较为完整地表达了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梁启超十分惧怕汪精卫的驳论文章,曾经“私见汪精卫,欲以乡谊动之”,企图拉拢汪精卫,平息论战,被他严词拒绝。清廷对汪精卫更是恨之入骨,曾以十万大洋悬赏他的头颅,使其闻名于海内外,成为进步青年心中的偶像。汪精卫顺应历史潮流,追随中山先生,是其革命前半生的开始。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黄河壶口瀑布

二、南洋筹款,邂逅璧君

1907年元月,汪精卫随中山先生赴南洋宣传革命,筹募经费。当年孙中山到马来西亚筹募革命经费时,华侨富商陈耕基曾经给同盟会捐了不少款,孙中山无以回报,只能经常给他寄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没想到《民报》上的文章极大地吸引了他的爱女陈璧君,尤其是一个叫“汪精卫”的作者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这么精彩绝伦、激情迸发、说理透彻、文笔老到的文章,作者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呢?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陈璧君(1891-1959)像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璧君在槟榔屿大街上看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年轻人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他的风采和气度深深地折服了陈璧君。悄悄一打听,原来就是汪精卫!陈璧君被汪精卫的革命热情所打动,为他的风度所倾倒,顿起爱意。此后,陈璧君再也无心读书了,汪精卫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汪精卫在台上演讲,她就像个“托儿”似的在台下鼓掌助威。这位富家千金的芳心已被汪精卫彻底俘虏了。为了与汪精卫有共同语言,陈璧君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籍。她还请母亲捐了一笔巨款,这使汪精卫十分感动。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马来西亚——槟榔屿

不久,汪精卫回到日本。陈璧君甩了自己的未婚夫(她的表哥),以留学的名义一路追到日本。她踊跃加入同盟会,成为最年轻的成员,以寻找机会接近汪精卫。当得知同盟会正为活动经费发愁时,陈璧君慷慨解囊,把家里给她的钱全部捐给了同盟会。只是汪精卫一直不为所动。陈璧君个子矮胖、气质粗旷,与外貌俊雅、学富五车的汪精卫很不般配。陈璧君写给汪精卫的情书,都被他婉拒了。碍于陈家父母的大量捐款,汪精卫只是推托说:革命大业未成,不敢成家。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汪精卫手书——《相爱相利》

三、效法荆轲,舍身就义

1909年,中山先生和同盟会陷入困境。当时,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国内先后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均遭到清廷残酷镇压,一些同志流血牺牲。保守派们趁机在报纸上大肆嘲讽革命党的领导躲在国外吃香喝辣,却让无辜的同志白白送死。为了挽回同盟会的声誉,回击舆论的怀疑和贪生怕死的指责,同盟会成立了暗杀部,主要任务就是暗杀清廷要员,以快速瓦解大清帝国。暗杀部由方君瑛、汪精卫、黄复生、吴玉章、喻培伦、秋瑾等人组成。不久,他们制定了一项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的秘密计划。陈璧君知道后强烈要求参加暗杀团,毫不犹豫地选择与汪精卫他们一起赴难。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摄政王——载沣

1909年,汪精卫带领暗杀团的黄复生、喻培伦及陈璧君一行归国入京,准备实施暗杀计划。喻培伦留学日本专攻化学,在革命党内部被称为“炸弹大王”。汪精卫决定效法战国时期的荆轲,亲自行刺摄政王。他们在京租了一栋房子,挂上“守真照相馆”的招牌。因为照相馆的暗室适合于炸弹的组装,飘出的化学药品味道也不会引人怀疑。他们几个人进行了分工,一边忙着组装炸弹,一边打探摄政王上下朝时经过的路线。经过几天的密集侦查,他们发现摄政王府什刹海边上,而附近有一座银锭桥,来往行人较少,是通往什刹海的必经之路。汪精卫决定先将炸弹埋在小桥下,自己藏身于水沟里,待摄政王载沣过桥时用电线引爆炸弹,自己与载沣同归于尽。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什刹海王府

1910年3月31日深夜,黄复生和喻培伦前往银锭桥预埋炸弹,留下了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汪精卫虽然不爱陈璧君,可陈大小姐毕竟钟情于他。生离死别之前夜,陈璧君泪流不止,她执汪精卫之手细诉衷情。午夜一过,陈璧君终于抛下最后一层颜面,深情地对汪精卫说:你明天就要慷慨赴死了,我也没啥相送的,就让我陪你睡一晚上,也不枉此生相识一场!面对陈璧君突如其来的投怀送抱,尚是处男的汪精卫激动万分,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拥她入怀。两人泪流满面,宽衣解带,颠鸾倒凤,在悲壮中成就了一番巫山云雨。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三峡风光——巫山云雨

当喻培伦和黄复生趁着月黑风高去预埋炸弹时被人发现。一队清兵赶了过来,他们丢下还没有预埋的炸弹逃跑了。这场精心准备的刺杀计划就这样流产了。第二天,京城各家报纸竞相登载了有人想行刺摄政王的重大新闻,但没有提到革命党。他们松了一口气,决定开始下一步的行动:陈璧君与喻培伦离开京城再去筹款买炸药,汪精卫和黄复生留下来继续寻找机会。谁知道,4月16日,大批清兵突然包围了“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举抓获。原来清廷发现炸弹后,立即怀疑是革命党人所为,他们决定先放烟幕弹制造假消息,稳住刺客,然后紧锣密鼓地破案。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肃亲王——善耆

四、身陷大牢,一诺千金

清军根据炸弹上的新螺丝钉,顺藤摸瓜,排查京城各家铁匠铺,当找到卖螺丝钉的铁匠铺时,铁匠铺的老板说这是“守真照相馆”的人从这里买的。案情终于大白于天下了。清廷负责审理此案的是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善耆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第十代嫡孙,英武过人,谈吐文雅,远见卓识,非一般八旗子弟所能比。审问进行得异常顺利。汪精卫和黄复生都争着说自己是主谋,愿意承担全部罪责。汪精卫在法庭上大气凛然的风采,竟折服了肃亲王,爱才之心油然而生。此时的清廷新政改革已经进行,资本主义性质的刑法、民法开始引进古老的大清国。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汪精卫手书——《金石诗书》

肃亲王向清廷汇报时避重就轻,并且强调:我们正在改革,应该以德服人,争取民心。何况这是“预谋”行刺,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肃亲王一阵絮叨,摄政王居然答应了:不杀汪精卫,以争取民心!一起惊天大案的主谋只判了一个终身监禁。肃亲王多次到监狱,劝汪精卫回心转意,可以释放。结果,汪精卫与肃亲王经常就民主革命和君主立宪的问题辩论起来。虽然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却惺惺相惜,互生敬意。汪精卫在狱中写了一首长诗《被逮口占》最让人称颂: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正当汪精卫在狱中苦苦煎熬,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之际,一天早晨,一个狱卒塞进来十个熟鸡蛋,满腹狐疑的汪精卫接过鸡蛋,翻转查看,在一个鸡蛋壳上,他发现写着小小的“璧”字!原来,陈璧君冒险返京并花重金买通了狱卒。从此,她暗中送衣送食,长久不断,使汪精卫在狱中少吃不少苦头。汪精卫为之感动,赋诗一首,请狱卒转交给她:叶落空庭夜籁微,故人梦里两依依;风潇易水今犹昨,魂度枫林是也非。入地相逢虽不愧,擘山无路欲何归;记从共洒新亭泪,忍使啼痕又满衣。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汪精卫手书——《扇面》

陈璧君看后热泪盈眶,激动不已。她绣了一对并蒂莲的枕头,并在枕头里附一短信送给汪精卫。内容是:“四哥如面:千里重来,固同志之情,亦儿女之情也。妹之爱兄,已非一日,天荒地老,此情不渝。但此生已无望于同衾,但望死后得同穴,于愿已足。赐我婚约,以为他年作君家妇之证。忍死须臾以待之,其当字覆许我也”。陈璧君的一往情深,使汪精卫异常感动。他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了一个“诺”字。陈璧君接到汪精卫的血书哭了三天,自己多年付出的真情终于有了回报。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武昌黄鹤楼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风雨飘摇的清廷为缓和矛盾,苟延残喘,宣布释放政治犯。经革命党人的多方营救,汪精卫入狱不到一年,终于获释。陈璧君热切期盼的白马王子归来了。有人说:汪精卫没有陈璧君不能成事,没有陈璧君亦不能败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璧君确实为汪精卫付出很多,包括青春、精力和财富;但是,汪精卫后半生的消沉、蜕变、坠落,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与陈璧君煽动、纵容、甚至胁迫也有很大关系的。这对变异的夫妇最终双双成为抗战时期的十大汉奸!

举国轰动的清末汪精卫行刺案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燕京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钱穆如何成为中国文化守护者? - 天天要闻

从燕京大学到香港中文大学,钱穆如何成为中国文化守护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寒微,却成为一代学界泰斗;他未曾正式进入大学读书,却创办了一所影响深远的学府;他经历了国家的动荡与变迁,却始终坚守着对中华文化的信念。他的人生跨越了近一个世纪,见证了中国从帝制到共和的巨变。他是谁
林徽因,陆小曼和冰心的墓地照,待遇区别太大,令人感慨! - 天天要闻

林徽因,陆小曼和冰心的墓地照,待遇区别太大,令人感慨!

林徽因,陆小曼和冰心都是民国时期有名的文人,她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傲人的成就,然而等她们去世后,墓地的待遇区别太大,令人感慨。林徽因和梁思成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婚照!林徽因和梁思成从小青梅竹马,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和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
二十四孝故事(22):尝粪忧心,口味怪重! - 天天要闻

二十四孝故事(22):尝粪忧心,口味怪重!

在南北朝时期,南齐有一个庾黔娄的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品性纯良,对父母极为孝顺。他努力读书,希望能有一番作为,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后来,庾黔娄有幸踏上仕途,成为了一名官员。尽管他在外任职,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中的父母。
当年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压路机“石碌碡”终于被找到了 - 天天要闻

当年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压路机“石碌碡”终于被找到了

原来这就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修建秦直道时所用到的石碌碡,简直跟现在的压路机一模一样。其重达1500公斤,直径为1.2米,其表面分布均匀的乳钉可以把路面碾压的非常扎实。可以说在2000多年前发明出石碌碡的人真是个天才。也正是有了石碌碡的存在
黄埔,这次当了广东第一 - 天天要闻

黄埔,这次当了广东第一

最近,广州拆迁还是整得轰轰烈烈,但房票,许久没新消息了。结果终究,还是黄埔先攒了波大的。广东首个“房源超市”,在黄埔开张了。昨天,黄埔区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房票“房源超市”上线。拆迁时选择房票安置的黄埔村民,就可以在“房源超市”的名单中选择。首批名单总共有17个项目,包含黄埔新城、富颐都荟、中央城等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