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和博士、律师,这听起来似乎是风马牛不及的职业,很少有人将这些联系到一起,更何况是一个女性。
然而我们此次要说的这位,不仅号称当时“民国第一女杀手”,后来更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民国政府时期第一位女性律师、第一位省级女性政务官和第一位地方法院女性院长与审检两厅厅长。如此多的第一集中在一位女性身上,她就是郑毓秀。
从小叛逆,大家闺秀化身“刺客”
1891年,郑毓秀出生在广东广州府新安县西乡乡屋下村一个封建官吏家庭,他的父亲是郑文治,清末户部的一名官吏。郑毓秀从小聪明伶俐,她的母亲常常教她诵读经文。然而,从小叛逆的她对“三从四德”那些规训就非常不屑,当时女人都要裹脚,可年仅五六岁的郑毓秀死活不肯,父母也拿他没办法,只好作罢。
不仅如此,当郑毓秀十三岁的时候,得知了祖母曾在她幼时为她和当时两广总督的儿子定了婚约,这让她很不高兴,竟然亲笔写信给南方,自行解除这个婚约,可也为此惹出了麻烦,郑毓秀只好离家出走。
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郑毓秀在天津一所教会学校“崇实女塾”接受了西式的教育,两年后,她随姐姐东渡日本,在那里,她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熏陶,认识到只有推翻帝制,才能救中国。在廖仲恺的介绍下,她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回国从事革命活动。
为了推翻清政府,革命党组织了多次暗杀,郑毓秀参与其中,她的首次暗杀活动是由汪精卫组织的,目标是刺杀清政府的高官,而郑毓秀凭借着机智勇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被逼留学,成就了中国第一位女博士
清末民初的中国此时正值多事之秋,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为挽回时局,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1912年,为了消除革命的真正阻碍,郑毓秀参与到了刺杀袁世凯的行动中,并差一点成功,只是后来传来最新的消息,南北议和的真正阻力来自良弼,而不是袁世凯,刺杀的目标也转成了良弼,郑毓秀等人接到任务后,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最终刺杀良弼成功。
然而,郑毓秀的身份最后还是暴露了,1914年,有消息称袁世凯计划暗杀郑毓秀,在紧急关头,为了保护她,同盟会安排郑毓秀到法国留学,这为她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郑毓秀也认识到,救国救民,仅靠热情还不够,必须具备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在法国期间,她取名苏梅,进入巴黎大学攻读法学专业。
1917年,经过3年的苦读,郑毓秀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并开始继续攻读博士。1919年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的“巴黎和会”。郑毓秀因为精通英、法语言,成为了中国代表团中的一员,担任联络和翻译工作。
当时西方列强操纵下,相关的条约对中国不利,国内局势紧张,政府将签字与否的责任推给了代表团团长陆征祥,陆征祥左右为难,正准备按照政府示意在和约上签字的时候,作为代表来和陆征祥谈判的郑毓秀急中生智,从园中折了一根玫瑰枝藏在袖口,顶住陆征祥说,你要是签字,我这支枪不会放过你。陆征祥不敢去凡尔赛宫签字,最终保留了中国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
1924年,郑毓秀获得了巴黎大学法学博士的学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博士。
退出政治舞台,惨淡收场
1926年,郑毓秀回国后和同学魏道明博士结为了夫妇,并在上海法租界开设了一个律师事务所,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女律师。因为其才能卓越,并且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郑毓秀此后在国民政府里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1927年,郑毓秀历任上海审判厅厅长、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委员、江苏政治委员会委员、江苏地方检察厅厅长、上海临时法院院长兼上海发行院院长。
1928年,郑毓秀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出任国民党立法委员、建设委员会委员。并在抗战期间任教育部次长。
然而,当时的政治时局波谲云诡,郑毓秀夫妇最终脱离了政治舞台。为了安身立命,他们前往巴西从事商业活动,但经营不善,最终复返美国,一直过着旅居生活。此时的他们,犹如被遗弃的浮萍,不能回大陆,也回不去台湾。
1954年,郑毓秀左臂发现癌变,被迫切除,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这对郑毓秀来说度日如年。1959年12月,郑毓秀病逝于美国洛杉矶,终年68岁。
作为一名女性,郑毓秀倡导女权运动,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出色的革命家。她的传奇一生,令人钦佩。她不认命、不屈就、不盲从的独有品格哪怕在今天,也值得女性同胞们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