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2022年07月01日13:33:29 历史 1590

“我离开韶山冲多年,这次回来就是请乡亲们吃吃饭,明晚大家都来吧!”人群中,毛主席兴奋地说,话音刚落,掌声如雷鸣般响起。

“主席,你离开韶山这么多年,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挺想你的,明晚这顿饭还是我们请你吧!”作为毛主席老家中的亲戚,毛继生搓了搓手,一个劲儿地劝着说。

“这可不行,这顿饭必须我自己掏腰包,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毛主席摇了摇手,对乡亲们说。

既然主席心意已决,毛继生便也不再说什么。接下来,毛主席站了起来,指着大伙说:“你们都是我的客人,明天你们都要来呀!”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1959年,毛主席时隔32年后再次回到了老家韶山冲,至于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回老家,毛主席在此之前刚刚在武汉视察完工作,在继续南下的途中突然心血来潮,告诉大伙自己想回老家看看。

在经过简单准备后,毛主席便出现在了韶山冲,面对阔别已久的毛主席,家乡的父老乡亲别提有多兴奋,在屋子里的人放下手中的针线,在田地里的人丢掉了手里的锄头,乡亲们争相跑出来一睹毛主席的尊容。

毛主席对于父老乡亲们的反应显得十分激动,他一个劲儿地对出来欢迎他的乡民说:“革命胜利了!我回来看望大家了!”

当天早些时候,毛主席游览了韶山水库并且忍不住在里面游泳了一会儿。午后时分,毛主席与乡亲们在村子里交谈了起来,正到兴头时,毛主席突然提出希望请大家去家里做客吃饭的请求。

受宠若惊的众人本以为主席只是开玩笑,直到主席再三强调之后,众人才发觉原来主席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真心想邀请大家去饱餐一顿的!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那么,毛主席为何会有如此举动?1927年,为了革命大计和全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毛主席不得不离开了生活了多年的故乡和深爱着他的村民们。从这一刻开始,主席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但是,他心中的信念依旧坚定——中国一日不解放,自己有何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曾经想过抽空回韶山冲走一走,看一看,去实地感受一下家乡父老的生活状况,可是,即便是如此简单淳朴的愿望在当时看来也是不可能的。国家刚刚经历了数十年战乱,纪律废弛,百废待兴,毛主席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南下故乡?

一年后,毛主席委托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代替自己回一趟湖南老家,显然,家乡的父老乡亲对这个毛主席的后人感到十分好奇和热情。毛主席希望以这种方式告诉大家,自己并没有忘记乡亲们当年的恩情,自己也永远心系故乡。

7年后,毛主席终于计划把“回家”的事宜提上日程,负责安保工作的罗瑞卿得知了此事后立刻着手去处理,并在当年4月去了一次毛主席的老家,在确认了基本情况和安全信息后,罗瑞卿告知毛主席准备就绪,只等主席的命令。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或许是担心这一路上难免出现突发情况,罗瑞卿还是不放心,几天后他找到了韶山冲当地的工作人员毛华松,罗瑞卿神秘地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消除一切突发因素,让毛主席这一路上不至于被安全问题所困扰。

罗瑞卿同时还嘱咐毛华松,在主席回到家之前应当立刻将主席的亲人、同学、朋友以及烈士家属的情况报告给他,在确认了所有工作都得到了落实后,罗瑞卿静静等候毛主席的指示。

1959年6月,人在长沙的毛主席对罗瑞卿提出了几点要求:

第一,不准带部队跟随他,此行只是返回故乡探亲,并非打仗杀敌。

第二,到了韶山冲后,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毛主席指挥,包括毛主席的个人活动他也不得随便干涉。

第三,必须贴近群众,贴近亲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才能真正体会到老百姓的不容易。

面对毛主席的“约法三章”,罗瑞卿只能全盘接受,期间发生了一则有趣的故事,毛主席在抵达韶山冲时,打趣地对周围人说:“你们去把这里的'山神'和'土地爷'请出来。”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的意思很明显,他要求面见韶山冲地区的负责人,几个同志立刻行动起来,很快就找来了毛华松和毛继生。两人看着毛主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愣在原地迟迟没有缓过神来,直到毛主席面带笑容走近与他们一一握手。

毛主席询问起他们二人的具体职务和工作,在得到了明确的回答后,毛主席非常满意地说:“你们的工作好呀,你们都是自由人,不像我,只有回到家了才算真正自由了一回。”话音刚落,一群人哈哈大笑起来,所有人都被毛主席的幽默风趣所折服。

“主席,您是否还记得我呢?1954年那会,我还去过你家哩!”毛继生不紧不慢地问了问。

“你是?”毛主席脸上略微带着一丝丝疑问。

“我是继生呀!主席难道忘记我了吗?”毛继生张大了嗓门,试图唤醒主席尘封已久的回忆。

“我记起来了,哎呀,我的眼睛竟然连叔老子都认不得哩。”毛主席拍了拍脑袋,有些遗憾地说。

原来,5年前,毛继生曾经作为韶山冲地区的代表远赴北京参加一项重要的工作会议,期间在北戴河正好遇到了毛主席,后者在得知了毛继生的身份后立刻邀请他在北戴河住了三天,这三天的时间是毛继生此生最快乐的回忆。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在面对面和毛主席交谈了三天后,毛继生踏上了返乡的旅途,毛主席非常热情地在北京送别了他,在和毛继生的谈话中,毛主席了解到了家乡父老的生活情况,并且更加坚定了有朝一日必定回家亲自探望的决心。

再次见到毛继生,毛主席十分兴奋,两人边走边聊,一转眼的功夫便来到了韶山招待所,看见热情洋溢的父老乡亲,毛主席突然心头想起来什么事,对着大家说:“明天大伙都来我家吃饭吧!”之后,毛主席细数了老家的父老乡亲。

期间,一个光着脚的汉子兴奋地从人群中跳出来,毛主席起初被这个突然出现的人吓了一跳,再仔细定睛一看,原来是毛华村!

一番问候结束后,毛主席这才得知毛华村当天一大早就吃过饭下田干农活去了,后来路过的乡亲有人告诉他毛主席回家了,高兴的不知所措的毛华村立刻放下锄头,手脚麻利地从田地里跑了出去。

到了招待所这才发现自己竟然一激动,把鞋子忘在田边,看着自己脏兮兮,满是污泥的双腿,毛华村也尴尬地笑了起来。不过,毛主席倒是完全不介意毛华村这副模样,反而称赞他说话随和,并且还亲切地招呼他坐在自己身边。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之后,毛主席让随行人员给毛华村拿了一双大皮鞋,毛主席将此物赠与光着双脚来见自己的毛华村,引得人们哈哈大笑,人们笑得并非是毛华村的失礼,而是敬佩于毛主席亲民,爱民,身居高职而不忘记体察最下层老百姓生活的情怀。

在安顿下了毛华村后,毛主席开始盘算清点着周围的人,并且在脑海里形成了初步的名单,随后,便按照顺序列了出来。

首先是表、堂兄弟,然后是当地的烈士家属,第三是韶山冲的革命老人们,最后是当地的乡亲们。站在一旁的毛继生一丝不苟地记录着,最后,他确定毛主席一共说到了40多个人的名字。

第二天夜里,毛继生按照主席的意思召集了大伙一起来主席家吃饭,如此规模的团圆饭是毛主席此前从未设想过的,60多年来,毛主席一直梦想着这样的场景,如今已经实现。

酒足饭饱之后,毛主席要求与大家合影留念,“咔咔”两声,这顿与众不同的饭局就被永远保存了下来,图片里,乡亲们紧紧簇拥在毛主席身边,每个人都面露喜色,笑的那么自然、那么真诚。

59年毛主席回韶山,期间请乡亲们吃晚饭,称:这顿饭必须我掏腰包 - 天天要闻

席后,毛主席特意将年纪较大的老人们留下来与自己聊聊天,毛主席非常诚恳地希望老年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经验,能够帮助党中央以后更好的开展群众工作,与此同时,也能从他们口中得知韶山冲这么多年来最真实的变化。

在一一送别老人们之后,毛主席坐在椅子上若有所思,望着天上洁白的月亮,毛主席回忆起这32年来离开家乡后的人生经历,有感而发,当即写下了广为流传的《七律·到韶山》,一代伟人的家国情怀可见一斑。

1927年,意气风发的毛主席在离开前,曾经发出豪言壮语:“如果不改变今日之中国,革命一日不成功,自己就一天不回家!”如今,他已经做到了,他实现了对全国人民的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之诺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闻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和亲政策引言在东方大国历ShiShang,金朝是一个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金朝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中,和亲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当时ZhengQuan对外交战略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