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2022年06月30日01:59:31 历史 1534

又是一年高考季,总会有一些争议出现,尤其是各省份之间高考试卷难度不平均的争议更是喋喋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省的人口、试卷、教育资源的不同,导致各省考生的高考成绩和考试难度也出现相应的不同,所以才会出现高考地域差别的纷争。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其实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之中,也存在不同地域考生的成绩相差较大的现象,而不同于如今以省份作为对比,古代大多是将南北考生的成绩差距作为比较的。

隋文帝杨坚创立科举选拔人才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始。隋炀帝杨广于公元605年又创立了进士科,当时科举制度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设置状元一科。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公元622年12月,唐高祖李渊承袭并完善了隋朝传下来的科举选拔人才制度,大唐开国以来,产生的第一位状元便是孙伏伽,他也成为中国科举史上的首位状元。

唐朝初期,南方考生的科举水平略逊于北方考生的。这位第一状元孙伏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来自河北故城。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而且有人统计过,在唐代近90%的状元都来自于北方。在获得进士的人数中,北方人也要远远多于南方人。

但是,于唐末至北宋年间,特别是宋仁宗之后的科举状元,南方籍的状元在其30名状元占了21个,整整占了70%。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而现在可查考的北宋进士,全国共有9630人,其中来自南方的进士数量达到了9164人,占到总数的95%。

到了南宋时,南方的教育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北方在失去半壁江山之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人群也是少之又少了,所以在这段时间,南方的教育彻底地超越了北方。

南北科考水平不同,引发的矛盾集中爆发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公元1397年发生的南北榜案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在当年2月的会试考核中,以85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北方考生全部落榜。

这就大大激起了北方考生的不满,认为主考官是有意偏袒南方举子,他们联合起来打落皇榜并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等考官徇私舞弊。

在首都南京城内,南方人与北方人之间也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斗争,甚至出现了械斗,造成了人员伤亡。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于是朱元璋就找到了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刘三吾,希望他能够改一下考试成绩,来平衡一下南北考生的上榜数。但刘三吾坚持自己的评卷是没有问题的,认定北方考生的素质确实不如南方考生,他拒绝修改成绩。

朱元璋十分恼怒,找了个结党营私包庇考生的由头将刘三吾流放,同时还处死了一批考官。同年的6月重新组织了一次考试,自己亲自监考。这一次,他录取的61名进士全都是北方人。所以这一年的科考就有了两次,春榜和夏榜,也是南榜和北榜

这一事件也促成了南北分卷制度的产生,硬性规定南北录取比例,南卷录取十分之六,北卷录取十分之四。再后来,为了照顾像四川、甘肃这样偏远地区又增加了一个中卷,各个地区的考生就都有机会考取进士。

直到清朝,这样的南北中卷的制度也是一直沿用着。那么,导致南北方科举成绩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秦朝西晋,各朝代的国家首都都设立在北方,北方中原地区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此时期的南方被视为蛮夷之地,野蛮落后,毫无文化教育可言。

但是在西晋永嘉之乱之后,五胡乱华,北方陷入了连年的战争之中,晋元帝避乱渡江,当时大批缙绅﹑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随之南下,在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东晋在南方得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发展。

但随着隋唐的统一,北方又再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唐朝之前,北方世子的水平是要高南方的,

可是安史之乱打破了这一局面,北方战事不断,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使唐朝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尤其是北方,而南方在长江天险的保护隔离下,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古代科举考试,南北方考生的成绩差异究竟有多大? - 天天要闻

和平与稳定是文化的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尤其是到了宋朝时期,经济中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可以说是基本完全转移到了南方,这使南方地区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而江浙一带也变成了富庶的代名词。

也正因如此,南方的科举成绩远远地超过了北方,占据了绝对优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