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还是傻子?鲁迅之子周海婴自嘲,我可能出生时被夹坏了脑子

2019年12月06日03:00:29 历史 1036


名人的后代,生活是怎样的呢?

各种关注一定是少不了的了,尤其是如果你还是作为优秀名人的后代,那么无形之中,民众投射到你身上的期望和要求,也会比一般人更高。

对于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来说,大半生,他都活在“鲁迅之子”的影响下,但是与此同时,给他带来的并不是无数耀眼光环,反而是重重压力。

天才还是傻子?鲁迅之子周海婴自嘲,我可能出生时被夹坏了脑子 - 天天要闻

比如大文豪鲁迅的儿子,怎么能不写得一手好文章,不视金钱如粪土呢?事实上,周海婴就是对文学不太感冒,在回忆录《鲁迅与我七十年》里,讲到自己在读书作文上的愚钝时,他很有些无奈地说起自己,从小背诵古文就有点困难。

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自小体弱多病加上得了哮喘,有一段时间,周海婴甚至无法接受正常的教育。而一时之间,关于鲁迅之子竟连学校的基本课业也跟不上的传言,又甚嚣尘上。

周海婴压力甚大,他甚至有点自嘲的说,当初母亲生自己是高龄产子,因为难产被产钳夹了脑袋,可能是就此夹坏了脑子。这样的话语,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好笑,可是当事人自嘲的语气下,却是满满的心酸。

这名人之子可不好当,除了学业上的管束,无拘束的生活,也是一种奢望。

周海婴7岁这年,父亲鲁迅便因病辞世了。此后,周海婴不得不过着单亲的生活,后来一直到成年,他都只能与母亲一人相依为命。而糟糕的是,当时环境不稳,孤儿寡母的,他们过了一段很动荡的岁月。

天才还是傻子?鲁迅之子周海婴自嘲,我可能出生时被夹坏了脑子 - 天天要闻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彼时经常有国民党特务在许广平和周海婴寓所周围,他们假扮成贩夫走卒对他们进行监视,使他们的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中共只得暗地里把他们转移到香港,于是,周海婴的幼年生活,几乎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中。鲁迅之子的名头,反而让他比同龄人的生活更多了一些艰难。

有时连自己的兴趣,也不能保有。

他很喜欢无线电技术,十几岁的时候,还用自己的压岁钱,报考南洋无线电夜学,考取了业余无线电执照,并在自己家里玩起了无线电台并架起了天线。

然而没过两天,就接到上头的指令,让周海婴拆掉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家往来的人很多,怕引起国民党注意。周海婴只得怀着浓浓的不舍,把东西拆掉。

后来,他对桥牌产生了兴趣,看到同学在玩的时候,争论了几句,结果“鲁迅的儿子不好好读书,一心打桥牌”的传言又传了出来,甚至还有上级找周海婴谈话,要注意影响。

天才还是傻子?鲁迅之子周海婴自嘲,我可能出生时被夹坏了脑子 - 天天要闻

怎么说呢?相当于你周围的人都可以畅快无拘束的生活,自由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只有你,玩个手机也是要被拉出去谈话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周海婴再也没有任何的文娱活动。

长时间的压力之下,让周海婴终于从心底发出了呐喊:我要做自己。一生那么长,他不想永远都活在鲁迅之子这个称号上,他也想有自己的追求和想法。

好在,母亲许广平也非常支持他,她说,你父亲早就说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和外界对周海婴的高要求不同,他的父亲鲁迅,从始至终,都只想让他做自己,没有因为他的父亲是鲁迅,就有什么不一样的要求,做个普通人就好了。

于是,他放心大胆的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头扎进无线电的领域里,偶尔还搞搞摄影,他成了这个领域的专家。虽然无线电和文学没什么关系,但他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天才还是傻子?鲁迅之子周海婴自嘲,我可能出生时被夹坏了脑子 - 天天要闻

甚至于,他打破在他身上的道德束缚,谁说鲁迅之子就不能爱钱呢?鲁迅的文学作品,版权全部交给国家。作为鲁迅家人,他们并未获得版权费。

1981年开始,周海婴便以“将鲁迅版权交给国家并非个人真实意愿”为由,向人民日报追讨此前答应设置“鲁迅文学基金”的30万鲁迅稿酬,在诉讼中,周海婴还提出此前上缴给国家的另4万多元鲁迅稿费也应归自己所有。他还声称自己对鲁迅著作的稿酬,保留自己的支配权。

这场官司打了十几年,最终,周海婴赢得了钱财,却失去了名声,也在世人眼里留下了鲁迅之子很爱钱的形象。或许,大家也认为,他没有继承到父亲的才学,却坚持继承了父亲才学的盈利。

对此行为尚不做评判,只是,能够脱去外界的枷锁,不顾世人评判,勇敢去做自己,周海婴这样的行为,倒也不失为勇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 天天要闻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付出和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于湖南长沙的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人们以此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 天天要闻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这是一次偶发的战果,也是一次必然的胜利。文 | 朱国顺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评审会,研究确定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方案。参加竞标的分别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强6改方案。讨论时气氛有些沉闷。会议间隙,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问参加评审的成都611所专家宋文骢:你...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 天天要闻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21日,北京市侨联、丰台区侨联、王颖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抗战相关实物资料。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国归侨飞行员马鸿安的信汇委托书和汇款副收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此次捐赠的实物包括:古巴“旅古华侨抗日后援总会”代销的民国26年救国公债伍圆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