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2019年10月11日01:25:08 历史 1116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小学一年级课文中,故事是这样描述的: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寥寥一百多字,司马光机智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受课本启蒙影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我们从不质疑他的真实性。马光砸缸的故事脱胎于蒙古学者蔑里乞·脱脱主编的《宋史》,原文如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通过这点史料,对比课本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砸缸的疑点。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首先,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我国文字向来以严谨精准著称,缸就是缸,瓮就是瓮,两者是严格区别的。一般认为,两者都是盛放物体的容器,但敞口为缸,收口为瓮。一方面,人掉进缸内,容易爬出来,而瓮则比较困难,我们说的“瓮中捉鳖” “瓮天之见”以及“瓮城”就是这个意思。如此看来,《宋史》用“瓮”是比较贴合实际的。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看,如收藏家马未都所言,宋代并没有锻造敞口深腹大缸的技术;相反,古人制作收口大陶瓮的技术比较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就曾用瓮一类的陶器埋葬幼儿和少年,是为瓮棺葬。可见,瓮的体积之大。笔者揣测,为了便于理解的原因,后人将瓮改成了缸,因为明代时深水大缸已出现了,说成缸也就符合常理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次,司马光砸缸时只是一个稚童,他的事迹为何能流传千古呢?司马光砸缸时只有7岁。司马光出生1019年,砸缸时应是1025年。而《宋史》写于300多年后,时间跨度比较大。这就给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一,普通小孩子砸缸,大家夸赞一番了事,司马光一砸则震动京洛,甚至人们还作画《小儿击瓮图》。这应该和司马光的家世有关。司马光的父亲是光山县令,据说司马光的名字也是由光山县而来的,后来又做了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他的祖父司马炫曾做过耀州富平县令,名气也很大。他的远祖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可见,司马家族是累世名家,虽算不上大家,但名气是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传播应该和其家世有关。

其二,司马光生前声望极高,不仅官居宰相,而且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也不排除他的支持者对砸缸故事的大肆炒作。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三,司马光死后,北宋僧人惠洪写了本《冷斋夜话》的小说,里面记载了“司马温公故事”,就有砸瓮救人的详细描述。这说明同时代的后人也是认可司马光的

其四,从《宋史》对司马光的评价(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来看,脱脱对司马光也是推崇备至,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载于史料。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综合来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除了弘扬美德之外,应该少不了当时各种力量的推动。但这其中,也会让人质疑故事本身。历史没有真相,有时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足够了。“司马光砸缸”想必就是如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天天要闻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名单,其中决定任命孙简为吉林省副省长。孙简孙简,男,197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闻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庆功宴上,朱元璋亲手为汤和斟酒。当酒液注入金杯时,这位曾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的元勋却悄然离席,伏地叩首:"臣年齿已衰,不堪重任,请陛下怜臣老朽。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闻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3日消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李春良(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李春良,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历任中组部地方干部局干部,中组部...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 天天要闻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聂贵花 近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廖汉威、英国伦敦的陈润明及其侄女--来自奥地利的陈万玲,三位身处不同国度的观澜华侨后代,怀揣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寻亲的渴望,踏上了回国寻亲之路,其中陈万玲仅持有一张1962年拍摄的奶奶照片。在观澜侨联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也见证了观澜侨联创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 天天要闻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日前涉及历史问题相关言论提问。林剑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中国和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鲜卑贵族用家族血脉编织出一张覆盖三个朝代的权力网络。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国,却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册留下印记,三个女儿先后成为皇后,两个外孙开创盛世王朝,连曾孙都缔造了被后世称颂的治世。他就是被称为“史上最强岳父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 天天要闻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据日本广岛县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上午,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广岛市南区的广岛大学霞校区一处拆迁工地,地下发现了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警方已在现场确认到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并在现场周边设置了限制区域。据警方消息,该物体长约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相关方面正在确认该物体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据了解,广岛大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