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2019年10月11日01:25:08 历史 1116

世人皆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小学一年级课文中,故事是这样描述的: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寥寥一百多字,司马光机智勇敢的形象跃然纸上。受课本启蒙影响,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我们从不质疑他的真实性。马光砸缸的故事脱胎于蒙古学者蔑里乞·脱脱主编的《宋史》,原文如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通过这点史料,对比课本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司马光砸缸的疑点。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首先,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我国文字向来以严谨精准著称,缸就是缸,瓮就是瓮,两者是严格区别的。一般认为,两者都是盛放物体的容器,但敞口为缸,收口为瓮。一方面,人掉进缸内,容易爬出来,而瓮则比较困难,我们说的“瓮中捉鳖” “瓮天之见”以及“瓮城”就是这个意思。如此看来,《宋史》用“瓮”是比较贴合实际的。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看,如收藏家马未都所言,宋代并没有锻造敞口深腹大缸的技术;相反,古人制作收口大陶瓮的技术比较发达,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就曾用瓮一类的陶器埋葬幼儿和少年,是为瓮棺葬。可见,瓮的体积之大。笔者揣测,为了便于理解的原因,后人将瓮改成了缸,因为明代时深水大缸已出现了,说成缸也就符合常理了。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次,司马光砸缸时只是一个稚童,他的事迹为何能流传千古呢?司马光砸缸时只有7岁。司马光出生1019年,砸缸时应是1025年。而《宋史》写于300多年后,时间跨度比较大。这就给人们很多的想象空间。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一,普通小孩子砸缸,大家夸赞一番了事,司马光一砸则震动京洛,甚至人们还作画《小儿击瓮图》。这应该和司马光的家世有关。司马光的父亲是光山县令,据说司马光的名字也是由光山县而来的,后来又做了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他的祖父司马炫曾做过耀州富平县令,名气也很大。他的远祖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可见,司马家族是累世名家,虽算不上大家,但名气是有的。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传播应该和其家世有关。

其二,司马光生前声望极高,不仅官居宰相,而且编纂了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也不排除他的支持者对砸缸故事的大肆炒作。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其三,司马光死后,北宋僧人惠洪写了本《冷斋夜话》的小说,里面记载了“司马温公故事”,就有砸瓮救人的详细描述。这说明同时代的后人也是认可司马光的

其四,从《宋史》对司马光的评价(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来看,脱脱对司马光也是推崇备至,将流传于民间的故事载于史料。

司马光只是一介孩童,砸缸救人为何能流传千古? - 天天要闻

综合来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之所以千古流传,除了弘扬美德之外,应该少不了当时各种力量的推动。但这其中,也会让人质疑故事本身。历史没有真相,有时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足够了。“司马光砸缸”想必就是如此。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