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2021年09月14日18:23:23 历史 1632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我这一生唯一对不起的人就是我的父亲了,他对我几乎是有求必应,我却背叛了他。我不是他的好儿子,但我是祖国的好儿子。

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娶了7房太太,51岁老来得子,对幼子宠爱有加,以至于幼子九岁还不会系裤子,这个孩子就是张梦实

在动乱时代下出生长大的张梦实,即使有父亲建造的温室给予他庇护,但身处在政治旋涡中,他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政治敏感性

在幼小的张梦实心中,父亲的形象是凛然伟岸、保家卫国的正面形象。穿着军装,戴着奖章父亲一度是他的榜样。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1928年,张作霖重伤身亡,日本趁东北群龙无首之时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武力侵略中国,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艰难抗战。

在张作霖的七个拜把子兄弟中,只有张景惠投靠了日本人。

“九一八”事件后,整个东北笼罩在阴森恐怖的氛围中。张梦实记得,那段时间,周围的所有人都神情紧张,担忧着未来,朝不保夕的日子随时会到来。家里非常压抑,奴仆们走路都是静悄悄的,但家里又是热闹的,客人很多,往往是送走一波又来一波。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父亲的脸上也没了往日的笑容,脾气也变得不好了,虽然他对我疼爱依旧,但我能感觉出来,他很苦恼,像是要做什么至关重要的决定。

不久,我就知道了。回到学校后,同学开始对我指指点点,往日跟我玩的好的小伙伴也不理我了,有的甚至直接说我是“汉奸的儿子”“卖国贼”。

我嘴上反驳说:“我不是”。可我心里知道父亲就是做了汉奸,他出卖了人民。

反抗的种子从小在张梦实心中种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致力于国民经济体系建设,各方面优于中国,俄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散布在中华大地。当时的哈尔滨处在上层社会的家庭流行给孩子请俄文家教,学习俄国先进知识。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作为伪满国总理的儿子,张梦实也有一名俄文老师,这名老师给他灌输共产主义,反压迫,反剥削,自由民主的观念。这些信息让张梦实内心火热,中国也可以得到真正的解放,他要做点什么。

通过离家出走抵制父亲“做汉奸”的行动失败后,在堂兄丁非的建议下,张梦实产生出国留学的念头,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他为了“走出去”绝食逼迫家人同意。

虽然不舍得,张景惠还是同意了张梦实留学的想法。他把张梦实安排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拜托在同校的丁非照顾。张景惠对这个儿子真是煞费苦心啊,为了让张梦实在日本生活得如鱼得水,他还辗转之下求得东条英机做张梦实在日本的监护人。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东条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希特勒墨索里尼齐名的三大法西斯头目之一,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侵略亚洲的首要战争罪犯之一。如果说之前张景惠投靠日本方面是为了维护其政治地位保证家人安全的妥协,那么,与东条英机的交好,就是主动的靠取,是真正的日本人的走狗。东北人民的沉重灾难,理论上都是由张景惠造成的。

1940年,入学之初,张梦实就注意到堂兄总会背着他同一些学生遮遮掩掩的联系,他好奇问堂兄:“你的同学怎么不介绍给我啊?”堂兄答道:“我跟他们不熟。”就不了了之了,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就做得更隐秘了。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在张梦实的连番追问下,堂兄告诉了他,那些都是“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的成员,并且引导他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了解国际政治局势,苏联先进社会制度,引领他向社会主义靠近。

“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是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组织成员大多是在日本留学的,反抗家庭的伪满国的领导子弟。一群被亲日的家长送到日本表示亲日态度的热血青年在一起,互相学习,鼓励。在亲情与大义面前,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救国的路线。这恐怕是那群伪满国官员怎么也想不到的事情。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成立之后十几年都没有暴露。由于其成员的特殊性,他们周游在伪满洲国政要身边,从而获得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情报,被称为中共情报史上最成功的的情报网。

张梦实在日留学期间,经常利用回国探亲的机会,搜集马列相关书籍,供大家阅读。这些书当时在日本严格禁止出售卖。每次从国内返回日本,他都会去探望东条英机夫妇,与之搞好关系,借机探听情报。

有一次张梦实返回日本的途中,遭到了严格的盘查,他行李箱的最下面藏有情报,如果被日本士兵发现可不得了,势必会影响行动的顺利进行,他本人也会被抓走拷问。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他苦思该怎样蒙混过去,紧张的不行,手里出了一层汗,日本兵翻了翻他行李中的衣服,接着看到了衣服下面写给东条英机夫人的信,就没再多搜查,把行李递给了他放行了。虚惊一场,蒙混了过去。

后来,张梦实被组织安排,潜伏在他父亲张景惠身边。这一决定,使他内心备受煎熬,一面怀着对父亲的愧疚,一面是心中的理想,无论放弃哪一方,都是刮骨之痛。那天,张梦实走在哈尔滨的街头,放眼望去,街头上,日本士兵们扯高气扬,中国人民小心谨慎,此情此景,让我痛下决心。当晚他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醒来,他利用学习的借口到张景惠的总理办公室,主动跟张景惠缓和关系,与他一起吃饭,嘘寒问暖,下班的时候殷勤的帮他拿公文包。从他投靠日本以后,张梦实再也没有这么亲近他了,由此也就默许了张梦实在他办公室的进出,可他不知道,这一切是张梦实为了窃取有用的情报。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在外,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做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浪荡公子。这个形象给了他很好的掩护。他成功接近谷次亨,和他成为了“好兄弟”。这是他最新目标,

谷次亨,任鸦片禁断委员长,一心一意的为日本人服务,肆意进口鸦片,卖给中国底层百姓,为日本人敛财。一位禁断鸦片的领导,干起了残害中国百姓的事,多么可悲啊。令人讽刺的是松本还称赞谷次亨为整个关东地区最忠诚的中国人。

同时,谷次亨还是东北的一个神秘组织“火曜会”的成员,有机会参加“火曜会”的会议。这个组织是日军军官商议重大事情的地方,凡是这个组织下达的决策,溥仪这个伪满国的皇帝也无法反对,只能认命的做个“傀儡”,在文件上批下执行二字。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谷次亨深受日本人信赖,他也以此为荣,经常向身边的人炫耀。张梦实面对这样一个大汉奸忍住内心的厌恶,对他刻意讨好,笑脸相迎,听着他的丰功伟绩,那一件件都是对百姓的迫害啊,张梦实恨不得用水冲耳朵,洗去这些污垢,又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几次三番,在谷次亨的吹嘘中倒也探听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为了安全传递从谷次亨处探听而来的“秘事”,张梦实想到了一个隐秘的方法。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他在钱包里放一张张景惠的照片,每次得到有效信息,就用特殊的方式写在照片后面,接受人用特殊药水涂抹就能看到,还能销毁信息,反复利用,就这样,张梦实成功的潜伏了下来。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在希特勒“闪电战”的攻势下,很快苏联大片领土被攻占,苏联战况惨烈,急需调兵回防。被称为“马来之虎”的日军山下奉文是率部队的去向成了关键,这关系着斯大林对安排在远东的重兵的布置,先前斯大林收到情报山下奉文的部队要入侵东南亚的消息,可是他犹豫不决,不敢轻易下令,生怕被日德形成包围之势,这样莫斯科危已。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于是他请求中国方面情报支援。这个任务被派给了张梦实:一周之内查明山下奉文的去向。

张梦实每天假借学习之名,请求张景惠查阅他办公室的文件。张景惠对他毫无怀疑,欣然同意了,但也是把基本的文件供他翻阅。这天张景惠被人叫了出去,张梦实确定父亲走远后,赶快翻阅机密文件。几天下来,很快留意到两份机要文件:山下奉文辞去满洲防卫军司令职务;关东军的精锐部队开始南下集结。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他判断出山下奉文南下了。他把这个消息传递出去。斯大林收到后,紧急调兵,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气焰,对扭转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形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3年,日本本土受到美军轰炸,张梦实结束了留学,回到了国内。正式开始了其惊心动魄的潜伏生涯。他利用自己的贵公子身份,在伪满国干部中安插我党人员。

在苏联红军攻占东北时,张梦实为了不暴露身份也能接触苏联红军,与苏军“长春城防司令部”建立了联系,他利用自己丰富的俄文知识做俄文翻译,并利用自身人脉,为东北的战后建设出了不少力。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偶然的机会,张梦实得知伪满国政要策划逃离长春。这些人绝对不能放走,他们要为犯下的罪行承担处罚,但这些人里面,有张景惠,他该怎么做呢?

正如大家想的那样,他向苏联红军方面报告了这一消息。1945年8月30日,苏方在张景惠家中将其抓住,其他人在逃离不久后,全部被抓获。随后被以随同翻译的身份与伪满国政要一起关押在伯力监狱。

五年监狱生活,刚开始,张梦实心里极度不平衡,他没有做卖国贼,还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要作为罪犯关起来。他向管理人员申诉:“我是学生,为什么要抓我?”得到的回答是现在事情太多,没办法关注到小人物。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就这样,即使度日如年,也不得不待下去。张梦实很快转移了注意力,他发现被抓后张景惠苍老了不少,一下子从身居要职,到寄人篱下,极大落差让他垂垂老矣。

从小到大,张景惠对张梦实宠爱有加,但两人真正相处的时光并不多,主要是张梦实毫无目的的跟张景惠享受父子之间的亲子时光的机会很少,之前他是“别有动机”的亲近张景惠。

在伯力监狱的日子焦虑、苦闷又辛苦,但却朴实。张梦实与溥仪等几个年轻人,腌制白菜、摘葡萄做果酱。这些都是他们以前不会做的,现在亲自动手,丰衣足食。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白天劳作,晚上睡觉前,张梦实向张景惠交代一下今天的劳动,张景惠会关心地问他:“累不累啊?”,父亲的挂念是他度过这段艰苦日子的动力,同时张梦实也是张景惠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1950年,张梦实作为第一批战犯遣送回国,在沈阳监狱收受监。在这里他得到了解救。出狱后,他在抚顺战犯管理看守所任职。

1950年8月,第二批遣返战犯名单中有溥仪和父亲张景惠等人。面对回国,这批战犯都认为会被处决,情绪崩溃,不肯配合管理。

管理所领导特地找到张梦实,想让他出面安抚一下这些人的情绪。见到张梦实还活着,溥仪等人心中大定,他门不会死了,接着他们注意到张梦实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服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梦实是安插到他身边的“卧底”。

张梦实:豪门少爷抓父亲入狱,陪溥仪坐牢 - 天天要闻

众人齐把目光转向张景惠,瞧见他吃惊的神情,得!张景惠都不是他儿子是共产党员啊。不止张景惠不知道,作为张梦实妻子的徐明也不知道。

一名没有经过特训的青年学生,加入了我党,潜伏十几年都没有暴露,这在潜伏史上亦是一次壮举。

后来,张梦实公开了他的身份,并申请改名“梦实”,为梦想实现之意。

“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把幸福抢过来”。这是所有有志向青年的豪言壮语。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新生的张梦实对自己一生的肯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