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滑州(十)隋末风云变、滑浚群雄起(2)
公元581年,杨坚在长安称帝建立隋朝,是为隋文帝。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在杨坚建立隋朝之后,终于结束。由于南北朝时期的大动乱,行政区划也是相当混乱。583年(开皇三年),隋朝将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地方管理改为州、县两级。开皇九年,在滑台城设置杞州,七年后的596年(开皇十六年)杞州改为滑州,下辖白马、灵昌、卫南、濮阳、封丘、匡城、胙城、韦城、离狐九县。606年(大业二年)滑州改称兖州。第二年兖州又改称东郡。
滑州被隋炀帝改成东郡后的第四年611年,开始举国远征高句丽。此前他亲自发动全国上下做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从全国一百九十个郡征集了很多粮食和兵器,五万辆运送物资的车排满了路途。大运河中塞满了几万只船,简直到了船首连续船尾,连水面都看不见的程度。
只可惜如此壮大的场面,却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血泪之上的。为了征收到足够多的军粮,强行收刮农民的口粮,此刻的在黄河沿岸与中国南方,又一再产生天灾,官员又贪污腐化,致百姓的生死于不顾。如此,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势在必然!
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南)人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便是其中发展较大的一支。
翟让(6世纪-617年)武功高强有胆略,初任东郡法曹,后来因犯罪该当被处死。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寻常,于是在夜里悄悄对翟让说:“翟法司,天时人事,也许是可以预料的,哪能在监狱里等死呢?”翟让又惊又喜,说:“我如今就好比关在圈里的牲口,生死只能听从黄曹主的吩咐了。”黄君汉念其忠勇,当即给翟让打开枷锁,释放翟让。翟让再三拜谢,说:“我蒙受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但曹主您怎么办呢?”流下泪来。黄君汉发怒道:“我本以为你是个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才冒死来解救你,你怎么却象儿女子弟一样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你就努力设法逃脱吧,不要管我了!”于是翟让逃亡到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设立瓦岗寨。
与翟让同郡的单雄信,骁勇矫健,擅长骑马使矛,他招集年轻人前去投奔翟让。离狐人徐世勣家在卫南,十七岁,有勇有谋,也前来投靠翟让,他们以瓦岗为根据地,故称瓦岗军。
徐世勣劝说翟让:“东郡对于您和我都是乡里,那里的人大都认识,不宜去侵犯他们;荥阳、梁郡,是汴水流经的地方,我们可以劫行船商人旅客,足以自给。”翟让同意他的建议,于是就率众进入荥阳、梁郡的境界,劫公私船只,因此供给充裕,来归附的人越来越多,徒众达一万余人。
大业十二年(616年),贵族出身的李密,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后,投奔瓦岗军。 李密前期较有政治眼光,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扩大影响。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首先攻取荥阳。
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向东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关。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朝的大粮仓洛口仓。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可见,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
面临强大的瓦岗军,荥阳太守杨庆无可奈何,隋炀帝特派“头号名将”、“威振东夏”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李密认为张须陀勇而无谋,遂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接战,佯败而北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张须陀紧跟翟让十余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李密伏兵四起,隋军陷入重围。张须陀本来掉以轻心,更加突如其来的强兵,使他措手不及,战败被杀。这次失败,隋军“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可见,这次瓦岗军的胜利是对隋炀帝政权的沉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