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后黄村做法载入《中国共产党简史》

2021年06月11日21:49:44 历史 1016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日前,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正式出版,该书是全党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历史的重要读物,是党史学习教育指定书目之一。书中第十章第二节收入了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村村民在古民居“流转”村民监督讨论会上举牌表决的做法,这不仅是后黄村民的光荣,而且是莆田人民的骄傲。

据介绍,2015年3月26日,西天尾镇后黄村举行古民居“流转”村民监督讨论会,村支部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及村民代表共28人经过讨论和现场勘查,一致表决通过用村集体资金购买一栋建于1928年的华侨古民居,此举体现了后黄村在民主监督下,群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盘活古民居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留住乡愁强烈的爱乡意识。后黄村曾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中国最美乡村”、“国家级AAA景区”、“省级生态文化乡村”、“省级传统村落”等荣誉称号,2018年12月后黄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知名华侨乡到旅游景区,这一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后黄村加大投入保护性开发的成果。

骄傲!后黄村做法载入《中国共产党简史》 - 天天要闻

后黄村历史文化深厚,地缘文化独特,具有鲜明的民居文化、侨乡文化和双拥文化。全村民房有70%以上为传统莆仙民居“红砖墙”,有数十栋明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与古建筑保存较为完好。红砖主厝,砖石间砌。这是受南洋建筑、外来宗教等多元文化因素影响使后黄的民间建筑风格既有浓浓的莆仙风骨,又充满南洋特色,使之享有“南洋风情,梦里老家”的美誉。

走进后黄,可以让人感受浓浓的文化韵味和“近乡情更怯”的乡愁情结。村道边有座百年碉楼,广场东北面的龙华书院、炮台、祠堂,北面的桃源社,南面的妇产医院等都是距今近百年的古建筑。作为“荔城区华侨第一村”的后黄,旅居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有上百位,被誉为印尼“国宝”的“世界羽坛天皇巨星”林水镜的祖籍就在这里。

多年来,后黄村有越来越多村民移民海外或定居城里,从而导致房屋闲置的现象比比皆是,其中部分古民居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损。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当地闲置的古民居,后黄社区通过购买、租赁等流转形式来盘活这些“乡愁资源”。他们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将村里有特色的华侨古民居进行修缮,将其改造成客栈和各种活动场所。

已建成的莆阳民俗馆分为生产工具展示区、生活场景区、多媒体展示区和民俗表演活动区等四个区,19个板块,室内恢复原来乡村百姓生产生活场景,力求给每个市民带来“返朴归真”的感受。

而家风家训馆则遴选了19个家族最为优秀的家规家训,深入挖掘家规家训中德治思想,让崇德重礼与遵规守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近年来,来后黄村游览的客人日益增多。后黄俨然成了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来源:莆田晚报 记者 钱碧云

责编:林红霞

编审:严绍香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
延安初印象,宝塔山远眺,延安大礼堂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 天天要闻

延安初印象,宝塔山远眺,延安大礼堂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人文旅行达人/小众秘境星探/徒步旅行家买了最早一班从西安到延安的动车,开启红色之旅。上次到西安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早上来到站前广场,仍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但车站内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前厅两侧的一至二层,分别停放着东风4和复兴号、以及前进蒸汽机车与和谐货运电力机车,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