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2019年09月05日05:27:04 历史 1354

给阿姨倒一杯卡尔卡诺~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自打1886年法国人用上无烟火药弹之后,一票欧洲国家也开始跟风用无烟火药替代黑火药,子弹口径也缩减到八毫米及以下。作为欧洲一票列强中最逗逼的一个,意大利王国怎么可以缺席?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1890年,意呆利首席技师萨尔瓦多·卡尔卡诺都灵兵工厂于参照着意大利面点师傅的擀面杖,设计出卡尔卡诺M1891步枪。用以替代奇葩的10.4 x47R口径M1870维特里黑火药步枪。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卡尔卡诺步枪长1,285 mm,在当时步枪里算标准偏上(但卡尔卡诺杂七杂八的卡宾型号就短了),也许是南欧人普遍短♂小,这也导致卡尔卡诺M1891步枪子弹较小。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6.5*52mm卡尔卡诺弹和7.92mm毛瑟弹的对比,真♂细。这是当时最弱鸡的制式全威力弹,直到几年后才被更弱的本子6.5*50mmSR有坂弹抢了头把交椅。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以上分别为美帝.30-06、德棍7.92*57、腐国.303、俄毛7.62*54R、意面6.5*52、本子6.5*50SR)

卡尔卡诺步枪是由漏夹供弹,这个漏夹又借鉴了M1888委员会漏夹的设计,但傲娇的意大利怎么会向德二帝国低头呢?我们知道M1888是五发,而意大利加了一发...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而之前的维特里步枪四发装夹,卡尔卡诺六发漏夹,意大利人不会数5。G胖不会数3是和他们学的?)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卡尔卡诺步枪采用了独特的渐进膛线(接近枪口缠距越短,弹头转速越来越快),该枪精度良好。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意大利人对弹药管理混乱,卡尔卡诺弹火药来源不一,所以卡尔卡诺初速从600米到750米每秒,弹道也因此很随机...打不打的中人都看运气。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这几个意呆利士兵拿着的就是卡宾型,一看就没睡醒)

1914年意大利士兵抄着卡尔卡诺步枪上了战场,然后华丽丽的反水了成为了战胜国~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而一战后,一部分卡尔卡诺就当作剩余物资卖给了中国。我们在抗战照片中看到他也不用奇怪。而到了一战后在意属北非(1924-1934年)、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1934年)的时,意大利人在欺负非洲黑蜀黍过程中发现6.5mm卡尔卡诺子弹杀伤力不足(约翰·肯尼迪:我觉得够了啊),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意大利人寻思着扩个口吧~但这帮南欧矮子觉得扩大到7.62mm太没个性了,于是1938年满脑子橄榄油的呆子们就异想天开将6.5mm卡尔卡诺扩口到意大利特色的7.35mm(右)。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而部分7.35卡尔卡诺弹头里面前铝后铅的结构,使重心后移,击中目标后会剧烈翻滚。而且后部的铅在射中目标时还会挤压前边的铝,让其胀裂~ 破壳变形,Emmm,这酸爽~(英国人.303 MK VII:好像有人抄我?)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起初7.35*51卡尔卡诺子弹配合改进过的卡尔卡诺M38步枪使用。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装备这一批M38的意呆利士兵大多数后来配合元首“巴巴罗萨”行动的入侵苏联去了。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而二战吃紧后,意大利人手忙脚乱还哪有时间全面换装7.35口径?而且仓库里还堆着大量的6.5,所以到了1940年,又统统换回了6.5mm口径,这批枪就是M91/38。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四倍镜M91/38,美国总统的选择)

另外,在1937年,日本和中国开战后,德意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于是日本陆军向意大利购买了改成使用6.5*50mmSR有坂弹的卡尔卡诺M1891,本子将其命名为意式步枪。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上,意式,下,卡尔卡诺)

没想到,本子被意呆利人狠狠坑了一把,这批卡尔卡诺结构的步枪不仅在闭锁强度上比不上日本自己的三八式,意呆利的制造加工也很渣。日本陆军看了他一眼,丢给了海军,海军看了一眼,丢给了港口的旱鸭子和看仓库的大爷用。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1943年盟军登陆西西里之后,意大利人又反了水,混成了战胜国,而卡尔卡诺擀面杖统统充公。开始用老李,再到后来加入了北约学美国爸爸打加兰德。

陪着意大利两次反水胜利,日本人都不要的卡尔卡诺步枪故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 天天要闻

袁隆平逝世四周年,今天他的墓前摆满了鲜花……

4年前的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与世长辞袁隆平院士一生都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的付出和贡献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深切缅怀袁隆平院士!”5月22日一早位于湖南长沙的袁隆平墓前摆满了花篮和花束人们以此表达对袁隆平的思念袁隆...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 天天要闻

新民一周 | 歼10为何一鸣惊人

这是一次偶发的战果,也是一次必然的胜利。文 | 朱国顺历史的必然性,常常是以偶然的方式表达出来的。1982年2月,航空工业部召开评审会,研究确定中国新一代歼击机方案。参加竞标的分别是沈阳601所的歼13方案和南昌650所的强6改方案。讨论时气氛有些沉闷。会议间隙,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问参加评审的成都611所专家宋文骢:你...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 天天要闻

北京市侨界捐赠华侨抗战实物资料

中新网北京5月22日电 21日,北京市侨联、丰台区侨联、王颖女士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抗战相关实物资料。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国归侨飞行员马鸿安的信汇委托书和汇款副收条。(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此次捐赠的实物包括:古巴“旅古华侨抗日后援总会”代销的民国26年救国公债伍圆券、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汇款给美...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 天天要闻

一棍三用!冯玉祥“打军棍”里藏着怎样的治军奇招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人称“布衣将军”。生于直隶青县(今河北沧州沧县),后随父到保定(今河北保定),因父亲是下层旧军官,冯玉祥实际上是在军营中长大,未满十六岁就入了伍。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起义,势力逐渐壮大,直至后来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 天天要闻

如果苏联晚解体几年,俄罗斯对于中亚的同化,可能就成功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差点成了苏联的“副总统”,却悄悄把哈萨克从“俄语帝国”里抽了出来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1991年夏天,苏联还没散,莫斯科那边在考虑设个“副总统”职位。圈里人都知道,那个位置本来是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匈奴的“生物战”有没有可能才是霍去病暴卒的原因?

公元前二世纪中叶,在亚欧大陆上,汉匈两大帝国的战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汉武帝元狩年间,一位年轻将领的迅速崛起和突然陨落,深刻影响着这场百年战争的走向。当我们把《史记》《汉书》和出土的汉简相互印证,便能揭开霍去病暴卒背后的一些蛛丝马迹。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 天天要闻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国、巴西、墨西哥和西班牙新增遗产地

近日,中国德清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鼎白茶文化系统和什川古梨园系统以及巴西马黛茶传统农林兼作体系、墨西哥重要粮食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祖传保护体系、西班牙兰萨罗特岛独特火山景观农业体系正式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办公室主任卡维·扎赫迪指出:“目...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 天天要闻

缅怀!袁隆平逝世四周年,家人在墓前种下22株向日葵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从此,春种秋收都和怀念有关。“袁院士生前是一个很阳光、很快乐的人,常常说,做人要向阳而生。”5月21日,湖南唐人万寿园袁隆平院士墓前,其家人种下了22株向日葵以示怀念。袁隆平的侄儿袁景辉告诉记者,5月22日是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闻

“美女书记”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林虹(副厅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浙江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日前,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林虹作出逮捕决定。公开简历显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温岭人,参加工作后长期在浙江台州任职。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