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❶ 奸近杀
5月15日,国家卫健委通报了董某莹事件的调查结果,证实了董小姐在协和4+4试点班招生过程中造假,其博士论文抄袭,并撤销了董小姐的学历学位和医师资格。至此,董小姐及其家族苦心积虑铺就的镀金仪式,就此分崩离析。
果然,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有网友称,应该给中日友好医院的肖某发放一枚一吨重的勋章,或者给肖某的妻子封圣,以表彰他们“拔起萝卜带出泥”、让董某东窗事发。
也许若干年后,终日郁致的董某会痛恨这起因桃色新闻导致的大溃败,会如祥林嫂一般唠叨“管不住下半身的人,管不住下半生”之类的心灵鸡汤。
甚至于,董小姐还会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拾取“奸近杀”的糟粕:
王小波说,清朝笔记小说中记载了一则故事,有位才子在后花园散步,饶有兴致地观看一对蚂蚱在交尾。忽然从草丛里跳出一个花里胡哨的癞蛤蟆,一口就把正在办事的两只蚂蚱给吞了。
才子如一盆冰水从头浇下,突然领悟了一个深刻人生的道理:奸近杀。
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就有一条反婚外恋、反通奸,还反对一切男女关系(不管它正当不正当)的伟大主线,道学家们和教育工作者由此编排了“色是刮骨钢刀”的警醒小故事,把一切失败归咎于裤裆里的那点事。
这显然是可笑的。因为董小姐的“不幸”根源于撒谎,尤其是撒1次谎可能要用100个谎言才能圆回来,董小姐从小学起就崭露可疑的艺术天赋(参见《协和董小姐劝诫大学生:普通人职业规划的目标,是去整点薯条》),人生不知隐瞒得有多辛苦,偶尔放纵一次怎么啦?
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小姐因桃色新闻而暴雷,其实完全符合统计学结论——即使这次不因为肖某而塌房,难保董小姐不因为评职称、做课题、发论文…而被曝光吖。
人在江湖漂,怎能不挨刀,这很合理。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2022年深圳发生50辆宾利堵车位时,胡锡进发文称“公职人员及家属须低调做人,不可胡乱显示实力”一样,完全抓不住重点嘛——你让宾利姐躲过这次车位战,难道就不能发生路怒症,怒怼其他车主、行人、交警?
对宾利姐和董小姐这样的“俊杰”来说,低调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实力不允许她们低调啊。

当然,这么宿命论的观点,董小姐是不喜欢的。所以我需要给董小姐讲两一正一反两个小故事,让她不再纠结于烂裤裆引发的惨案。
❷ 我是来读书的,你们要干什么
2024年7月,顶着“才女”光环的李思萱在第47届世界环球小姐大赛夺得深圳市冠军,并收到2024第四届亚洲青年电影节的邀请,入围潜力艺人行列,眼看就要因“智慧与美貌并重”而迎来事业的重大转机,说不定在若干年后获得“德艺双馨”的圈内赞誉。
然鹅,仅仅几个月后,《南方都市报》报道,2025年5月8日,28岁的环球小姐李思萱因早前向香港大学提供假学历,谎称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从而获港大录取修读硕士课程,并擅自修改与伪造毕业证书,被香港沙田裁判法院判其监禁,获刑240天。
李思萱不是第一个因伪造学历而被判刑的,但却是公开报道最火热的,当时她正穿梭于港深,在收到判决后感到事情有些不大对头,但也没在意。当带着假发的法官判处监禁时,她惊慌失措,险些说出:
我是来读书的,你们要干什么!

(一位“美女学霸”的塌房)
公开资料表明,李思萱出生于湖北宜昌,早年随父母定居深圳,后移居香港。
从小到大,李小姐展露出多方面的才华。
例如她在12岁时参加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赢取了二等奖,由此加入中国写作协会,获得“少年作家”的称号;15岁那年,她参加第十届湖北省体育舞蹈公开赛,获得列队舞金奖。
此外,她还精通吉他演奏。有娱乐媒体报道称:
艺术的熏陶,让李思萱从小就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气质。
但蹊跷的是:
这么优秀的李小姐,最终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
不知道她是因为高考没发挥好,不得不屈居于这个二本学院呢,还是因为她留恋该学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总不会是因为同学特别优秀,说话又好听吧?不会吧,不会吧!

2020 年,李思萱在搜狐举办的国民校花比赛中获得深圳市晋级卡,不久就华丽地翻身,入职深圳市某著名的互联网大厂,参与企鹅与上汽奥迪的项目管理。
虽然李小姐在互联网大厂的工作风光无比,但毕竟学历是硬伤。为此她通过中介申请香港大学的硕士。
2021年12月13日至2024年7月19日,李小姐在香港以欺骗手段,即向香港大学职员讹称其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主修语言学,而不诚实地取得由香港大学提供的应用语言学文学硕士课程的教育及教学服务。
据悉,李小姐花了38万元,请中介做了一整套的假资料,从所谓的“毕业证”到伪造的成绩单,从邮件往来到虚假上课记录,全都安排得天衣无缝,中介甚至还安排她上了几节哥大“线上课程”,并通过谷歌相册让她熟悉校园场景。
更骚的是,李思萱在攻读香港大学硕士期间,继续伪造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单,并伪造了一份标记为“优异成绩”的港大毕业证(原证书仅为“合格”)。
2024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各大高校开始依法严打“假学历”现象。
很快,一封举报信被投诉至香港大学,经过调查取证后,李小姐被起诉,最终承认了“以欺骗手段取得服务罪”和“管有虚假文书罪”两项罪名,署理主任裁判官郑纪航称:
被告不诚实取得香港大学学位后,仍进一步管有伪造的毕业证书,并在假的证书上指其成绩优异,贯彻其不诚实行为,认为所认两罪不能全部同期执行,判被告总刑期240天。
香港的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大幅报道,舆论普遍认为:
造假入学,侵占了其他人的公平入学机会;伪造毕业证书,侵占了其他人的公平求职机会,法院的这个判决,是公正公平的。
可见,资本主义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啊。

我们知道,手机厂商发布新品时,往往在标准版之余还发布青春版(较低配置,主打性价比)、pro版(硬件加强)、max版(在屏幕尺寸、电池容量等方面有所加强)、plus版(新增某些功能)、ultra(最顶配的终极版)。它们针对不同消费者,打造全矩阵产品系列。
如果把董小姐视为学术造假产品中的标准版,那么被判入狱的李思萱,其实就是董小姐的青春版。反过来,李小姐没有传出桃色新闻但仍然塌房了,也暗示着董小姐的曝光,是偶然中的必然。
❸ 我全都要
2025年5月12日,在第114个护士节来临之际,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布第50届南丁格尔奖获奖者名单,甘肃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韩琳教授获此殊荣。
南丁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护士,也是护理事业及现代护理教育学的奠基人。她于1854年前往克里米亚战争的一线,服务于前线伤兵,被推崇为英雄。以她名字命名的南丁格尔奖,是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设立并颁发的护理界最高荣誉。
它的评选范围有两条:
1,exceptional courage and devotion to the wounded, sick or disabled or to civilian victims of a conflict or disaster.
(对伤员、病患、残障人士,以及战争/灾难中的平民受害者展示出非凡的勇气与奉献精神)
2,exemplary services or a creative and pioneering spirit in the areas of public health or nursing training.
(在公共卫生或护理教育领域提供标杆式贡献,或展现出卓著的创新与开拓精神)
可见,南丁格尔奖主要面向基层护理人员(尤其是战争、灾难等艰苦场景的一线护士),或者对推动护理有着卓著贡献的人。

在中国,南丁格尔奖的候选人由各省级红十字会推荐,经中国红十字会遴选审核后提交至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参与评选。
根据兰州大学与兰州日报的公开报道,韩琳出生于1979年,中专毕业后成为甘肃人民医院护士,但她入职当年就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其中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在成都),博士于协和(在北京),此后担任医学院教授、院长。
这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
1,韩女士1999年7月中专毕业,1999年9月去成都读书,实际工作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如果考虑到报到与入学准备,很可能没在护士站呆过几天。
2,韩女士从本科到博士,根本无法一边在兰州上班一边去外地读书,博士毕业后又脱离了基层的护理工作。
所以,一个连一天护士工作都没干过的人被包装成全世界护士的典范,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对南丁格尔奖的推荐送审人,向来偏向于基层护理人员。例如2023年南丁格尔奖的7名中国获奖者(陈静、邢少云、刘小娟、甘秀妮、赵雪红、蒋艳、张颖惠),全部都是注册护士,都有着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
央视曾报道获奖者甘秀妮女士,从事护理工作长达41年,先后在急诊科、手术室、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临床一线科室工作,不但工作勤勉,还创立了“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建立的护理工作规范化培训制度已在多家医院得到推广。

当然,有大聪明一直在狡辩。例如他们说,韩女士是中国第一批护理专业的博士,参与了兰州大学护理学院的创建,担任过援藏干部。
但是,这算不算“对推动护理有着卓著贡献”呢?对比该奖项的同类获奖者,例如在孟加拉国建立首个农村公共卫生网络,例如拟定并推动护理标准化流程…韩女士在护理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能不能通过同业评审,似乎值得商榷。
离谱的是,韩女士在担任领导职务与社会工作实践之余,还先后发表了160多篇论文。要知道,医疗领域的论文可不像理论物理、基础数学之类“全靠一支笔”,它需要大量的临床统计数据,这160篇背后的工作量得有多大啊。
那么问题来了,韩女士作为第一线护理人员,怎么有时间完成这么多数据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
而且韩女士这160多篇论文中,只有5篇与基础护理有关。那么她算不算在护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中有卓著贡献?
有网友根据宣传资料整理了韩女士的成就,主要包括:
教授+副院长+人大代表+20年内平均8篇/年的论文产出+5部护理权威专著+6部地方标准主编人+众多社会职务。
这么突出的成就,想必她是个天才学霸吧?
但离奇的是,韩女士在早年似乎并不那么突出:如果说在1995年考上中专还算得上优秀,那么中专读了5年才毕业,就让我们弄不太明白了。
而且韩小姐中专毕业直接进入甘肃人民医院(绝大部分中专卫校生,毕业后是去基层乡镇医院或卫生站),并且一个月后就异地本硕博,然后在博士毕业当年就评上教授(30岁)…
这火箭般的崛起、丝滑的教职与行政职位晋升,以及丑小鸭变天鹅般的智力变异,惊呆了众人。
精准把握每一次机会、不是读书就是升官、胡乱堆砌各种学术资源,什么荣誉都能伸手掺和…这就是董小姐规划好的道路啊——如果董小姐没有出事,四十多岁时也可以荣誉满墙,著作等身吧。
某种程度上,韩女士就是董小姐的plus版。
❹ 当我们谈论董小姐,我们在谈论什么
说起来,董小姐的事迹之所以震撼人心,其实不在于利用祖辈的余荫走捷径,而在于她从入学选拔、培养计划、小论文发表、博士答辩、工作轮岗…的每一个步骤,全程一假到底。
甚至于,有八卦消息证实,董小姐还曾整过容。这真可谓是…从头到脚没啥原装产品,尽是科技与狠活。
如此行云流水般的“一键通关式”造假,假得彻头彻尾,荡气回肠,在造假界也算是一朵奇葩。
显然,这么全方位、无死角的坍塌式学术腐败与造假,就不是董小姐一个人能做到的,甚至不是她一个人能够想象出来的。具有小学0.5年级智商的人都知道:
个人的胆大妄为,和高人们精心筹划、助力操作,这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
事实上,我们担忧包装出来的社会精英在关键岗位尸位素餐,我们害怕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在同一层面的竞争对手,我们更害怕会出现一个“不以为耻,反而心驰神往”的阶层固化的病态社会。
反过来,如果董小姐们造假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取消其造假学位与成果,那其实是变相地默许与鼓励造假,甚至产生“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错误价值观:
能造假是你的本事,不造假是因为你手段不够,格局不高。
在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里,一切事物看起来都像是黑色幽默。例如,生鱼片其实是死鱼片,等红灯乃是等绿灯,咖啡因来自咖啡果,救火就是在灭火,原则上可以=实际上不行,原则上不行=事实上可以…
其实,黑色幽默的重点在于黑色,它本身并不幽默。毕竟,幽默是智力过剩的表现,应该是轻盈的。
当然,黑色幽默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它的背后往往充斥着荒诞,又给人以愤怒与力量。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为什么明知石头每次都会最终落下,西西弗斯却要徒劳地推石上山呢?加缪解释道,只有认识到世界的荒谬,才会拥有不懈抗争的持久勇气。
正如戏剧《卡里古拉》中,罗马皇帝卡利古拉对着命运怒吼:
我要让天空和大海浑然一体,要把美和丑混淆起来,要让痛苦迸发出笑声。
觉得有趣,请关注公众号:将军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