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2022年06月30日15:01:32 美食 1970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独特地位。中国白酒文化流传千年至今,在我国近6亿的酒民中,中年人占据7成比例,年轻人占少数。现在的90后、00后,面对中国白酒十分“冷漠”,越来越不喜欢喝,还把它打入“冷宫”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传统的中国白酒主要集中在产品本身的历史、工艺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积淀上,通过文化和价格保持自己的品牌调性。但对于年轻人而言,其消费主张更有个性,要符合自己的喜好。其实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大概有以下几点:白酒度数高、消费能力不足、讨厌酒桌文化、饮用场景少、酒瓶包装老旧...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酒是承载社会角色的变化,酒是有文化场景的,也是观察社会运转逻辑的窗口。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其实也有弦外之音:年轻人正拒绝某种带有功利性、目的性的社交模式,而选择偏好更轻松、更自如的生活状态。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但在酒局上中国白酒依然是一枝独秀,商务宴请、亲朋相聚、红白喜事的消费主流的依然是白酒。随着90后、00后人群年岁渐长,因为工作需求、业绩冲刺、职业发展、级别晋升等,会逐渐接受酒桌文化,接受要谈判,先喝酒;想签单,先干杯。酒桌文化会渐渐融入他们的商务洽谈和业务往来中,饮用中国白酒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客户关系和完成业绩指标。

另外,90后、00后也会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会更重视中国白酒的健康属性。真正好的中国白酒都是粮食精华,在制曲的过程中会添加中药,中药可以提供维生素、香味成分等,并促进酒内微生物的成长繁殖,同时能抑制有害物的生长,使人饮后不口干、不上头。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饮用中国白酒会慢慢成为90后、00后商务活动和社交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所谓:无酒不成席。在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酒席上,如何挑选和饮用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的中国白酒,可以尽兴多喝酒还能不伤身?

6月1日起中国白酒“新国标”正式实施,进一步规范中国白酒生产和酿造技术标准,让市场可持续化、健康化发展。“新国标”主要的几个改变如下: 白酒必须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白酒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将调香白酒从白酒分类中剔除,明确其属于配制酒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好的白酒是百分百纯粮酿造,不添加香精色素、无勾兑等,喝了不上头。贵台祖酱酒源自贵州茅台镇7.5平方公里白酒核心产区,每一滴都是纯粮酿制,0添加剂,无勾兑,遵循国酒大师郑义兴祖传、与茅酒同宗同源的“郑氏117制曲配方”,恪守“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造,是自然本真的茅味酱酒。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一杯好酒,一生朋友,贵台祖酱酒希望用一瓶好酒聚各方有志之士,让每个家庭畅饮健康好酒、共筑健康生态。现位于茅台镇7.5平方公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范围的贵台祖酒业开放利好的招商政策,爱健康爱喝酒的家人们已纷纷加入。贵台祖·百庄千窖热诚邀请全国各地的朋友加入我们,紧抓发展新机遇,合力共赢新未来,共创千亿价值的健康经济生态。

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因为穷?是因为圈层不够?是因为传统老土? - 天天要闻

备注: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小编删除。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茌平:新农人直播 仙人掌俏销 - 天天要闻

茌平:新农人直播 仙人掌俏销

6月14日,在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后常村一大棚内,“95后”新农人常学岭(右一)、梁胜男夫妇在直播售卖仙人掌。6月14日,游客在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后常村仙人掌大棚内拍照打卡。6月14日,在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后常村一大棚内,“95后”新农人常学岭、梁胜男夫妇在检查仙人掌生长状况。聊城市茌平区乐平铺镇后常村现有...
小时候吃的跳跳糖,为什么会在嘴里跳来跳去? - 天天要闻

小时候吃的跳跳糖,为什么会在嘴里跳来跳去?

跳跳糖,这种充满乐趣的糖果,曾是许多人童年的美好记忆。当跳跳糖放入口中,那些细小的颗粒在舌尖上噼里啪啦地跳跃、爆裂,仿佛在嘴里开起了派对。但你知道跳跳糖为什么会在嘴里跳来跳去吗?跳跳糖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图源:电商平台跳跳糖的发展历程跳跳糖的发明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它的创造者是美国食品化学家威...
6月,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润肠、三增免疫,鲜嫩别错过 - 天天要闻

6月,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润肠、三增免疫,鲜嫩别错过

6月,这菜使劲吃,一清热解毒、二润肠、三增免疫,鲜嫩别错过。6月很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梅雨季节,这个时期的降雨增多,气温也升高,闷热潮湿的气候非常适合很多野生植被的生长,这个时候在海南、南方部分地区有一种野菜开始上市了,热带丛林海风雨淋滋润。
一图看北方最近有多热,接下来“热浪”中心将南移 - 天天要闻

一图看北方最近有多热,接下来“热浪”中心将南移

北方朋友,这几天你们都热成啥样了?一图看北方最近有多热自6月8日开始,北方今年来最强高温过程可谓耐力持久,其中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共有15个国家站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最高气温出现在河南焦作43.4℃,追平新疆吐鲁番东坎。顶不住了!高温到底何时减弱?今明两天随着冷空气南下,华北一带高温天气范围缩减、强...
超市很“不起眼”的4款酒,行家却整箱囤,看看你喝过几款 - 天天要闻

超市很“不起眼”的4款酒,行家却整箱囤,看看你喝过几款

  大家伙儿都来说说,现在咱们买酒都去哪儿转悠?对于爱喝酒的朋友们来说,不外乎就那几个地儿:市场、超市、专业烟酒店。  先说市场里的散酒摊儿,往那儿一站的基本都是手头紧巴的主儿,比如辛苦的农民工兄弟、清洁工阿姨,还有靠着补助过日子的朋友们。钱包不鼓,自然没法太讲究酒的品质,差不多能解个馋就行。所以,他们喝的酒...
87岁“鲁大爷”火了!从日照漂流到青岛,“被风吹来的,带了四五斤煎饼” - 天天要闻

87岁“鲁大爷”火了!从日照漂流到青岛,“被风吹来的,带了四五斤煎饼”

“今天回不来就明天明天不行就后天”近日山东上演了一出现实版“鲁滨逊漂流记”引发网友热议日照一位87岁的大爷托人造了一艘老式木帆船没想到在码头上查看的时候小船漂离了海岸在海上漂流了20多个小时后一直到了青岛海域青岛西海岸新区6月8日深夜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称一艘无动力船只在西海岸新区...